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穿戴设备迎来丰富的应用案例,引领工业领域大爆发~

 物联网智库 2020-09-23


来源:readwrite

 编译:iot101君

物联网智库编译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   【导读】   ------

可以预见,可穿戴设备将成为工人的工具包中关键的组成部分,而其应用案例也将越来越丰富。

作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工业盛会,相信即使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但其余音犹在。在这个博览会现场,众多领先的企业都展示了各自独特的数字化产品,以实际行动来回答一个目前世界各地的工业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即公司如何更好地树立起数字化未来的形象?

可穿戴技术作为整个工业大趋势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分支,或许这正是这些工业企业树立数字化形象一个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聚焦于展示专为工业场景而设计的可穿戴设备,整理、收集了某些有趣的产品或这些产品背后的软件。

Fraunhofer IIS的智能货架

Fraunhofer IIS具有领先的定位技术、辅助组装和仓库管理技术和智能工具跟踪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集装箱管理,叉车和工业卡车的智能自动定位等。

Fraunhofer IIS利用磁场定位来支持订单挑选,充分利用了磁场定位的优势。其原理是通过将某一线圈放在架子上,而系统借助放置在可穿戴装置中的另一个线圈来帮助完成可视化的过程,如此一来便可以轻易对某个员工进行定位,识别该员工进入哪个隔间。

Daqri的智能头盔

该智能头盔是首个增强现实头盔,其外形与一个普通的帽子一样,旨在满足工业物联网环境中使用需求,属于个人防护设备。为了实现较好的计算机视觉和增强现实体验,该头盔融合了先进的处理能力,并且安装了相机和传感器。

值得一提的是,该头盔集成了英特尔核心处理器M7以及最新的英特尔相机技术。因为该头盔配备了一个热像仪,使得DAQRI智能头盔还能提供全新的3D热绘图服务。

Noone无人椅

这款无人椅的外形堪称“奇形怪状”,但确实特别适合在工厂生产车间的员工使用。这款瑞士公司创新设计的产品,其重量不到四公斤,因为可以携带到任何地方使用。

该款无人椅的解决方案既简单又巧妙,可以在行走时佩戴着,只要按住按钮便能够移动到合适就座的位置。另外,坐在给椅子上的用户可以随时改变姿势,即用户可在站立、坐着和走路之间快速转换。

对于身高各异的穿戴者,该无人椅也可以进行液压调整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用户。当然,该无人椅还能促进工作人员工作时有良好的姿势,从而对穿戴者的健康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最终提高工作人员的生产力。

Brochesia的仓库管理平台

意大利公司Brochesia是一家为仓库管理创建智能玻璃应用的公司。该公司正在越来越多地将平台技术融入诸如智能眼镜的可穿戴产品中,以便为在无桌面环境中工作的工人尽可能多的解放双手。

该公司的B Take平台能在在流程作业中提供支持,比如在货物处理和收集过程中实现免手工提货物等,实现一个更快、更优化的流程化作业。通过代码读取和手势命令控制能够减少人为错误。

 Kinemic的手势控制

德国创业公司  Kinemic  已经创建了一款软件,该软件允许用户使用手势来控制设备,只要用户佩戴可记录手和手臂运动的专有传感器腕带或者智能手表就可以实现将手势转换成文本。此外,用户只要在空气中进行书写便可输入单词和数字。由此看来,不用双手直接接触设备便能进行操作的愿景完全可以实现。

Motion Miners的beacon技术

Motion Miners创建了一种beacon技术。通过该技术,人与机器之间可实现实时手势识别,并将其应用于车辆自动导向中。

Motion Mining还可以自动分析和量化手动过程。例如,将某个动作过程可以分解为步行或采摘,起始动作或结束动作。这其实是克服了某些识别弱点,改进了手动过程并最终能够实现资金的节省。

事实上,在工业场景中,工作场所安全性以及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监控实时将工作场所完全性等反馈给工人。为了防止工人跌落和碰撞等情况的发生,通过这些可穿戴设备还能将警报信号发送到控制室。

总结:

虽然消费者对于可穿戴技术的需求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差异,但工业场景中,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手工加工、增加员工健康和福祉,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采矿业,又或者医疗行业,在这一系列行业中,可穿戴设备都有其实实际的实用性。可以预见,可穿戴设备将成为工人的工具包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其应用案例也将越来越丰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