分享

盐设计 · 把气人又可笑的葫芦娃娃做成葫芦灯,点亮乌托邦的星空

 正午文化 2020-09-23

堪比星空灯的葫芦烙画作品,把工作室变成小小的乌托邦

下午三点,跟着刚从山上采蘑菇、野花回来的蔡春华走进了她在沈阳的工作室。一进屋最震撼的就是满满一展柜的葫芦。与其说是工作室,倒不如说这是个小小的落脚点。房间里并没有想象中的办公桌,而是一个小茶几,上面简单的摆放着烙画用的电笔。很难想象如此随性的人是怎样做出细致如斯的烙画的。

说起接触烙画,还要追溯到大概7年前。当时还在做书画装裱的蔡春华跟朋友逛古玩市场,闺蜜买了个葫芦烙画作品,问她好看不。“我要是努努力也不比它差。”蔡春华是这样回应的。话都放出去了,就得做出点样来。虽然自己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烙画,但那时的她才30多岁,有大把时间开始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

蔡春华说如今依旧清晰的记得,自己做的第一个作品是一个小型的手捻葫芦,大概花了23个小时就完成了,卖了188.88元。也正是这次尝试,让她彻底走上了做烙画订制的路。“这比我以前做的轻松多了。”据她回忆,做书画装裱时一站就是一天,还经常半夜加班,每天工作完回家,累到躺在床上就睡,几乎没有任何自己的时间。不仅如此也赚不到什么钱。终于碰到了一门自己喜欢的手艺,当然要果断放弃之前的工作。

为了能烙出更满意的作品,蔡春华曾尝试着找了很多地方学习,但无一例外都要收学费,这让她不得不自己研究琢磨。她说这学起来其实并不难,大概做了半年功夫,就收到了采访的邀请。这更加坚定了自己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决心。

在工作室的角落里有一个大概半人高的完整的鹿角,蔡春华说烙这个作品可花了不少时间,本身鹿角就很沉,抱着烙很费力气。“我算是动物派的,大部分烙画作品都是写实的,也有些图腾。”在蔡春华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动物的形象,其中大象用的格外的多。“中国人本身就对鹿、象这种动物情有独钟。”她说是因为本身葫芦就有福禄的寓意,象又代表了吉祥,这种含义本身就很受人们喜欢。再加上自己的作品大部分都会做成像是从葫芦中走出来的感觉,就更容易吸引客户。

展柜上很少有形状中规中矩的葫芦,用奇形怪状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蔡春华说这就是她的风格:“我特意选了这些形状奇怪的葫芦,如果都是常见的亚腰葫芦,那有什么意思?我大概做了30多种葫芦了。”不仅在葫芦的选择上奇葩,她的作品看上去也跟普通的烙画作品不太一样。“一开始做的时候很多人都跟我要作品,不过一件经过仔细设计的烙画其实是很耗费精力的。毕竟这也是自己的工作,说送就送岂不是显得很廉价。”也算是突发奇想,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在小葫芦上烙的自画像给了她灵感:自己完全可以做一些工艺简单又有趣的小物件送人用,这样自己也不用再为难了。

“其实这些小人就像我自己一样,看上去有点气人,但是看着看着就被它们逗笑了。”没想到这些一开始只是作为伴手礼的作品,竟然大受喜爱,很多人都指明了要买这种作品。“这些葫芦本身就奇形怪状的,再加上这些贱贱的气人的表情,就更有意思了。”蔡春华说如今自己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做这种葫芦灯和小人偶上,大部分都是由两个葫芦拼接而成的,一部分是由大的做成身体,另一部分选比较小的长柄葫芦做成头部。如果把头部摘下来,身体部分还可以用来插花,还可以在其中加上灯泡,晚上关灯之后,灯光顺着镂空的表面投射在墙上,效果完全不比网上曾红极一时的星空灯差。蔡春华表示这种葫芦作品可以说是能够永久保存的,它们既有老人们中意的吉祥福禄的寓意,又是年轻人喜欢的形象,所以买的人也不分年龄段。

如今蔡春华也经常在网上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她说也算不上教别人怎么做,毕竟自己当初入行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人引领。“很多人一开始做的时候手都不稳,我有时候看我的学生坐在桌子上板板正正的,就会跟她们说不需要这样。哪怕‘撒点泼’都行,只要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就好。不然这一坐好几个小时,肯定坚持不住的,手不抖才怪呢。”不过就个人经历来看,手艺活还是研究琢磨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从别人那里拿来的永远都是别人的。所以虽然她也有很多同做烙画的同行好友,但是她很少去看他们的作品,就是为了不让别人影响自己的创作思路。

“其实很多客户最后都变成了朋友。”蔡春华说之前开车去山上采蘑菇的就是她以前的客户,不过现在他们关系非常好,经常一起聚一聚。所以现在找她做订制的她都不收订金,在她看来自己是喜欢烙画,喜欢这些葫芦灯才做的。别人认可了自己的作品,自然就会买,如果不认可,自己还不卖呢。“有时候大家就来我这里,一起吃个饭什么的。每次来我们都关上吊灯,然后打开几个葫芦,满屋子都是星光,有点乌托邦的感觉。”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穆逸龙  李小树  曹欣宇  李佳遥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