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家风故事丨陈启忠:姥姥的谚语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姥姥是个乡下女人,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裹着的一双小脚,尽管姥姥没有文化,但她却有好多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谚语,顺口好记,极富哲理,让我至今难忘。

因为父亲常年在外,懂事的时候,我就记得,是姥姥带我长大的。那个时候家里穷,吃饭常掺些糠菜。

姥姥是个精打细做的能手,荠菜、蒲公英、青青菜经过她的手,则变成色味俱佳的菜肴,而她总不失幽默:“吃饭带点糠,四季保安康”

在姥姥的精心调教下,凭着野菜和粗粮,我们度过了那段艰辛的岁月。

“钱呐,就如同手上的泥垢,去了,又会来的。”

这话是奶奶的口头禅,也是姥姥对待财物的一个态度。

尽管在那段受苦挨饿的年代,自己家里一点也不宽裕,三个舅舅和大姨小姨加上我,全指望着在济南大药堂上班的姥爷的工资,姥姥还经常救济比自己还贫困的邻居。

记得那一年,邻居五婶的儿子饿得全身浮肿动弹不得,姥姥知道后,在半截口袋里挖出满满一瓢地瓜面送了过去,感动得五婶都哭了。

“人跌倒了,还会爬起来的。”

这是姥姥常常念叨的一句话。

姥爷长期在外,姥姥则在家纺线织布,种田养鸡,抚育子女,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中年,家中遭遇不幸,艰难困苦接踵而至,但她凭着“人跌倒了,还会爬起来的”这一坚韧信念,挺过了风雨飘摇的日子。

姥姥很注重言传身教的楷模作用,她常说“大狗爬墙,小狗看样”、“上歪一尺,下歪一丈”。这些谚语说明了长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姥姥还有很多常挂在嘴边的谚语。其中“油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教我礼貌待人;“吃饭尝一尝,做事想一想”,使我成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教我正直;“吃饭要让,干活要上”,催我奋进;“井水担不干,力气用不完”,使我树立了吃苦耐劳的品德;“要当面打锣,别背后敲鼓”让我不背后议论人;“施恩莫图报,望报莫施恩”,教我树立奉献精神;“吃亏不算傻,让人不算呆”让我学会忍让。当我遇到困难挫折时,想起“经过黄连不知苦,经过是非不知难”,我便豁然。当和别人有摩擦时,想起“吃着盐和米,就要讲道理”,我便克制自己,正确对待矛盾。

如今,姥姥已经离开我们15年了,这些朴实纯真的谚语仍如淅沥不断的雨声,点点滴滴敲打着我的心扉,激励奋进着我的人生,并将会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已载8月5日《德州晚报》)


■作者:陈启忠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