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月,志愿军47军正与当面之敌,美骑1师在反复争夺铁原至涟川一线的阵地。在这次夏秋攻势中,敌军下足了本钱,几乎每天都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对我军阵地实施反复攻击,大有不把我军赶过鸭绿江不算完的架势。 ▲我军机枪手 为了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47军首长决心对美军的阵地也还以颜色,攻下对方一个要点打击美军的气焰。我军最终选定了338.1高地,这座高地位于铁原至涟川铁路的西侧,俯瞰着山下的铁路线,不但地势险要,而且工事也非常坚固,守敌是一个加强连。虽然只是一个连的阵地,但47军非常重视这次攻击,军、师、团均对此发出了明确的指示。最终决定由139师415团1营1连担负攻击任务,由于美军是一个加强连,因此攻击部队还加强了2营4连的1个排,同时师侦察营1个排也配合行动。 ▲我军开赴朝鲜前线 我军的攻击定于9月6日晚7时半开始。到点后,47军即以猛烈的炮火向338.1高地实施火力突击,在炮火准备的同时,1连开始秘密接敌。当突击队正接近敌军前沿阵地的铁丝网时,不料担任佯攻的部队被敌人发觉,顿时敌军的轻重武器立即向前沿猛烈扫射,挡住了我军的去路。 ▲美军炮兵在向我军射击 在左翼迂回攻击的我突击队迅速炸毁了2道铁丝网,但是被第三道高达1.5米的屋脊型铁丝网拦住了,此时敌军密集的火力向我军扫来,将突击队压制不能动弹。幸亏靠着一名战士想办法用冲锋枪对着铁丝网猛扫加猛砸,终于弄出了一个口子,后续部队得以进入敌军阵地纵深。 此时阵地上敌人大大小小的火力点到处喷吐着火舌,我军各爆破组分头扑向各自预定攻击目标。战士马一钧是从2连的班长,此次是他主动要求参战的,他参加了突击队,在突入敌军纵深后,迅速看准了敌军的一个地堡群。这个地堡群由3个火力点组成,火力分别指向3个方向,几乎没有死角,对我攻击部队威胁极大,2名战士企图接近都被敌人的火力击中,不幸牺牲了。马一钧在数次尝试接近地堡群时,也多次被击中,所幸没有伤到要害。 ▲我军在向前线分发物资 马一钧随后躲进一个弹坑里,一边包扎伤口一边冷静地观察敌人的地堡群,他发现由于地势的关系,敌人地堡群左侧的火力无法封锁一条从山顶通往山脚的干涸的山涧河床,他立即抓住这个机会,一跃到那个河床中,顺着河床慢慢地往上爬,在绕开了敌人的火力杀伤范围后,立即从侧后方向接近地堡群。 ▲我军战士用手榴弹炸毁敌人地堡 他接近地堡群后,他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火力点投出了手榴弹,将其炸毁,随后又接连炸毁了其他2个火力点,这时地堡群中残存的3个美军摇摇晃晃地冲了出来,企图向他发起反击,他冷静地用第4枚手榴弹将敌人全部炸死。保证了主力夺取338.1高地。 ▲美军在准备进攻 这次战斗他摧毁敌人3个火力点,先后9次负伤不下火线,直至战斗胜利。战后他荣立一等功,荣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