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一本英文著作,如果生词有点多应该怎么做,看到一个就查一个还是通篇看完再查?

 UncleYoung 2020-09-23

自邀。

长文,题主慢慢看。

如果从市面上庞杂的英语学习方法论中,只能够选择一种作为我今后的教学理念,只能给一条建议的话,我会建议:去海量地阅读英文原著。

海量的可理解性输入,阅读和听书,在英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能够帮助初学者培养兴趣、夯实基础,也能够让中级学习者突破瓶颈、拔高天花板。


不要把原版书阅读当做是做精读

我08年读大学,刚进英语系的时候精读老师推荐我们开始背诵《新概念3》,然后我们全班就开始背诵新3,第一篇课文大家应该都还记得“puma at large”。

当时我们一群人什么也没问,总之就是一股脑儿去背。按照精读老师的要求就是先什么都不管,把生词一个个都查出来,100%理解原文,做到“没有任何生词”后就开始背诵!

可惜我没有坚持下去,汗颜ƪ(˘⌣˘)ʃ

背完了新3,刚好衔接上了英美文学课,这门课的任课老师开始鼓励我们去看原版小说。我来自一个小县城,之前学英语的时候老师从来没让我们看过原版书,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所以我劲头十足。

可是我发现,英美原版小说在词汇方面比新3要难多了,比如我第一次看pride and prejudice的原版,简直是灾难般的体验,大片大片的生词看不懂,宛如一个智障(ㅍ_ㅍ),就算生词比较少的那些地方,也会因为几个单词不懂而心里过不去!

后来上课我问:“老师啊,你推荐我们看原版书,可是辣么多生词,怎么搞得下去哟?”

老师看着我笑了:“你是在做精读还是在享受阅读呀?让你们看书是让你们去享受文字,别让学英语毁了阅读!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阅读也分“精读”和“泛读”,而后者讲究的就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浸泡过程”。

换句话说:如果题主想开始阅读原版书,请先忽略掉“学英语”这个念头”!


泛读的重要性

我们这里讲的“泛读”,不是考试死板的“阅读理解”,而是选择一本题材你非常感兴趣的书,开始享受内容。

按照自己的水平和选择适合的素材,方法得当的话,你真的可以毫无痛苦地迈入英语学习的殿堂。

要说真能够让人“无痛”坚持下去的英文学习方法,非海量的阅读不可。

而我在逛了一大圈其他答案发现,大多数推荐的要么是枯燥乏味的“名著”或者就是在鼓吹“精读法查词阅读”,都给人一种不得其法的感受。

我认为:国人学英语从最开始的洋泾浜注音到后来的各类单词书,未来学英语必定将过渡到以兴趣为导向有专业辅助的英文阅读上来。

其实国外的语言学习早已经提倡从阅读入手,比如大名鼎鼎的RAZ,牛津阅读书,海曼尼等等;

如果海量阅读这件事对母语者来说都异常重要,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赶紧跟上呢?

那么如何选书呢?


选书和查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题主所谓的“生词太多要不要一个个去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原材不良!

比如动不动让人家去看“名著”!

如果一本书题主感觉生词太多,说明这本书的难度不适合题主!

选择素材的重要因素:分级

为什么要分级?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年龄和语言能力没什么直接的联系;

举个例子,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英语老师,语言能力可能都比不上一个14岁的英语母语者;

你真正需要考虑的因素:

(1)水平

首先,要考虑你目前处在什么样的水平。

能大部分(大概70%~75%)读懂或听懂哪个级别的素材,一般就属于哪个级别的水平。

为什么不建议选择那些超过大多数人英语水平的"名著"?

道理很简单:英语基础不太好的人,看这些难度的名著作为学习素材,要么看不懂,要么听不懂。一知半解或者一头雾水,即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怕也是感觉不到丁点乐趣,而且极易导致畏难情绪。

而1000-2000词的素材,一般的英语学习者,只要听过课的都有这个水准;

顺便这里要引入一个常见的概念:蓝思阅读

蓝思阅读测评体系使用数字加字母“L”作为衡量难度的度量标尺,难度范围为0L~1700L,数字越小表示读物难度越低或读者阅读能力越低,反之则表示读物难度越高或读者阅读能力越高。
蓝思阅读测评体系如何衡量读物难度 蓝思阅读测评体系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衡量读物难度,即语义难度(Semantic Difficulty)和句法难度(Syntactic Complexity)。

例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总字数是76896字,平均每句话11.94个单词,蓝思词汇频率计算为3.25185,综合下来,这本书的蓝思等级是880L。

另外,蓝思阅读测评体系采用相同的度量标尺衡量读物难度和读者阅读能力,如读者阅读能力为880L,就可以选择880L左右的读物进行阅读,读者对该读物的理解程度会是75%。

这个难度既不会让读者因无法驾驭读物而失去信心,也能对读者现有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发他们阅读和学习的兴趣,鼓励读者不断地取得进步。

换句话说:选择难度适合的材料,生词就会大大减少!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群人中只有一两个陌生人,你一下子就能记得住是谁,但如果有很多不熟悉的面孔,那么当然无法全部记住;

具体来说:外语学习研究发现,学习外语生词密度为2-5%,生词吸收率最佳。

2000单词量的一本计算, 若生词率在5%左右,则每页会出现1-2个生词。其实,这才是最佳的吸收率状态。

当然,对于系列中题材陌生的部分,生词率会远不止这么低。比如《神奇树屋》这套小朋友的读物当中会出现许多恐龙的名字,但是这些不是核心词,不会影响阅读体验。

(2)兴趣

第二考虑因素是兴趣,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素材和方法调整。

我自己就更偏向于"侦探"和"惊悚"小说,对于"爱情"一类完全提不起兴趣,即使他们写的很棒,多次搬上大荧幕,比如<傲慢与偏见>,当初可是反反复复四五次才最终看完,然而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特殊的地方。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感兴趣的材料?

因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即便有生词我们也能够耐着性子看下去,而是由于自己对话题有着一定的了解,有些生词伴随着情节发展和上下文提示,也能够猜个七七八八。

举个例子:我自己特别喜欢看悬疑和侦探小说,记得当时入坑的第一本书就是《血字的研究》;

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和华生形象栩栩如生,加上案件情节引人入胜,虽然有很多生词但还是饶有兴致地一晚上刷完了。

后面一发不可收拾,从柯南道尔到阿加莎克里斯蒂,再到爱伦坡,德累斯顿档案,史蒂芬金… 做了老师以后为了给学生推荐适合的材料,又刷了《鸡皮疙瘩》系列、《A-Z mysteries》系列、《神奇树屋》和《my weird school》系列、《波西杰克逊》、《哈利波特》等等;

昨天晚上睡前还在回听福尔摩斯的case book,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结合个人经历:建议题主从“虚构类”的故事入门原版书阅读,比如简单小说,比如《怦然心动》。

这类书情节感强,代入感能够让人在情节中去猜词,有些生词因为不是核心词,不知道也不影响故事。

对于这类书,我建议题主重点先关注“影响情节发展”的生词!换句话说:如果题主能够搞得清楚情节主线,知道谁是“凶手”,也理解福尔摩斯的推理过程,就没必要频繁停下来查单词。

如果有一些生词阻碍题主对于情节的理解,题主可以适当查询,按照我们前面的选材要求,这一类生词应该不多,如果太多的话就意味着这本书难度太大,或者是某个特殊领域的专业书籍,不太适合题主阅读。


总结:

泛读过程中应该以欣赏故事为主,只重点查询核心词(影响阅读体验的单词);生词太多阅读体验不流畅,说明难度太大;

另外,查过的单词最好是利用词典app整理成一个电子文档多复习,最好结合生词在素材里出现的情景。

这才是正确的单词积累方式!

祝题主学有所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