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之韵丨石俊青:秫秸花开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周末回婆家,一进胡同便被“夹道欢迎”我的两排蜀葵惊艳了目光。蓝天下,一株株身材高挑的蜀葵亭亭而立,挨挨挤挤的红花绿叶仿佛红砖灰墙上绚丽的浮雕。微风吹过,它们玉体轻摇,与蜂嬉戏,与蝶共舞,那么悠然自在。忍不住停下脚步,靠近它们,把自己也融入这夏日欢快的立体画卷中去。

婆婆见我流连不舍的模样,笑着指了指远处,“秫秸花啊,你看,到处都是的。”我这才发现长长的胡同里,包括公路两边,街头巷尾,几乎每座房子的墙边都有蜀葵比邻而居。仿佛它们是专为光秃秃的水泥墙穿的裙裾、镶的花边。棱角分明的砖瓦房忽然便多了些花园小区的灵动和温柔。

跟蜀葵的缘分由来已久。但其实,我一直跟婆婆一样叫它“秫秸花”。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外婆村里小学校的操场上“盘踞”了一大片的秫秸花。每到夏天,粉的、白的、大红色的秫秸花竞相开放,吸引了好多爱美的女孩子。单瓣的秫秸花像一个个开心的小喇叭,花瓣轻薄柔软,上面可见细细的纹络,颜色由底部向上渐变,犹如国画晕染。我喜欢把花瓣拆开,一片片夹进书页里。翻书时,便有若有若无的香气掠过,清新淡雅。时间久了,花瓣色泽变浅,如蝉翼般透明,举起来让阳光穿过,很是梦幻。

复瓣的秫秸花当属大红的最漂亮。重重叠叠的花瓣让整朵花添了一抹深邃神秘的韵致,仿佛着了浓妆重彩的女子。采下里面最细嫩的一瓣,偷偷贴在嘴唇上,悄悄抿着,似乎这样便可沾了那潋滟红妆一般。大多时候外婆会挑两朵摘下,拿卡条穿过花托别到我的马尾辫上。揽镜自照,我的心便跟花儿一样怒放了。

许是我们同为“土生土长”的缘故吧,虽在市里也偶见秫秸花的身影,但总觉得它是属于乡村的,连同这随意的名字,像极了性子率直的村姑,简单却真实。似乎从没有人刻意地去种它,它却不管不顾的就自己冒了出来。房前屋后、犄角旮旯儿,随处可栖。不用浇水施肥、除草修剪,只要有个缝隙让它生根发芽,它便会大大咧咧、疯疯傻傻的长个、开花、结籽。它的花不是一下子全开的,它们沿着茎杆向上一轮一轮的次第开放。下面的花容颜疲惫了,枝梢却花色正艳,总不会让人失望。每株花之间,也像接力赛,你方开罢我登场,热热闹闹开满一路,所以秫秸花的花期一直绵延整个夏天。

秫秸花的果实也很特别。扁扁圆圆的,像一个个丰满的小包子。它外面裹着一层薄皮儿,里面簇拥着无数个小圆片片,那就是种子。等到果实成熟裂开,种子随风而动,吹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落户,来年便又是蓬蓬勃勃一片。婆婆说,去年还只是大门前零星几株呢,今年密密匝匝的秫秸花已经快把院墙都围起来了。

看着墙边那些生机盎然的秫秸花,有的已经高过了墙头。它们每一片叶子都绿的那么从容,每一朵花都开的那么骄傲。虽然跟城市园林里的月季、木槿等比起来,秫秸花实在朴实无华。但它丝毫不在乎自己的“土气”,不顾及旁人的眼光。它们努力向上,不卑不亢,长自己的个子开自己的花。在夏日的阳光里,肆意绽放它们全部的热情。

其实,做人也当如此。不管身处何境,都应守住自己的梦想,勇敢地面对风雨,默默努力。总会有一天,我们会像那自在的秫秸花,在阳光里,开出一片耀眼的光彩来。


“夏之韵”征稿启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繁花大多落尽,草木已然葱茏,春意渐行渐远,热情如火的夏天来到我们身。想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要写点什么呢?快把你心中的夏之韵写下来发给我们吧!

    要求:文体不限,字数2000以内,作品内容须与夏有关;作者无地域限制,来稿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夏之韵”。

■作者:石俊青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