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声赋丨邓荣河:初秋浅浅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从时令上讲,现在已经进入秋天,但那秋天的意蕴尚且浅浅。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更喜欢那种浅浅的味道。

立秋之后,还会有短期的炎热天气,俗称“秋老虎”。不过,名不副实的秋老虎很多时候往往是一戳就破的纸老虎。一阵急来的小雨,一股骤起的秋风,都会令秋老虎顷刻间颜面扫地。炎热,已经不再是天地间横行无忌的主旋律,早晚泛起的丝丝凉意,让我们切实感到,2020年的秋天确实已经悄悄来临。

金灿灿的收获虽然还比较远,但目之所及,却也见到了收获的雏形。茂密的玉米已开始抽穗吐缨,挺拔的高粱高高擎起了穗头,谦虚的稻谷还未曾长粒儿,就开始悄悄弯起腰身。前段时间,几场雨水,令大小池塘蓄满了水。于是,它们便成了青蛙们的天然乐园。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总是一个劲儿地唠叨不休。当然,话题只有一个,就是那个越来越近的丰收之年。

吵闹了一个夏天的蝉儿们,虽然仍在歌唱,但那歌唱远不如以前嘹亮。同时,清脆的嗓音也在不知不觉间略添些许嘶哑。特别是在蒙蒙细雨中,听着就让人心疼。不过,蝉儿们不在乎这些,蝉儿们有自己的信条:只要生命不息,歌唱就不能停止。欢乐,是相伴它们终生的主旋律。仅仅这点,就足以令生活中有点困苦就愁眉不展的人儿汗颜。当然,也有惬意的主儿,那就是各种蟋蟀们,属于典型的“夜里欢”。

天刚想暗下来,蟋蟀们就开始争先恐后地走出家门,选个心仪的地方,摆开素琴,开始演奏。当然,其方式不一,有屋檐下草屋边的独奏,也有草堆旁花丛中的齐奏。那些琴声虽然很细,但极具穿透力,可以穿透茂密的树丛,望不到边的庄稼地,甚至农家的高高院墙,径直到达每位听众的耳朵中。

家乡人有食嫩秋的习俗。所谓嫩秋,是指那些颗粒还未完全坚挺的毛豆、花生,一掐一包水的嫩玉米。无论是水煮,还是清蒸,一出锅,准会有一股浅浅的清香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每每回老家,老母亲总会准备上一大锅,成为我们争相抢食的美食。

(已载8月18日《德州晚报》



■作者:邓荣河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