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丨杨立强:传统武术应受到尊重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传统武术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抵抗金兵的岳飞,还是剿灭倭寇的戚家军,无不依仗传统武术在中国抵御外族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样的中国武术,为什么现在却被某些人说成不堪一击的骗术,恨不得被视为糟粕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传统武术真的没落了吗?

旧社会人们习练武术的目的,无非是保家卫国,除暴安良,或作为拳师成为一种职业。但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战争形态的变化,武术作为一种职业技能的特性已经弱化。那么,新时期,习练传统武术是不是就失去价值了呢?

衡量武术的价值不能只看它能不能打,而要科学综合的考量。诚然,新时期人们习练武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同远古时期,猿的一支适应直立行走,进化成现代智人,格斗的技能不断退化,但大脑功能得到了更快的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实现飞跃。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也打开了一扇窗。武术在火器发明之后,应用场景也发生了变化,武术的价值也实现了升华。更多人弱化了其格斗技击方面的专项训练和应用,更注重于其养生和对人精神层面的锤炼。还有很多人通过传统武术开始探究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奥秘,开启了人生的文化之旅。

单看技击能力,很多习练者的水平确实有所降低,这很正常,无需回避,也没必要过于纠结,传统武术更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更符合中国文化里的中庸之道。而这样的变化却使习练的人群从以青少年为主的小众,扩展到各年龄阶段人群广泛参与的大众,为人民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了贡献,在中华武术的现代化之路上实现了逆袭。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都发出过习练太极拳的倡议。由此所带来的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是靠拳脚棍棒打赢对手所不能比拟的。

新时期,决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已不再是拳脚功夫,而是经济、文化综合实力的较量。文化认同是提高一个民族凝聚力不可或缺的元素。它需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能因为几个自称代表传统武术的“大师”被国外某某搏击术击倒,就能由此否定中国传统武术的价值,甚至自污“传统武术是骗人的东西”吗?

传统武术套路是武术家为了将自己传承、钻研的合理有效的搏击动作便于传承,把这些动作进行了编排整理,成为套路。同理于字帖和乐谱,习练者通过临帖和对经典乐曲的学习,提高了对书法和音乐的感知能力,具备了艺术创作的基础,然后刻苦研习,再根据自身对艺术的更深的理解,从而创作出更多好的艺术作品。好的武术套路如同《兰亭序》《黄河大合唱》一样有着极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文明传承的基石。它融入了武学前辈毕生的心血,适合国人的身体特点,是学习武术的基础课。

初学者通过对套路的练习,达到对武学和自己身体的初步理解,并将他们有机结合起来,而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几个最适合的动作进行组合,反复练习,并配以力量、体能、抗击打能力等专项练习,结合对抗性训练和比赛,使得搏击能力不断提高。套路中的动作,相当是一个武器库,但要想用于格斗,需在武器库中选取几件最得心应手的招式,配以长时间的反复练习,精雕细琢,成为一种应激反应。真正用于实战的往往就是几个用得最好的动作。想成为顶尖的高手,需要职业化的专业训练。

所以传统武术是一个武学体系,学会套路仅仅相当于得到了方法,入了门,而不是全部,想要应用于实战,还得经年累月地练习才能得心应手。功夫等于方法正确的前提下时间和汗水的累积,少一分也不成。这也不难理解,历史上顶级的武术名家很多都是职业拳师。

单只看能不能打,也不能简单的认为能打就必须是天下武功第一,无人能敌,这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不能打就一无是处,不堪一击,这在近期的网络视频上经常出现。毕竟天下第一只有一个。

客观上讲,能不能打,依据习练者个体的训练水平和个人禀赋,应该在天下第一和天下倒数第一之间有个分布。如同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在世界上很能打,但不能说只要是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就一定是世界冠军。应该视个人的学习和训练水平不同,各个水平的运动员都有。但一般来说,训练水平高的技艺要高于训练水平低的。一时输球并不丢人,只要方法正确,加强应试练习,应试能力就会提高。

新闻报道中,曾有知名作家坦诚,如果参加高考的语文考试,可能连及格线都达不到。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很好的作家。所以,传统武术的应试能力高低并不代表全部。素质才更重要。一些心存义愤的武林志士,为了给传统武术正名而上台跟人比武也实在没必要,国人应足够自信。另有个别并没怎么练过武术的伪大师,太高估计自己,甚至为了某些商业利益去台上博傻,就很丢人,因为观众并不傻。

没看到谁对传统武术只是略知皮毛,没经过专业刻苦的研练和对抗练习,几乎没有参加过什么实战和比赛,甚至今天还在努力喝酒吹牛,明天就能够打败某某某,从而扬名立万。所谓的“大师”,无非是来自别人的吹捧和自己的想象,让自己的师傅和传统武术蒙羞,让维系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失色。

拳无好坏,人有高低。传统武术流传至今,绝不会是全靠坑蒙拐骗而来。历史上的杨露禅、霍元甲、李存义、孙禄堂等武术名家高超的武艺并不是来自于武侠小说的虚构,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存在。喜风口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大刀队使用的无极刀法,也不会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不是传统武术不行,是所谓“大师”个人不行而已。不能一沾武术的边,就像得了灵光,摇身一变成为大师,这里面的路长着呢。可这世界上就有少数“大师”,打着传统武术的招牌,非要上台表演,成为一时之笑谈。在拳场上眨眼功夫便仰面朝天的南郭先生,根本代表不了传统武术,因为单看在拳台上的那两步走就知道,他们连武术的门都还没有摸到。甚至他们连自己都代表不了,他们能代表的是为博人眼球不择手段的商业利益。

还有个别人,学过几年搏击,凭借年轻力壮,便以打假之名,非要把别人掀翻于聚光灯下,其目的真正仅仅是看不惯伪大师大行其道,要肃清武林吗?老年间的武术家修养是很高的,即便是切磋武艺,也是关上门,胜败结果不为外界所知。目的是相互学习,而不是沽名钓誉。学武术要学武技,还要学武德!

训练水平和个人禀赋相当的人,我不相信习练传统武术的运动员就一定打不过其他搏击项目的运动员。至于网络视频上热炒的比赛结果,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就不难理解了。最不能理解的是,竟然还有个别不明就里的人跟着起哄。对于本就对我国日渐强盛心存芥蒂的某些外部势力而言,这种比赛可称得上是视听盛宴。我想他们是很愿意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被诋毁被消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被吞噬被瓦解。他们可是连睡觉时都得笑出声了。

韩国的跆拳道和印度的瑜伽虽然谈不上多强的技击性,但其本国政府和人民将其视为传统文化的珍宝,引以为豪,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呵护,悉心将其打造成为一张民族名片,举全国之力推广至世界,甚至还创造出了极大的商业价值。国之所以为国,是因为有民族感情和传统文化的维系。国人应该对我们根植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文化足够自信、自爱,而不是自辱、自弃。

那些努力研习传统武术并传承下去的武术家是值得尊敬的。他们不但保留传播了中华传统武术的种子。在新时期,更是让传统武术焕发了新的光芒,使人们通过武术的研习,开发了智慧,锻炼了体魄,振奋了精神,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加了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了国家的软实力,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是真正的大师,可以和梅兰芳、张大千们一样,被称为民族文化艺术的脊梁,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带来荣光。

向中国传统武术致敬!




END

■作者:杨立强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