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友主页丨韩春山:鹰的眼睛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作者(中)与杨海老师(右)交流


听到杨海老师的摄影作品《陪护》作为德州市唯一入选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的消息传来,我心里十分高兴。杨海老师对摄影的理解和执着,使他成为拥有这项荣誉的必然。

我与杨老师相识已近十个年头了。记得第一次认识是在减河的一次采风活动。在当时,单反相机还是一种生活奢侈品,不像现在这样普及。由于人数不多,作为那次活动负责人之一的杨老师,对我这个摄影新人的加入自然引起了注意。在问了我的一些具体情况后,对摄影基础性的东西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初涉摄影圈子,就遇上了这么热情的老师,对我来讲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我对杨老师的印象也就变得深刻了。

时间不长,在参加德州学院举行的一次摄影活动时,我有幸和杨老师共进午餐。当时我仅有一台尼康D90标配相机,看到别人长枪短炮几乎武装到牙齿,咨询杨老师就自己的摄影状况应再添置些什么。他告诉我,器材不必多,够用就行。其实在当时我对“够用”二字理解不是很透,只是在后来的摄影实践中才慢慢体会到“够用”的深刻。那会儿杨老师用的也是D90机,看到我对别人的设备羡慕不已,就建议我,实在想添的话,就买个尼康70—200二代镜头,虚化效果好,风光、纪实、人像一切都解决了。后来实践证明,老师的建议很到位,既避免了我盲从跟风,又解决我对摄影各种层次的不同需求。虽然这在业界被人称之为“小马拉大车”,但从技术角度讲,这样的搭配完全满足了我对摄影理解的呈现。

熟识以后,我向杨老师讨教的问题多起来。

譬如,中秋节的夜晚,我要表达“月上柳梢”的意境,却怎么也拍不出那种又大又清晰的效果来,我对着夜空给老师打电话,中断团圆饭后的杨海老师告诉我,我们过去所看到的那种“月上柳梢”唯美画面都是后期的。由于景深的缘故,前后景只能一个实一个虚,除非月亮停在天上不动。

那段日子,看到我对糖水片(所谓的风光片、美图等)很痴迷,他便提醒我,要想让作品有生命力,多拍些人文的。

记得那时雾霾肆虐,我构思了一组有关雾霾的片子,于是我去了当年的乡村集市,去了刚刚开通的高铁东站,想把雾霾下人们出行的生活场景记录下来。片子发到杨老师那里后,他建议我去医院,拍拍那些因雾霾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那些患者最能体现作品主题。同时给我发了一组有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发生在英国伦敦的雾霾场景图片。当时我刚调入新成立的德州开发区项目东区(京津冀产业合作区)工作,由于工作原因把老师的建议搁置下来,但却给了我很大启发。走进生活,贴近实际,成为了那个时期我的摄影创作方向。

由于不断努力,自2012年6月起一年多的时间,《德州晚报·大摄影》版几乎都有我的作品。晚报的抬爱,也把我的摄影技术带到了一个新高度。

摄影界的朋友们评论杨海老师有一双鹰的眼睛,看待景物锐利深刻,这与他的网名——黑毛头鹰有了一种不谋而合的天然。这里除了有他对自己因肤色较重反映出性格上的豁达幽默外,更有他对摄影艺术的执着态度。

一次,德州晚报请杨海老师做客艺术大讲堂。记得那次他展出了自己创作的几组荷花作品。从他的讲解中大家了解到,这几组作品不仅反映出德州、济南、菏泽三地荷花从质地到形态的不同,还能从幼荷的亭亭玉立,到残荷凋零至最后挣扎等一系列画面中,体会出生命,自然,不屈,抗争……

站在讲台上的杨老师,语言诙谐洒脱,又严肃内敛,虽已过多年,仍使人忆之动容。

后来,我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相比之下,摄影活动的参与,少了许多,但还常常牵挂着。每每听到杨海老师在各类摄影大赛中崭获奖项的消息,心里由衷为老师高兴。2017年6月,山东摄影学会德州分会成立之前,接到老师的电话,嘱咐我在文学创作之余莫忘摄影创作,并把成立学会的消息告知与我。

老师的支持与鞭策给了我在艺术创作上巨大的动力,让我产生了把摄影与文学相结合的创作冲动。2017年底,我购置了无人机航拍设备,因为在之前我就得知了杨海老师对航拍技术也很精通。一个电话打过去,杨老师先从菜单设置、操控安全讲到如何用光、如何空中选取角度。人未曾谋面,知识已传输到我的脑海中。凭借老师的指导,2018年,从脚本策划到拍摄全由我自己独立完成的微电影《故乡如歌》获得山东省乡村振兴微电影大赛优秀奖,同时获得美丽德州第三届影像节优秀奖。

当下,摄影在人们的平常生活中普及起来。与朋友交流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摄影群体增大了,但反映生活本质的好作品增加不多。究其原因,是因为摄影者关注风光美景者众,而关注人文生活者少。摄影甚至在一部分人身上体现出的不再是艺术,而是一种体育运动。

杨海老师的《陪护》能进入全国摄影展,无疑为德州摄影界树起一面旗帜,它将引领全市的摄影艺术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栏目简介】

    由于报纸版面有限,小编总为不能为众多文友提供更多展示自己和与其他文友交流的平台而苦恼。如今想出这么个办法:

■作者:韩春山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