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丨一窗闲雨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我一直以为,雨声,是天赐的抒情慢板。坐在案前,沏一盏新茶,听一窗闲雨,是人生一大幸事。

    自幼喜雨,尤喜淅淅沥沥的小雨,在天地间织起晶亮的雨帘,无拘无束地垂落地面,一点一滴地滋润,循序渐进地渗透,润物无声。这样的雨不焦不急,极有耐性,像一位善解人意的女子,恬静,含蓄,不离不弃地陪在你身边,温情脉脉地与你窃窃私语。

    居住的老城区,有一个四合院,院子里栽了两排树木,枝繁叶茂。院中有一片花圃,丛生的灌木葳蕤成蓬松而整齐的篱笆墙,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这些绿植,美化了小区空间,也让垂降的雨丝有了缓冲的载体,不至于摔痛或摔伤。有雨的日子,我总喜欢站在窗前,透过洞开的飘窗,看四合院中的雨帘。那些垂降的雨丝,不厌其烦地与枝头相拥,与绿叶相亲。青翠欲滴的枝叶,在雨点的撩拨中怦然心动,在一阵阵震颤、痉挛中,低语呢喃。扇形的叶面,承不住雨水的盛情,颤抖,侧翻,将雨滴啪哒哒地洒向地面。“河流都是从树叶上走下来的”,忽然,我想起了散文家许俊文先生在一篇文章里写过的话,顿时豁然开朗。

    一窗闲雨,需要有闲情慢慢品味,才有意思。我最喜欢的,是节假日里的夜间,临窗听雨。不用考虑第二天早起,不用担心第二天上班迟到,独坐窗前灯下,沏一杯绿茶,捧读一本文集,自是十分惬意。濡湿的空气夹裹着草木清香,自窗外飘来,与案前的茶香、书香混在一起,沁脾入肺,神清气爽。而窗外连绵不绝的雨点,则为我免费演奏立体声天籁交响:沙沙沙,如春蚕噬咬桑叶;切切切,如飞虫轻叩窗纱;嗒嗒嗒,如奔马踩踏石板;咚咚咚,如乐手频擂鼓点;扑簌簌,如飞蝶扇动翅翼……抑扬顿错的和弦,一会儿如古琴弹拨《高山流水》,一会儿又似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恍惚中,我仿佛觉得,总有一位知性女子,默默守护在窗前,陪我夜读,红袖添香。夜伴一窗闲雨,堪比“洞房花烛”“金榜题名”,奢侈得不忍挥霍。在一窗天籁中,我常常品读到深夜,惟恐辜负了大自然的恩赐。

    雨落在老城区,落在四合院葱茏的植被上,获得了新生,那是雨的福气。而我能伴一窗闲雨夜读,枕一窗天籁入眠,让晶莹的雨声洗去凡尘,涤亮心扉,不也是一件幸事么?

(已载4月24日《德州晚报》)


END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