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庚子春的难忘情怀丨张居明:热血男儿千里驰援报桑梓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2020年2月11日下午4点18分,济南遥墙机场,一架银灰色客机腾空而起,山东省德州市第四批援湖北医疗队10名队员正式踏上战“疫”征程。他们当中有一位浓眉大眼、面目清秀的中年医生,名字叫梅专。

梅专,男,1979年6月出生,黄冈市麻城市鼓楼办事处枫树村人,2003年毕业于湖北科技学院(原咸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任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

梅专来到宁津县参加工作后,苦练专业本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很快就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重症医学科大夫。工作17年来,他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多次在病魔手中“抢夺”生命。有一次来了两个“小病号”,口唇紫绀,其中一个还伴有抽搐。根据经验,初步考虑为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但由于孩子太小,说不明白中毒的原因。时间不等人,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将危及孩子的生命。关键时刻,梅专坚定自己的判断,果断采用了亚甲蓝解毒,很快,孩子的症状缓解,最终得救了。梅专也感到无比欣慰。

2019年夏天,一位五十多岁男子在工厂打工时突然昏倒,梅专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很快判断出这是因为工厂设备不合理,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的中毒事故。他对症治疗,很快就使这位男子重返工作岗位。

通过应用各种重症抢救技术,梅专让一个又一个重症病人转危为安,让他们在生命的道路上继续健康前行,这就是他一贯的初心与信仰。

梅专虽然早已在宁津成家立业,但他的亲人都在湖北老家。因为工作繁忙,他已经三年多没回老家了,平时只能靠视频、电话和父母联络,互报平安。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一直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情况,心里想着,等到上级征召医护人员去前线时,一定会第一个报名去老家驰援,用自己所学回报家乡父老。他把自己的考虑告诉妻子后,妻子也很支持他。

他的妻子徐艳容是一名中学教师,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正在读初三的女儿梅之语,面临中考,正需要家长辅导。即便如此,妻子仍然对他说:“你大胆报名去吧,家里和孩子的事有我哩,你不用操心!”

对于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梅专很感动:“从一开始湖北有疫情发生,她就鼓励我在医院报名,写请战书,她说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危难之时总得有人冲锋在前,何况是你家乡,更应为家乡尽绵薄之力。”

懂事的孩子也搂着他的脖子说:“爸爸去吧!等消灭了病毒,你回来就是个大英雄了,我和妈妈去机场接你,向你献一朵鲜花。”

有了家人的全力支持,梅专浑身力量倍增。第二天来到医院,他马上递交了请战书,并按下红手印。在德州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报名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上了名。但因前方人员需要调整,他未能如愿。

2月10日,德州市卫健委接到紧急通知,德州市各医疗机构增派人员援助湖北。梅专接到医院出征武汉的通知后心情激动,连夜打点行李等待出发。他说:“我是湖北人,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这次家乡有困难,我终于能用自己的医术为家乡父老做点贡献了。”

为了不让老家亲人牵肠挂肚,他始终没和父母说来湖北驰援的事儿。

“瞒着他们是怕他们担心我被传染;另外,频繁打电话、发微信也不方便,影响工作。”

说到这里,这位七尺男儿不觉泪湿双眸。

目前,抵达湖北的梅专正在黄冈市蕲春县与18名医护人员接受疫情防护专业培训,主要包括穿脱防护服、个人防护准备、流行病学的特点,进驻医院前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培训训练结束后,又开始了防护实操演练。接下来,他将与蕲春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一道,共同承担起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务,为全面打好抗疫阻击战贡献力量。


————征稿启事————


2020年的春节,每个人注定都有难忘的故事:

有一些人,奋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是英勇无畏的“逆行者”,经历生死考验,抢救他人生命,防控疫情传播,用行动诠释人生的非凡。他们,是医务人员、公安民警、交通运输人员、志愿者……还有无数城乡街村的干部及村民群众,面对疫情,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涌现出大量感人故事和人物事迹,其精神值得大书特书。

而大多数人,为阻击疫情而宅居家中。特殊时期,他们关注疫情,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在这几十天里,有人收获了至爱亲情,有人独处静思人生,或许还有人体会了孤单寂寞、相思之苦,这些也是一种难忘情怀。

为抓住先进典型的精神实质和闪光点,挖掘动人事迹和鲜活事例,写出更多有温度、有泪点、有人情味的“暖心故事”,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记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记住这个难忘的春节,从而更加珍惜当下,更加奋发有为!



题材要求:

报告文学、人物纪实、日记、书信、散文、诗歌等


征集时间

即日起-4月30日


征集要求

主题标注:“庚子春的难忘情怀征文”字样,在文末注明联系方式、个人基本信息,字数不限

■作者:张居明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