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岸风文学】烟霞朱颜|我心里有一个南宋的词

 左岸风文学 2020-09-23

作者简介:朱霞,网名烟霞朱颜、烟花三月, 江西鹰潭人,江西80后青年作家改稿会学员。作品以散文、游记、小说为主,兼作现代诗。作品常见于《现代青年》、《家家乐》、《诗江西》、《鹰潭日报》、《贵溪报》等报刊杂志。游戏文字十余年,发表作品数百篇。喜花草、喜文字,好旅游,好美拍。植文字之花,与君共赏



一、我心里有一个南宋的词(组诗)
1、我心里有一个南宋的词

 

我一直渴望  做南宋的君王
抱着易安的诗 便抱稳了整个南宋江山
我在我的王国 
将一堆竹笺劈成轻舟
载走春花秋月的忧伤
留下大江东去的磅礴
我的南宋王朝  不再风雨飘摇
我心里有着一个南宋的词
这个词被明月 清照成长句
如果你 陆地重游
请来沈园饮  一杯愁绪 

 

2、靠近我的月亮

 

我心中有轮月亮 
丰盈的看不见亏缺
不是猴子捞给我的月亮
更不是人间天上的那轮
靠近我的月亮  
我就心安

 

我看见多少南宋的遗民
打着词人的招牌
对着春江秋月膜拜 痴狂
当夏季走远了,又迎来的你的大唐盛世
镜花水月的虚像
总能温暖  骚客的半生潦草

 

其实你并没有多美,
只有在我心中
你才知道你有多沉

 

3、谁是我的解药

 

,  真不想做宋词里的黄花
一会儿凋零  一会儿瘦弱
想起我能水灵灵地开在
你荷锄植诗的野径上
我还是满地堆积吧
只为你的诗行 不再忧伤
秋天的雨点打湿了芭蕉
梧桐黄了,蒹葭白发飘飘
你又要去彩云之南,打发中年闲淡的时光
我追至半路  中毒 心慌
谁让我哭得最酸  笑得最欢
谁就是我的解药

 

4、好吧  再见

 

我最近痴迷一部电视剧
一直相信:今夜天使会降临
我总想把时光缩写  缩到旅途的终点
你便会像天使那般
在终点迎接我
今夜,我对着屏幕说东道西
我说要和坟墓里的婆婆谈人生
要和不曾谋面的网恋说罢罢
要做黄鹤一去不复返
好吧,再见,春去秋来
荻花瑟瑟
再见
南唐的半池残荷
一江浮萍
再见,鬼节



二、我在春天里游荡
我在春天里游荡
从城西到南庄
朵朵桃花粉得让我心慌
枝枝海棠点亮我的视窗
树树梨花  洁白如霜
时不是挤进视线的
还有 青草的嫩绿
油菜的明黄

 

玉兰花呀 高高挂在枝上
它们披上白云和红霞的衣裳
落花飞洒 
铺成一地的芬芳
我若低头拾取
便会跌进它的温柔之乡

 

我  和蜂蝶比繁忙
我  和树上的鸟儿比痴狂
我  拈花惹草
一路剪裁春光

 

我在春天里游荡
来到了桃花灼灼的都门南庄
此时若邂逅崔护
我会不会  成为他诗中面若桃花的美娇娘?
我们的相遇  成为千古绝唱?

 

我在春天里游荡
黄莺的情歌  柳条的舞蹈
喂饱了我的诗行
花草的芳香浸染了我的心房
若有落花  随溪水去流浪
我 也要背起行囊
找到花开不败、春天驻脚的地方




三、 春天的音符


春天里,流水弹起琵琶
引来桃花纷纷
躺进它的怀里,是凋零,也是幸福的归隐

 

燕子从南方学来的口琴
欢快又深情
一夜间,玉兰亭亭
柳叶青青
一曲情歌  让海棠脸红  乱了芳心

 

蜜蜂的笛子并不动听
嗡嗡嗡  嗡嗡嗡
它对每一种花都大献殷勤
油菜花笑得花枝乱颤
春风扬起金色的花浪
油菜花的浓香呀
香味盖过了  酒香迷漫的杏花村

 

春雷擂起大鼓
银白的梨花带雨
心事向谁吐露?
我听到了 花开时的俏皮
花落时的叹息
春天里的音符
高扬或低缓
都是温柔的倾诉

 

春天里的每一朵花儿
都是精准的箭矢
射中我柔软的心窝
我所有的神伤 情伤
都和桃花、杏花、海棠花有关

 

我也想抚琴轻唱
哪一树花
只在我的庭院繁华?
哪一枝花
追随我 日暮天涯




四、朱霞的散文

1

 

 一纸春色   落笔芳香

 

东风催柳信,桃花笑春风,红杏闹枝头,新燕啄春泥……我坐在春天的暖阳中,赏陌上花开,绘一纸春色,起笔时繁花扑面而来,落笔后满纸芳香浸染。

 

梨园漫步,微雨中,燕呢喃,蝶纷飞。忽而千树万树梨花开,心中的欢喜,胜却初冬里遇到雪花般惊艳。梨花带雨,晶莹如雪,一簇簇,一朵朵,一瓣瓣,暗香盈袖,芳心暗许。那种洁白纯净,美的楚楚可怜。新叶也让人怦然心动:枝桠间冒出的一抹新绿,绿得那么透亮,那么娇嫩,娇嫩中还带着浅浅的淡黄,更显得弱不禁风,不胜娇羞。

 

塔桥梨园,万种风情,与爱花的你一起领略。

 

春天的田野,紫芸英还在酝酿一场惊艳,油菜花已盛妆出镜。它们是天才的画家,用明黄的颜料把田野涂抹得如金子般晃眼,如黄绸缎般光滑;它们还是姽婳的舞蹈天使,田野是一方大舞台,春风助阵,在鸟儿的啁啾伴奏声中,它们整齐有序地时而低眉,时而扭腰,时而前倾时而后摇。婀娜的舞姿,娇艳的小脸,倾倒游客无数。春风泛起黄色的花海,送来幽幽体香,刚乱了我的眼又迷了我的心。我在油菜地里奔跑,像蜜蜂般钻进花海中,贴在花瓣上,微闭上眼,在浓浓的馥郁里陶醉半晌。

 

看油菜花,去弋阳。当田野中的那片金黄铺天盖地地扑进我的视窗时,此刻,请允许我意乱情迷。

 

你可能遇见过成片的绯红的桃花林,粉红的樱花海,红的灼灼白的无瑕的梅花洲,你见过一望无垠的玉兰花海吗?如果你遇见了,又怎能无动于衷?怎能不步步回眸,魂不守舍?

 

那是一场盛大的花会,漫天都是玉兰花,玉树临风,透露出高情远致;冰肌玉骨中蕴藏脱俗的高雅。它们怒放时浩浩荡荡,洋洋洒洒,洒脱得不需要绿叶陪衬。紫红的妖冶,烟红的绚烂,粉红的娇艳,素白的圣洁。它们高高飘逸在枝条上,笑傲晴空里,想揽起白云拥抱,捧起春风畅饮,收拢阳光披挂。吸引了多少倾慕的眼神?惊叹的神情?欢呼的笑靥?

 

我们仿若成了下凡的仙子,徜徉在花海中,醉倒在玉兰花的温柔乡里。空中,明晃晃、香艳艳的一片,美得让你心颤,美得让你梦呓,美得让你窒息;一地的落花,一地的繁华,一地的芳香。落英缤纷的地面,成了铺满鲜花的线毯,躺着一身落香,坐着发梢染香,起身手留余香。天上地上,鲜花环绕,清香拂鼻,美艳绝仑。

 

这是一幅明艳又温情的醉春图,安放着画家的才华和灵魂;又是华丽的织绣,寄情的锦帕,蕴含着绣女的几多温柔?几许情愫?

 

漫步在这样铺满落花的花径中,光影交错,将自己也凝成一幅画,开成一朵芳香的玉兰花,高高挂在他的心尖,盈盈走进他的诗行,俏笑在他的画笔下。红颜不衰,款款初放,淡淡迷香,人生若只如相见,可好?

 

在三月里与余江刘家站的玉兰花相遇,你的心底便会春色涌动,满天的浪漫,漫天的香氛,浓浓的醉意,将你密密围困。

 

春天里,偷窥海棠红晕,寻觅桃花风韵,剪裁一枝柳眉;有清风流水照花溪,有艳阳暖壶装春色,有春风十里眉眼香。我要轻抚春色,在零散的文字中植上葱茏的句子,在纸上开出花团锦簇的春天。

 

绘一纸春色,等你来赏;落笔芳香,你可闻到?

 

2、暗香浮动之金榜公园

 

————厦门之行一,

 

厦门,也叫鹭岛,是一个花开满城,暗香浮动,一尘不染的花园城市;是金沙碧浪、海鹭低飞、气候宜人,没有冬天的海滨城市。三角梅是这里的市花,红艳艳的三角梅将这座城市四季装扮得年轻妖冶;凤凰木是这里的市树,道路两边的凤凰树亭亭玉立,羽翼般开屏的浓绿的树叶,火红的花朵,将这座城市装扮得幽静又热情。

 

厦门就这样吸引着一批批揽胜的游客。许多慕名而来的人,都纷纷奔向鼓浪屿——那座没有车马喧嚣的花园小岛,登日光岩,赏万国建筑。而我,独喜欢城市的后花园——金榜公园,它是繁华背后的僻静一隅,是灵魂休憩静养的胜地。

 

金榜公园,位于火车站后面二百米处,主要有 “海滨邹鲁”、“石簇迷雾”、“翠谷浮香”、“古道春荫”四个景点。如果从夏禾路与金榜路交汇处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伫立的大石头,上面用红色字刻有“金榜公园”四个大字。脚下是洁净如洗的地面,旁边是花开不败的花坛,红艳艳艳的花儿牵引着你的脚步,拾阶迈向公园。

 

公园内繁花似锦,随处可见一篷篷三角梅扭着长长的腰肢,紫红或大红的三瓣花朵,似少女明艳的笑靥,给人春风满面般的甜润。一株株花叶艳山姜伸展着长长的,巴掌宽的有斑纹的叶子在招手,一棵棵黄花槐树,缀满了黄灿灿的花朵,引得蜂飞蝶舞好不忙碌。还有紫菀、繁星花、争奇斗艳。一块奇大无比高高耸立的巨石,上书“海滨邹鲁”四字。  另一块似玉笏又似帽尖的石头,盖在巨石头顶。这块巨石,只可远观不可近攀,站在巨石下面,一股神圣之感油然而生。石栏外围的池子里乱石成堆,一个个光滑圆润,洁净无沙。前面还有鹅卵石堆砌的石墙,石墙里镶嵌着圆型瞭望洞,可以窥见墙内外的苍翠。

 

继续前走,铁道口上面,路上的棕榈树伟岸、高大,它们站得笔直,似在向你行军礼。右手是小山,山上满是铁树和棕榈树,铁树趴着在伶听对面二百米外紫竹林寺的钟声吧?棕榈树依然挺拔,似在站岗放哨的士兵。石径通向山上的茶庄,闽南人茶文化活跃,茶庄往往座无虚席。

 

现在的金榜公园已经四通八达,山上又修了几条下山路,通向九中和云屏山庄。没几步就登上了苍翠的小山丘,“厦门第一文人陈黯”的标识立于石阶旁的石头上。陈黯曾在此开辟山洞,读书劈柴垂钓,一方幽绿的小池就是他当年垂钓的“钓矶”。站在钓矶旁,心特别宁静,默念: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读书悟真谛。陈黯在此勤读,静心,忘我,这种境界,我除了钦佩还有景仰。

 

返回山下,一条宽敞的古道通向紫竹林寺。古道两边蓊郁,花香袭人。挂着长长胡须的榕树遮天敝日,立于道口迎客,榕树下绿荫一片,有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息。一路上有台湾相思树、异木棉、紫荆,凌霄花、凤尾竹,滴水观音等,光这些奇花异草就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扶桑,一丛丛艳艳的红花从路边浓绿的叶子中挤出来,冲着游人笑逐颜开。此情此景,令人忍俊不禁,嗅着清香,花丛逗留。路外侧,透过树叶,市区亭台楼宇影影绰绰,似在提醒游人,勿迷失在翠谷幽林中,转身便是繁华闹市。路里面翠谷流香,无数条小径通向山顶,方便游人随处登高高揽胜。

 

古道中途还有一块空旷处,改建成了健身运动场。我最喜欢坐在秋千架上,微眯着眼,嗅着花草的清香,把自己荡在半空中,想像和云朵来个拥抱。

 

紫竹林寺就在前方,当朝圣的钟声敲响,一级级登天台阶直达宝殿,两只威武的石狮子守卫着寺庙的安宁。这里,少了公园入口海滨邹鲁处的喧哗,多了份庄重和静穆。这里,是适合排遣烦闷的净地,也是携一卷诗书静坐草地忘我的地方。

 

紫竹林寺庙后的山较高,有两条登山石径,山上古木参天,松针铺地,古藤攀绕。山顶上有休息亭台。站在亭台处,凉风飕飓,俯瞰大半个厦门,万物都在脚下,顿觉心旷神怡。

 

年轻时我曾在鹭岛呆过数年,居住在金榜公园旁紫竹林寺脚下金榜小区。于是,金榜公园于我,就像鲁迅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熟悉,难忘,刻在时光深处,年龄愈增,怀旧深刻。这里,有我常漫步的幽静的明清古道,有我常席地看书的茵茵草地,有我在皎洁的月光下荡秋千的欢笑,有我常攀爬登高的畅快淋漓……

 

此次厦门之行,重游金榜公园,走在熟悉的古道上,看着熟悉的花草,如同探视多年不见的老友,用心和它交流,兴奋和追忆交织,想念和不舍交替。

 

每个人的故乡只有一个,第二故乡可以很多,厦门,在我心中的位置,仅次于故乡,而金榜公园,更是我不可遗忘的旧梦。

 

花海叠韵之梅园公园
    ——厦门之行二

 

厦门环岛路,椰树迎风,棕榈亭亭,碧海蓝天相映,白帆海鸥追逐,金沙紫贝闪烁。这里是历届世界马拉松长跑的优美跑道,更是游人凭栏听潮、戏水拾贝的胜地,让外地游客乐不思蜀。只有本地人和在这里长期居住的人们,知道有一条更幽静又花木扶疏的公路,适合散步、骑行或长跑。这条路叫文曾路,经怪坡直达上李,与环岛路连通。

 

怪坡之‘怪’,在于上坡时犹如下坡,有惯性,车子会自动下滑。这一“奇怪”现象让无数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这一奇怪的坡道屡有人在此溜车体会它的“怪哉”。在怪坡处,两边是山林,公路两边花草繁茂,中间三叉路口的绿化带处,春天桃花梨花杏花争俏,月月玫瑰菊花与三角梅斗艳,山鸟不时从低空掠过,啁啾地唱着婉转的山歌。我们常徒步至此,挑块青草地静坐,闲看白云飘游蜂蝶忙碌。

 

前方的叉路口,右手是一路下坡山风爽飒的文曾路,左手是曲径通幽的盘山公路,直达东坪山村。而我这里要浓墨重彩地描绘我的又一休闲胜地——梅岭公园。

 

左手路前走二百米处再左转,便是梅园公园的入口。一块巨石英姿飒爽地站立在门口,上书:“厦门市花三角梅园”几个红色大字。几株花开紫艳不胜娇羞的三角梅,伸出修长的绿枝条簇拥着巨石,我欣喜地奔向三角梅,贴上思念的小脸,奉上久违的拥抱。它们笑意盈盈,迎接我的亲热。

 

前走几步,又有紫红三角梅枕着一棵卧倒的朽木,一树亭亭,红花耀眼。我们拾阶而上,洁净的台阶上纤尘不染,没有枯枝落叶,不见落英缤纷。家乡的深秋应该黄叶飘零吧,厦门的秋冬是被暖春挤走的,只有鲜花和绿叶,只有阳光和鸟鸣。

 

上梅园公园,山不在高,有花则喜。台阶数百步,两侧三角梅迎宾,十几分钟光景,便登到山顶。山顶有茶庄,有池塘,有睡莲,有梅海,有群芳。山顶,是花的聚会花的海洋花的盛宴,三角梅在这里独领风骚。这里荟萃了品种各异花色不同的三角梅,成了三角梅的展览馆,让游客大饱眼福。

 

坐在茶庄里,沏一壶浓茶,细细呷饮着午后悠闲时光。凭栏远眺,眼花瞭乱。是天空飘散下一片云霞?是农庄点燃了一堆堆篝火?是仙女抛下大匹的织锦?是王母开辟的另一仙境瑶池?树树红妆艳抹,株株妖娆多姿,朵朵牵引我的视线。走近,倚望,亲昵,我想像蜜蜂一样钻进花瓣,我把脸贴近,嗅着它的清香,让无暇的眼稍作休整,让迷醉的心再次迷失,让心海更加澎湃。我,要把梅园搬回家,我,要用我视窗广阔的小眼,把这里的三角梅一口吞下!

 

三角梅,三片薄薄轻软的花瓣,嫩绿的心型叶子,纤细修长的枝条,花浓叶疏,花团锦簇,花,是永远的主角,绿叶,只是偶尔冒出三两片,衬托花的娇艳。三角梅,以红色和紫红居多,它们风姿绰约,四季花开不败,日日点缀窗台,是厦门人奉为喜庆吉祥的市花。来到梅园,你就领略了厦门最卓绝的市花的风韵:白色清雅,大红热烈,玫红吉祥,紫色浪漫,橙红高贵……其中黄红色,白色都是稀有品种,只有在梅园,你才能目睹芳容,感叹繁花如梦,身在仙境。

 

在梅园,你可以闲云野鹤般漫游在花海里,你可以是忘却归路的花仙子,是奋不顾身的蜂蝶,是呼朋引伴的黄莺,是“日日花前常醉酒”的骚客,而我,什么都想是,什么都不是,只想把梅园,移花接木,搬运回自己的故乡。

 

云水恋曲云水谣
——厦门之行主旋律

 

喜欢云水谣,最初缘于这个歌一般萦绕诗一般唯美的名字。“举头望青云,云遥遥,  低头观海潮,水涛涛。  云遥遥,水涛涛,  云水难相交。”云彩,是天上最飘逸的木棉,流水,地上最灵动的玉带。云水相望,云影映波心,水云遥遥,相思成涛;云水之恋,怎一个缠绵悱恻?

 

云水谣,就这样根植于心,这次厦门之行,我顺便报团去了云水遥这个江南古镇。

 

这个原名长教的小镇,因一部叫《云水谣》的电影而更名。如果说一部电影改变了它的命运,倒不如说它本就具有改写命运的资本。它,不必亮出哪个名人生于斯,或到此游,题过诗;不必打出学术教派等高深招牌;也不必编造哪代帝王到此一游的传奇。就凭巍巍土楼、古朴石道,苍劲古榕,宽宽河床,浓浓茶香,奇珍异果……天然景观加民间艺术,足以让它名声大噪。

 

它本就是空谷幽兰,因躲在深山而掩盖了芳华。如今还她本来面目,她的清幽脱俗,让到过的人留恋,离开的人怀念。

 

云水谣,江南古镇中的一枝独秀,它不同于湖光掠影,只在瞬间夺人眼球;它是注入你心灵深处的一缕香魂,经久不散。

 

近四小时的车程,午后时分才踏上这片静寂又喧哗的村庄。路边的山丘上一排排茶叶树有序地列队,田地间香蕉正挂果,沉甸甸的直不起腰杆。秋天就是这般热闹,花和果竞美。

 

所谓古镇,肯定有它的独特才能吸引八方游客,让无数人为它倾倒,为它赋诗,为它留照。这里标志性的土楼建筑要数村头方型的和贵楼和村尾环型的怀远楼。在导游的带队下我们先坐观光车来到了怀远楼。

 

远眺怀远楼,似灰旧又结实的土窑。近观,它的外墙是黄灰色的厚重的土墙,楼高四层,双环圆形,巍然屹立,煞是壮观。它是简氏家庭住宅。带着敬慕走进,楼门上的楹联:“怀以德敦以上籍此修齐遵祖训,  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人文”,令人体会到书香门第的深厚学问。踏上坚固的长条基石,进到天井处祖堂,只见室内雕梁画栋,古朴天然,对联横匾,比比皆是。都是如“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之类的劝人读书从善孝顺的精典名言,书卷味浓浓。堂上悬挂的横匾刻着苍劲有力的行楷“斯是室”大字。游客们纷纷举起相机拍照留念。抬头看这辉煌的四层圆形建筑,看到密聚连环的几十间房间,感受前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窥。

 

怀远楼,胸怀大志,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于是我们层层登高,踩着木梯,依着木门,听着咯吱咯吱的脚步声,遥想居住在这屋里的静静光阴。这里,庞大的家族聚居一屋顶下,精诚团结,睦邻友好,纯朴的家风代代相传。如今厮守这土楼的简氏后人,热情洋溢地接待我们这群外地游客。她们以自家屋子为门面,出售茶叶,薄饼,柿饼,护肝花茶等当地特产,价格公道,并不像其它景点的无良商贩,占地称霸,漫天要价。

 

从村尾返回村头,一路都是鹅卵石铺就的古道。一棵棵参天古榕树伫立河岸。有的仰天迎风,有的临水轻舞,有的侧卧俯瞰,有的隔江远眺,有的需要十几个人张开手臂才能环抱住她。榕树有八棵,每棵上挂有排序的标识,便于给游客引路。它们有着近千年的高龄,没长修长的胡须,也未有老态龙钟之衰败,而是苍翠碧绿,峻秀挺拔,想必是青春不老的树仙姑。

 

踩着光滑的鹅卵石,这是前人赐予的足底按摩器,全身为之舒畅。这里不曾有马车的辙印,更没有车马的喧嚣,没有尘土路的泥泞狼狈。滑溜溜的石头,洁净干爽,是前人精心打造的古道,踩磨着这样的古道,亲切而温暖,没有客旅他乡的拘束。

 

云水谣,遍地都是鹅卵石。鹅卵石,成了云水谣的招牌石,是云水谣递向游客的古雅名片。鹅卵石铺陈的土墙,鹅卵石垒成的巷子,鹅卵石夯实的院基,鹅卵石垫底的厅堂……鹅卵石,光滑无棱角的鹅卵石,形态各异颜色古旧的鹅卵石,被他人遗忘在沟壑泥沙中的鹅卵石,在这里,成了云水谣的镇宝。云水谣体现了它的价值,让它大放异彩;它成就了云水谣的古老悠长,质朴苍桑。

 

云水谣,云是飘逸的,水是灵动的。一条宽宽的清清的河流,无声地流淌。一群白鹅悠闲地在河里戏水,一轮水车幽幽,缓缓地转动。恍若时光是静止的,停留在百年之前。游人是静默的,静默在一幅山水画里。

 

这天,我的故乡秋雨绵绵,这里天高云淡。我着红艳的夏裙,点亮古镇的灰旧。走在这样清雅的村庄,心绪特别恬静,脚步缓慢,不想错过任何景致。只想做画中人,做脱离凡尘的雅士,做吉屋的仙子。名利纷争,与我何关?山水田园,青石古巷,择水而居,临水而舞,这里就是我的世外桃园。

 

云水谣村道,仅容三两人并肩,适合恋人携手咛喃;河道清浅,适合佳人轻摇莲步涉水而来;巷道静寂,适合妇人摇扇扑萤;榕树遮日如伞,适合才子赋诗呤对。土楼壮观,井水甘甜,若,浮生偷得半日闲,必来土楼喝茶赏花听戏。别忘了,还要来果园尝鲜。

 

秋天有着春天的花容月貌,却比春天多了成熟的丰韵。云水谣的果园,百香果既是观赏的风景又是饱腹的食品。走进百香果园,只见藤萝苍翠,密密匝匝的藤叶盖在头顶,太阳光顽皮从叶缝里钻进来,给地面打上金色的小光圈。一个个小圆球般青青的绿果缀满枝头。秀色可餐,先大饱眼福,再细品滋味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镇的人好客,自家开设客栈茶楼,游客累了进茶楼休憩,主人便奉上当地名茶铁观音。喝茶不收费,清茶随意喝,不强买不发难,中意的以实惠价购买。可见客家人的待客之道,热情,实诚。

 

最后一站是游和贵楼。和贵楼,楼如其名,立于风雨中近两百年,祥和、平稳、安宁。和贵楼有三奇,一是楼高五层,是目前土楼里最高的;二是楼内两口水井,左边的井水透明如镜,右边的浑浊不清;三奇因它是花了几千根松木做基建造在沼泽地上的一栋土楼。得知脚下原来是沼泽地,我也效仿孩童,跳到天井地上,感受到脚下微微的颤动。我对前人的智慧更是由衷钦佩。

 

夕阳西下,归程迫切,告别古镇,最是游客断肠时。

 

云水谣,原是这次厦门之行的插曲,不曾想却成为了旅途中的主旋律,成了这次游玩的重头戏。

 

云水谣,植入我生命旅途的小镇,它离我,有着水与云的距离;我与它,却有着靠近、相识相拥的机缘。当我一转身,它已不在我的脚下,它藏在我的心里。让它,就做那片云,投影在我心海的云;也做那湾水,在我心海涌动的流水。


关于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