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友主页丨自然:风中残烛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面前的是一根蜡烛。准确地说,是一根将要燃尽的蜡烛。

一星火苗在蜡油中不屈地跳动着。

窗户未关,有风,烛火同时受着两方的侵袭,一方是即将燃尽的蜡,一方是无可阻挡的风。

烛火扭动着瘦弱的身躯,有气无力地挣扎着,企图延续苟延残喘的生命。然而,在内外力的双重压迫下,它显得是那般地羸弱,随时可能会灭。毕竟这么一根残烛,它又能在风中对抗多久呢?

看着这风中的残烛,我不由想起那一夜在病中挣扎的外祖父。

冬天的一个晚上,窗外寒风凛冽,屋内却温暖如春。炉子里的火烧得正旺,火红的炉灶里响着吞噬柴禾的噼里啪啦的声响,一根接一根,柴有言,火无尽。

我正要关灯入寝,突然,耳畔传来一阵剧烈响动。我起身观望,只见外祖父在炕上痛苦的挣扎,口中发出“嗬嗬”的声音。老人艰难地伸出手,撑在炕的边角上,想要凭此坐起。然而,他接连几次的尝试都失败了,手脚全都不听使唤,取而代之的是瘫躺在床上无奈沉重的叹息。

我企图伸手去搀扶,外祖父将我的手推开——这个倔强的老人呵,他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坐起。在不知多少次的失败后,老人放弃了,他无奈而不甘地接受了我的帮助坐了起来。

老人的脸苍白得可怕,枯槁的皮肤皱缩在一起,嘴角不住地抽动,目光涣散,喉咙像卡了鱼刺,无论怎么努力地发出声音,都说不出来。外祖母喂他水时,水从口入,却无论如何也无法进入咽喉,顺着嘴角缓缓流出,浸湿了床单。

老人口中不断发出几个字符,却已不成话语。依稀之下,我还是能听到这个令世间无数人所畏惧的“死”字。老人的脸上写满了惶恐与无奈,这是他对死神的畏惧和对自己身体力不从心的无奈。

救护车风驰电掣地赶来,裹着棉衣的外祖父被搀扶着走出家门,消失在凛冽的冬天。

佛家讲究禁欲苦行,认为人生就是个赎罪的过程,“死”意味着解脱,意味着跳出轮回,不受人间之苦。道家庄周认为生死不过平常事,气息生于天地而又逝之于天地,以达到万物的永恒。

但我们不是圣人,并不能要求一个普通老人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能平常地看待生死。外祖父在炕上的挣扎,只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为留住自己生命而做出的一点点努力,这真的无可厚非。

炉火不知什么时候灭了,房间里的温度也在不知不觉中降至冰点,寒冷逼人的气息,在房间里蔓延着。我重新打开炉灶,灶中火苗依旧猛烈地跳动着,挣扎着,重新燃起生的希望。然而,柴已所剩无几,在最后一根柴燃尽时,火焰绝望地发出一声喊叫,直至熄灭。

我何尝不知道外祖父的生命就如这风中残烛和灶膛里的柴一般,虽努力挣扎,却仍敌不住这身体的衰老和死亡的迫近。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在不遗余力地证明外祖父已然老去,他在燃烧着生命的最后一段。

我对此是无可奈何的,毕竟人力是微弱,无法胜天。在生死面前,任何人都是弱小不堪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祈祷:“不要让这烛火过早地熄灭,再令它多燃烧挣扎一会儿吧——这是一个年迈老人最后的希冀!”



【栏目简介】

    由于报纸版面有限,小编总为不能为众多文友提供更多展示自己和与其他文友交流的平台而苦恼。如今想出这么个办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