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岸风文学】安月燕 | 莲的故事

 左岸风文学 2020-09-23



莲的故事

作者 : 安月燕


  很早以前,自己和灵魂有过约定。做真诚的、真正的、永远的自己。为自己内心的呼唤而努力。此后,自己便把这份约定印在了心底,它便成了自己唯一的制约。
   
   一次次的问自己婚姻到底是什么?每次的答案都是不同的,它是生活、是责任、是爱情、还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最终的结论是——婚姻就是一个契约,自己和灵魂的契约。
   
   看到现在离婚比结婚还容易,无奈又无语,与之相比自己的婚姻简直太顺利了。
   
   因为起初的寻觅,我们相识、相知、相爱便有了婚姻的约定。继而一步步的走入婚姻,把自己和另一个人牢牢的捆到了一起。
   
   一次次放弃工作的机会,每一次放弃以后,心里都会很难过。后来的生活中也出现过太多的不如意,偶尔会觉得很委屈的过着一些日子。甚至感觉自己很悲哀,也曾想过用冲突来解决。可是最终只得放弃,只因那是自己最初的决定。
   
   一次次告诉自己,无论生命中遭遇有多少困苦、艰难和波折,都要用一种淡然的心态,去发现生活中积极、美好的一面。
   
   最终发现,生活如一杯清茶,平凡、朴实。品过之后,其中的淡淡的苦涩里透着清香。和外面精彩的世界相比,我们夫妻之间的一切,平常得几乎变成了心里的白开水。
   
   一次老公问我:“你怎么不上网?”
   
   我说:“别人不愿意老婆上网,你让我上,你不怕我搞网恋?”
   
   老公一听笑着说:“那,你还是别上了。”
   
   去年年初,老公的一个同学知道我喜欢文字。告诉我可以在网上写字、发表。我对老公说:“我注册一个笔名,写字玩儿去了,不见网友、不视频、不留电话。”
   
   他没有反对,我便开始在网上写字了。从此,自己的生活和文字联系到了一起。和网友不见面、不留电话、不视频又被添加到了这份契约里。
   
   一次次拒绝别人的视频和见面,被人说成虚伪、装。每次听到这些,自己心里就会有些不解,为何自己的做法会得到如此的评价?
   
   有人跟我说:“我只想看看你。”
   
   我就回答他说:“我,没什么好看的,你可以看相册。”
   
   他就会继续说:“你把电话给我吧,我好和你联系。”
   
   我只得对他再次解释:“我的电话不给网友。”
   
   此人继续说:“你的电话值钱?”
   
   我又再次解释:“我的电话不值钱,我的原则值钱。”
   
   因为自己固执地坚持有些人会自动离去。我偶尔会想,那些人也许真的只是为了聊天吧?可那些对于自己真是很困难。
   
   我不会和别人随便说话,我很怕和别人说的太投入会对自己的生活有影响。再或者遇到那些很懂自己的人,自己会依赖他们。那种结果让我不敢想象。为此,我也不愿意和别人过多的讨论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有时自己真的觉得网络也和现实一样,冲击随时存在。
   
   可是,我不可能因为这些放弃生活。我会坚持,再坚持、会哭、会笑、会心痛。有时甚至会颓废很长时间。可最终那些过去了,再回头看时,都已变成了心底最珍贵的记忆。
   
   幸福其实很简单,无欲无求,知足常乐。虽说有些消极,可人有时真的很需要这样看待自己的生活。幸福本身与钱并无太大的关系,只是我们把幸福叠加的太重。让它蒙上了铜臭的味道。
   
   人们在金钱与幸福中角逐,让原本简单的幸福过得太苦,让我们的心太累,让通往幸福的脚步越走越远,让我们背上一个无法负荷的包袱。让幸福失去了它原本的味道。让我们的心在欲望与金钱面前摇摆不定。也让我们忘记了起初的那份灵魂的契约。
   
   我想自己应该做的就是用心去爱自己的伴侣,珍惜这份千年修来的情缘。用自己的真心来履行当初的那份灵魂的契约。
莲的故事
文/安月燕


       不知怎么回事,一看到“莲”字我竟然会想起——莲子心中苦,几个字。


   “莲”出淤泥而不染,质洁高雅。可我却偏偏想到此句。哎!也许是我应该把莲的故事说出来的时候了吧。


   我第一次听到莲的故事,是在1979年。那时村里发生了一起特大事故——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北坞四大队的拉苇子车翻了。成了轰动整个村子及周围的事故,莲的丈夫也是在那场事故中无常的。后来又听说她改嫁了,没带孩子,有人说孩子家人不让带,也有人说她自己不带,就这样在一片议论中故事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我认识莲,是在三十年以前,中等的个子,皮肤稍黑,长相还算标致,却是个极聪明的女人。也许是太聪明了,才让真主为她安排了一条需要聪明才能走好的坎坷的路吧。


   我认识她时,她是个刚过不惑的女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那种不舒心的感觉,觉着她有太多的不如意压在心里。我有些好奇,这是个怎样的女人呢?后来,也许是因为熟悉,也许是因为信任,她把她的故事讲给我听了。


   她说:“我三岁就没妈了,父亲又娶了我现在的妈,这个妈也带了孩子过来,一群孩子,哎!我不喜欢,就到林锡我伯伯家去了,在那里念完了初中回来的。


   我刚回来的时候,有好几个人提亲,就是不行,哎!缘分真的是没办法,当时我有文化,条件也不错。提的人不少吧,就是看上他了。这也许就是命吧!


   他老实能吃苦,我想条件会通过自己改变的,也没想太多。他也确实不错。一个冬天,我们结的婚,你猜怎么着,刚结婚没几天,人家就把被子要回去了,我气得呀!再一想,谁让咱家里穷呢,自己以后慢慢做吧,从那以后,我一有钱就买布料跟棉花做被子,一直都做到快追上房顶,看着就开心。


   他忠厚老实,又肯吃苦,在大队赶大车,每天都是很早就走,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可他不抱怨。我在大队也当了妇联主任的营生,日子就慢慢好了。有了他们俩,更是有奔头了,两个儿子。那会有俩儿子是件很令人感到骄傲的事,总以为自己会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你不知道,我打小没有一个安稳的家,这个家对我来说有多重要,我想尽一切办法想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哎!地震那会儿,不是自救重建吗,大队给房基地,不要钱,我们一看,也决定盖房。我们把所有的办法都想了,才盖上这几间房。刚盖好,他一天都没住。本想那次回来好好拾掇拾掇,一家人再搬过来的,哎!也是命吧!


   1979年那个冬天。他跟几个人去拉苇子,车翻了,一块无常仨男人。他们是无常了。当时,我们根本不相信,可一看到公社的人来了,就知道肯定有他了,我都蒙了。你可不知道,我都傻成什么样了。本来的算不走的,我也穿大孝了,【在过去我们这里,如果男人无常,女人穿大孝,就证明这个女人,不会改嫁了。】还不如一块无常好呢,谁先无常谁有福,活着的不好过。有他们俩我还有点指望,就慢慢缓过来了。可心里那份难……你不会明白的。


   再后来知青不是可以转户口吗,我在林锡上的初中,那是城市,我就把户口又迁回去了。在这办完所有手续又迁回来了,我们娘仨的户口都转了。以后我就分到厂子上班去了,一个姓杨的大夫给我介绍的你伯伯,他人挺好,他前面那个老伴,也跟这你伯伯一年无常的。我们见了几回,挺投缘就决定结婚了。本来不想往前走这步的,要不我也不给这你伯伯穿孝了,可命!也许就这命。他们家舍不得孩子,我就自己走了。


   他们俩被送到他们姑妈家,我一有时间就去那里看他们。后来他们认识我那里了,自己也会去了,有时间就会过去,以后你也可以去。”我看着有一串亮亮的东西从她的眼里流了出来,我的心莫名的酸酸的。觉得眼前这个可怜的女人,更加的可怜了。


   此后,由于莲的工作,她很少家来,偶尔会来封信。一天我又收到了她的来信,信是这样写的。


   孩子们你们好:
   小雨更可爱了吧!我特别想她,你们寄来的照片,天天在我的身边,没事我就看看,听你老姑讲你们四口人关系挺好,我很高兴。生活上慢慢会好的,你们年轻,慢慢来,平平安安好好干。够吃够用就行了,以后的路长着呢!有什么事给我来信,我会给你们想办法的。
   二的,听你老姑说,你嫂子给你介绍了个女朋友,要好好和她处,只要人好,能一心一意的和你过日子就行,什么户口不户口的,以后非农业没工作还不如农村的,有点地种倒好。听说女方,是提机绣的,这是个好行业,以后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穿衣是件大事,人都爱美,这样一件一般的衣服,她绣上两朵花,价值就会翻倍。好好处吧!如果能成,以后也会过好日子的。如女方愿意见我,你就带她来,如不愿意见我决不强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和想法,母亲绝不给你们出难题。和你哥哥嫂子好好相处,他们都是老实人。有些事还要多听听你女朋友的意见,这样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愿你们能像你哥哥嫂子一样,成为一对好夫妻。这也是母亲的意愿,你结婚了,我就是死也瞑目了,有什么事情给我来信或来我这找我,我会给你们想办法。
   再见
   祝你们幸福平安
   母亲
   1993·6·16
   
   经过几个月的恋爱,二的在他两个姑姑的帮助下娶进了他的新娘,婚后他们自然也去看望了他们的妈妈。


   1997年10月7日,莲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她的一生充满了悲痛和争议,在人们的质疑声中她永远的走了。今年已是十五个年头了,至今还会有人问到她的故事,仍然充满了质疑。


   这就是那个叫“莲”的女人的故事。




作者简介


姓名:安月艳(回族)
笔名:安月燕、燕语千千、安然
号:彥安
河北廊坊人
诗观:诗歌是灵魂里开出的花,让文字鲜活的跳跃在自己的血液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