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读懂 | 满清八旗的变动史,每一次都是权力的博弈

 翰林冷知识 2020-09-23
八旗就像一个学校的八个班级,尽管在外人(非八旗人)看来,区别不大。但是内部总会分出尖子班、实验班和普通班来。
为了升学率(势力),八旗在清朝前期,曾有过频繁的变动,每一次都是权力的博弈。

▲八旗铠甲


阶段一:八旗刚成建制时


努尔哈赤搭建八旗之后,亲自带了两个班:正黄旗和镶黄旗。这两个旗的地位要比其他旗高。
不过,正黄与镶黄之间,实力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一般来讲,牛录越多,实力越强。


各班级的实力情况:
努尔哈赤领正黄旗(45牛录)和镶黄旗(20牛录);
皇太极领正白旗(25牛录);杜度领镶白旗(15牛录);
代善领正红旗(25牛录);岳托领镶红旗(26牛录);
莽古尔泰领正蓝旗(21牛录);阿敏领镶蓝旗(33牛录)。



阶段二:努尔哈赤去世前分了一次班


在努尔哈赤晚年时,将自己带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一次重新分班,把两黄旗中的45个牛录,给了阿巴亥所生的三个幼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每人15个牛录,两黄旗剩下的20个牛录变成亲军。
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很明显,让多尔衮接班。

▲多尔衮画像

各班级的实力情况(红色为变动部分):
努尔哈赤领亲军(20牛录);
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领两黄旗(各15牛录,共45牛录);
皇太极领正白旗(25牛录);杜度领镶白旗(15牛录);
代善领正红旗(25牛录);岳托领镶红旗(26牛录);
莽古尔泰领正蓝旗(21牛录);阿敏领镶蓝旗(33牛录)。

▲皇太极画像


阶段三:努尔哈赤死后


努尔哈赤死后,20个牛录的亲军由多铎统领。
此时,多尔衮三兄弟的实力最强,他们拥有65个牛录的两黄旗。
不过,最后皇太极大胜,多尔衮大败。
皇太极继承帝位,多尔衮三兄弟的生母阿巴亥被迫殉葬。


各班级的实力情况(红色为变动部分):
多铎领镶黄旗(35牛录);阿济格、多尔衮领正黄旗(30牛录)
皇太极领正白旗(25牛录);杜度领镶白旗(15牛录);
代善领正红旗(25牛录);岳托领镶红旗(26牛录);
莽古尔泰领正蓝旗(21牛录);阿敏领镶蓝旗(33牛录)。

▲崇政殿


阶段四:皇太极进行了班级对调


皇太极当上“校长”后,为了让自己的汗位更加名正言顺,进行了一次班级对调:
皇太极的正白旗变成了正黄旗,镶白旗变成了镶黄旗,原来的旗主也从杜度,变成了皇太极的儿子豪格。
而多尔衮三兄弟掌控的正黄旗变成了正白旗,镶黄旗变成了镶白旗。


各班级的实力情况(红色为变动部分):
皇太极领正黄旗(25牛录);豪格领镶黄旗(15牛录);
多铎领镶白旗(35牛录);阿济格、多尔衮领正白旗(30牛录)
代善领正红旗(25牛录);岳托领镶红旗(26牛录);
莽古尔泰领正蓝旗(21牛录);阿敏领镶蓝旗(33牛录)。



阶段五:皇太极后期,进行了极为复杂的分班


皇太极后期,开始壮大自己的实力。
先是把莽古尔泰的正蓝旗21个牛录给一分为二:8个牛录给了儿子豪格的正黄旗,然后将他的正黄改成了正蓝;13个牛录与自己的正黄25个牛录合并,成为新的两黄旗。
期间岳托得了天花病死,代善成为两红旗“班主任”;阿敏犯错,济尔哈朗成为镶蓝班主任。


各班级的实力情况(红色为变动部分):
皇太极领两黄旗(38牛录);
多铎领镶白旗(35牛录);阿济格、多尔衮领正白旗(30牛录)
代善领两红旗(51牛录);
豪格领正蓝旗(23牛录);济尔哈朗领镶蓝旗(33牛录)。

▲豪格画像


阶段六:多尔衮大重组


顺治初期,多尔衮摄政,正白旗地位提高。
同时,多尔衮将豪格正蓝旗的23个牛录吞并,与自己所辖的正白旗混编成新的正白旗和镶白旗。
将多铎的镶白旗则改色为正蓝旗。


各班级的实力情况(红色为变动部分):
顺治领两黄旗(38牛录);
多尔衮领两白旗(53牛录);
代善领两红旗(51牛录);
多铎领正蓝旗(35牛录);济尔哈朗领镶蓝旗(33牛录)。



阶段七:顺治帝亲政后


在顺治帝当校长(亲政)之后,情况就比较简单了。
他原本就有两黄旗,又接管了多尔衮的正白旗,此时有两黄与正白三旗,此为上三旗。
并规定:历代的帝王皆为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的旗主。
因此,上三旗与下五旗格局固化,排位顺序几乎都没有变化。

▲顺治画像

各班级的实力情况:
皇帝亲领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
皇亲贵胄领下五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

▲正白旗

再后来,皇权开始压倒旗权,各旗形成定式,地位固化。不过实力整体腐化,越到后面越不堪一击。八旗从神话沦为笑话。
以上。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史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