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事儿丨杨福国:爱流泪的女老板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光阴荏苒,当了多年的高中教师,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学生就像硬了翅膀的小鸟远走高飞淡出了我的视线。忽然一天,有个叫婷婷的女孩又走回我的视线。只是她远在非洲一个叫马里的国家。

婷婷高中毕业后考上了青岛海洋大学,大学毕业后进了华为公司,后来被派往非洲,再后来就跳槽,自己开了公司,当起了老板。

这女老板样子我无法想像,但是这个女孩留给我的印象还依然清晰。

那是1999年最后一天的下午,一群正读高二的孩子为迎接新世纪别出心裁要搞一个有意义的活动。我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应邀参加。

他们骑车从城西的学校向城东南的镇敬老院进发,去慰问那里的老人们。他们自带面粉、肉馅甚至包饺子用的工具,要给那里的老人们包饺子,迎接新世纪。

这些孩子的到来让院长毫无准备,但院长很高兴,迅速地做了安排。孩子们有扫院子的,有给老人打水的,有整理老人房间的,那些会包水饺的,则涌进了伙房,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时光过得很快,孩子们包完足够二十几个老人吃的水饺后,才迎着二十世纪最后一缕霞光踏上归程。

孩子们的纯真与善良让我印象很深,他们一路交流着彼此的感受,有欢笑也有哀叹。这其中那个叫婷婷的女生,去时最活跃,兴致最高,回来时却一路忧伤。有同学笑她在敬老院里竟然又哭鼻子又抹泪儿的,原因是她觉得眼前的敬老院跟她想像中的相去甚远,老人们的生活令她心酸!

这个爱哭鼻子的女孩从小学上到初中跳过两次级,比班里同学小两岁,喜欢看《灌篮高手》,单纯而可爱,并且心地特别善良。

人有时是会变的,有时却又改变不了。

生活在马里的婷婷在微信里给我讲了今年七月发生的一件事:

一次出差过境另一个非洲国家,下过雨的清早,她走出酒店大门,没走几步,眼前的景象使她呆了:

一个男子面前放了一个全身包裹连头部也没露出来的尸体,尸体旁边散落了一些硬币。这是无家可归的乞讨者,她往前走了20多分钟,看到一百多乞讨者。这些乞讨者都是些老人或残疾人。

有人向她行乞,她很抱歉地告诉他们没带钱。其中一个老者居然会说英语,对她说没关系,还从口袋里撕出一块饼,非要让她吃(以为她还没吃早饭)。她看了一眼那老人手中的饼,内心窘迫的她用微笑回绝了。

这里贫穷落后,这里的人却乐于分享!她这样想着,飞快地跑了。她跑回酒店,拿了美金换掉酒店里所有小面值的当地货币,然后又飞快地跑回来,迅速地给每一位乞讨者分发。因为她8点要赶飞机离开这个城市。

她分得那么匆忙,但无一遗漏。尽管她离开后或许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跟这些乞讨者只不过一面之缘,但心甘情愿这么做。

她急匆匆跑回酒店急匆匆坐上去机场的大巴,这时她才感觉脚疼,发现脚上起了好几个血泡——原来她的鞋跟有十公分高。

坐在飞机上,外边下起小雨。飞机升到万米高空,云层早已无影,天空澄碧如洗,透过舷窗,她久久地仰望着天空……在离开那些乞讨者的时刻,她收获了他们那么多微笑,她却没能还之以自己的微笑。她甚至不敢正眼看他们,因为她眼里蓄满泪水,她不想让那些乞讨者看到对她微笑时,她却在流泪。

快到马里了,她的心情还不能平静,久违的马里有很多朋友在等她,她本来打扮得漂漂亮亮去见朋友,结果却把自己哭得一塌糊涂。

二十年过去了,变化的是当年的小女孩变成了大老板,不变的是她还是那个爱流泪的女孩儿,因为她还是那么善良。

END

■作者:杨福国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