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事儿丨刘婧:儿子,你能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吗?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昨天,临出门前,我为你布置下任务,将《登泰山记》的第一、二自然段背过后,再去道馆上课。你欣然答应,我却有些忐忑,因为这是篇写景的古文,不要说你,就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些枯燥。

中午至家,你还未从道馆回来,只见书桌上,有一行字:

“妈妈,我觉得脑袋空虚,特别困,先躺了一会。”

下面还有两行字,分别是:

“让我再睡一会。”

“再多睡一会。”

——得,不用说,估计这是没背啊!

我正炒菜的时候,听到了敲门声,你兴高采烈地进了家门,站在厨房门口,拉开架势,准备开始你每天必不可少的“妈妈,我给你讲个笑话”。只是,还未开口,就被我“无情”地挡了回去:

“《登泰山记》的第一、二自然段背没背过?”

“呃,妈妈,今天不知怎么回事:我的头晕,我就躺在床上睡了一会儿。”

一听到你身体任何不适的信息,我这当妈的,智力就会直线下降,忙问你,是不是昨晚睡得晚,现在还有事吗……

就这样,话题不知不觉被岔开了。吃过午饭,你说还困,足足睡了一下午,醒来,吃晚饭的时间差不多到了。饭后,好友约你去公园散步,今天的背诵计划,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第二天,出门前,我很是纠结。看得出,你明显是不喜欢背,而我这样做,会不会适得其反?看看正躺着沙发看书的你,我把想说的话咽回肚子,出了门。

忙完一天,晚上,你说准备找弟弟出去玩,正在刷碗的我,不经脑子地就是一通:“人家还是小学,你已经初中了……”我的乖儿子,你,没有任何反驳,只是“哦”了一声。

我忍不住在心里自我反思,自己是不是有点太过分——就像你爸说的,暑假就是让孩子玩的。只是,一想到你的初中生活,我就充满了种种担忧,总想多帮你一点是一点。尽管以前,每个暑假,我们都玩得很开心,但这个暑假,我实在是舍不得让你把时间都玩掉。

你有种种的不配合,我们娘儿俩唇枪舌战后,家里的沙袋就有了用武之地——我那每次想怒吼、想拍桌子,想打人的冲动,全都化作沙袋上的“咚咚”声。你在我背后一脸无辜的样子,“妈妈,你打沙袋的样子,咋和弟弟一模一样呢?”

我问你,弟弟怎么打?你说弟弟对在疫情期间催他作业的小组长,充满怨言,一次在打沙袋时,嘴里就嘟囔着组长的事情。还说我打沙袋的样子,和他一模一样。听到这儿的我,不难想象侄子打沙袋的样子,再看看儿子——你,一脸无辜的样子,刚才想打人的火气,竟化作忍俊不禁的笑声,烟消云散了……

晚饭的时候,你终于说了实话,说你不想背,说你一看到它就犯困。我在心里想,要不要给你找篇简单的——不是现在都提倡尊重孩子的意愿吗?转念一想,今后在你的人生中,少不了沟沟坎坎,难道都能绕得过去?这种侥幸心理,万万要不得。

大不了,咱来个“蚕食”策略,慢慢背,一天背一点儿,啥时候背过,啥时候算完——你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背《木兰诗》的时候,不就这样吗?遇到困难,妈妈帮你克服,后退是绝对不可以的。

于是,饭后,我先找出有关泰山的影像资料,供你了解,然后,同你讲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你的脸上,渐渐展露了笑颜,我讲完后,你对我说:“妈妈,我可以画一幅图!”等你把图画完,再看了几分钟文章,便找我检查,虽有几处小错误,但这么短的时间,也算是不错了……

就这样,伴随着一阵阵的笑声,在一种欢乐轻松的氛围里,你很快完成了背诵任务。态度也由消极变为积极主动,到此为止,我悬着的心,才慢慢放松下来。如果,今晚,咱们娘儿俩出现僵局,不欢而散,那就不仅仅是一篇文章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因为,我们今晚解决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的背诵,而是面对困难时,我们该怎样做。

儿子,你能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吗?

■作者:刘婧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