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事儿丨程先利:城墙上的孩子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华子厌倦了上学,一看到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站在讲台上威风凛凛的老师,他就产生一种恐惧想吐的感觉。虽说父亲不知多少次拧着他的耳朵谆谆告诫,明年就要升初中了,再不好好念书,就把他的耳朵揪下来。可是他宁愿掉耳朵也不愿意进课堂受那份洋罪。所以每天他照常背着书包上学,到学校打个晃,就来到这城墙上,独自玩耍一番。

久了,没有可玩的了,他就扒出许多枯死的树根,他觉得这些树根长得很有意思,扭扭曲曲的形状,你想象它像什么就是什么。他用小刀在这些树根上又刮又刻,按照自己稀奇古怪的想法,把这些东西放进护城河的水里浸泡,然后放在阳光下曝晒,又从当钳工的父亲的工具袋里偷来锉、砂纸、锯条,几经打磨、修理,一个个很好看的东西就呈现在面前:手柱拐棍长须飘飘的寿星老,手搭天庭单脚点地的孙猴子,长袖一甩娉娉婷婷的古代仕女。看到这些,华子搓着越来越粗糙的手,心里酥酥痒痒的,甭提多高兴了。

他对这爱好越来越入迷。有一天,他又背着书包到学校打晃,忽然看见两个同学在摔跤。别的同学都在外圈不住地起哄。他却眼睛一亮,不禁脱口而出:“这树根真好!”说完拔腿就跑。看热闹的同学望着他颤颤颠颠得意忘形的身影,说道:“这小子八成神经了。

华子跑进他的城墙洞,不一会儿,两个支着膀子,头低着头正在拼着力气欲将对方摔翻在地的人形呈现在他的手掌上。他猛一抬腿,从墙洞里蹦出来,站在城墙上,咿咿呀呀地唱起来,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唱些什么,他只是想唱,那高兴劲仿佛是他把对方摔翻在地赢得一片喝彩声。

他太热爱这个东西了,每次走在大街上,对周围商店里摆放的那些商品,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观望,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他整个变了一个人,与他一同玩耍的同学越来越少。每到晚上他便陷入深深的孤独中,他就把那些树根做的东西偷偷拿到家来,闭上眼睛,用手轻轻地抚摩,一股幸福感顺着手心涌遍全身,感到无比熨贴和惬意。睡觉时他只有搂着这堆树根才能睡踏实。

快到考试了,他再也不能逃学了,再说,无论如何也要象征性地上几天课吧。考试之前,他背着书包开始正式开课了。不过书包里不是书,而是那些让他爱不释手令他心动神摇的树根。有一次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在桌子底下摩弄,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本来对他经常无故旷课逃学就很生气。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教鞭挑着一个树根,一扬手,扔出窗外,“你逃学就逃学吧!还到课堂上摆弄这些破玩意,影响别人听讲,我看你是朽木不可雕了。”说着老师将书包挎在华子的脖子上连推带搡地把他推出教室,“走吧,走吧,愿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老师拿着一个精巧别致的树根来到他家。

送走老师后,父亲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华子,劈头盖脸就是一阵狠揍。最后,他气喘吁吁拧着华子的耳朵跟着华子来到城墙上,在城墙洞里,他把那些精美别致的树根放进特意带来的麻袋里,他说他要拿回家去,把老师请到家来,当着老师和华子的面把这些破烂玩艺儿统统烧掉。

华子脸色发青,不敢作声,城墙外的风吹得他凌乱的头发一抖一抖的,像秋后的杂草。

这天晚上,华子没有回家,他一个人坐在城墙洞里,两眼不眨地望着远远近近或低或高或大或小的景物在朦朦月色里的造型,觉得很美。

END

■作者:程先利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