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是百度扔下原子弹,紧接着谷歌扔下氢弹,无人驾驶经得起狂轰滥炸么?!

 物联网智库 2020-09-23


作者:iot101君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   【导读】   ------

今天,我们不吹不黑,不哽咽,只说说谷歌和Lyft的合作对无人驾驶圈子的影响。

据悉,闻名于各大汽车电子圈的车评网红“建约车评”,在本周一发布了又一力作:《谷歌扔下氢弹 炸掉全球无人驾驶几百亿美元研发投入!》

为什么说又呢?因为在不到一个月之前,车评君曾发布过一篇噱头共情怀齐飞的力作:《百度扔下原子弹 炸掉全球无人驾驶数百亿美金研发投入!》

到这儿,iot101君有点傻傻分不清楚了,如果原子弹和氢弹同时掉水里,你先救哪个?按该作者的说法,上个月百度这么一扔,谷歌早被炸烂了,怎么还有功夫造氢弹?难不成,全球无人驾驶这么多玩家,谁想推出一项战略、实行一项计划都要先来炸一炸?

(前有三星炸完苹果炸,今有百度原子弹+谷歌氢弹随便炸)

言归正传,关于百度那颗“原子弹”,即Apollo计划:推出全球首个对外开放的无人驾驶技术与平台。那么谷歌这颗“氢弹”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与打车服务创业公司Lyft达成合作,双方将通过试行项目和产品开发,将无人驾驶技术带进主流市场。

那么,单说此次合作,在无人驾驶圈内是否拥有“氢弹”般的轰炸力?私以为,这样的结论还为时尚早。

过分夸大谷歌的主导地位,你问过谷歌的感受么?

在车评君的描述中,谷歌和Lyft这一强强联手将会引起圈内群羊恐慌,并列举了Uber、通用汽车的痛不欲生悔不当初;欧洲的Grab,东南亚的Gett,印度的Ola等共享汽车玩家也被强行拉入了 “要么自研无人驾驶技术,要么赶快投入谷歌爸爸的怀抱” 的伪命题;甚至还包括刚被作者吹捧上天的“可怜”的百度:

百度“apollo”计划可能落空

这让车评君想起了摔跤比赛。随着“apollo”计划的放出,看起来百度已经将谷歌压在了身下。然而,仅仅在25天之后,剧情瞬间翻转,谷歌再次骑到了百度身上。

首先,iot101君想说,百度的开源策略与谷歌瞄准出行应用的策略本就是两个方向。

可以说,25天前,百度并不能凭借一项“Apollo”雄心计划的发布就一跃而居谷歌头上,而此次谷歌搭档Lyft,也没将百度秒成渣渣。

在两大工程都刚开始的当下,孰胜孰败不好说,战略再完美,巨头腕再大也要看具体执行,百度无人驾驶技术平台开源的推进力度,以及谷歌能否解决无人车上路的终极技术问题,还有与Lyft能否达成稳定双赢的商业模式。

其次,iot101君也不敢苟同作者捧高踩低的胜败论。

尤其对于Uber和通用汽车,那引经据典的排场,真是酣畅淋漓。一边是“气焰将熄(其实并没有)”的Uber,从与谷歌在人才和技术专利方面的官司一路说到与Lyft在北美的正面竞争,Uber一副哭晕在厕所的loser形象就这样跃然纸上。一边是通用汽车,作者列举了其对Lyft雪中送炭的F轮5亿美元及400辆雪佛兰支持测试无人驾驶共享而如今遭遇“背叛”的戚戚然,还惋惜于通用汽车10亿重金收购无人驾驶初创公司Cruise Autonation,并认为,敢在无人驾驶技术上与谷歌“为敌”这一战略性失误简直必死无疑。这一桩桩一件件加起来30亿刀,算是打水漂啦。啊,真惨!

iot101君看完之后不禁泪目,这一定是个被无人驾驶耽误的都市情感小说家啊...

不可否认,这个世界是2/8分布的,无人驾驶领域也难逃客观规律,经历了热热闹闹的几人起跑、千人跟跑、万人观望的阶段,无人驾驶也必将进入淘汰赛,最终可能只有少数几家无人驾驶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这都可能,然而,在谈论这些之前,请先将无人驾驶产业链分分层,再将无人驾驶进度排排表,我们真的要不加区分无人驾驶技术与整车制造或者其他诸如通信服务、动力技术、软件服务的类别,而将多个维度的参与者强行塞到一个赛道上来对标么?

by the way,如今真的到了一眼就能看出最后赢家的押注阶段了吗?谷歌已经稳操胜券了吗?

诚然,谷歌拥有明显的起跑优势,其在测试公里数的卓越成果、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积累更是为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与改进过程加码,因此无人驾驶技术研发门槛非但不会降低,反会逐渐抬高,留给后来者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技术第一批起跑的玩家除了谷歌,还有特斯拉、Uber等,百度、通用虽晚但进展也不俗。并且在今年年初,市场研究机构Navigant给出的一份“无人车综合排名”的榜单里,谷歌也并非独占鳌头,福特才是第一好吗。

且不论这份排名权不权威、全部全面,至少说明了一点:无人驾驶这个多项物联网技术和汽车电子科技的集大成者,它是不是一个面,甚至不是一个立体,它是多维的。而每一个维度,都有可能单独拎出打造无人驾驶的爆款催化剂。

无论是百度的Apollo还是谷歌嫁接Lyft共享出行,都是在实践无人驾驶技术落地的一种探索,胜败尚未定论就满大街嚷嚷着自己是王者荣耀了,这样真的好吗...不怕被打脸么...

另外,夸自己就算了,还顺带给友商一棒子打死,实在是年少气盛啊。无人驾驶的多维度就决定了其演进路线也可以有不同思路。无人驾驶领域的两大阵营传统车企&科技企业在这个问题上早已争论多年,然而市场最终的选择实则需要两方的共同尝试、融合,谷歌可以找整车伙伴FAC,通用就不能收购Cruise么?

目前两者相争,谷歌明显技高一筹,通用仍代表了一批传统车企拥抱无人驾驶甚至自主研发的野心,其对行业的贡献绝不是“技不如人”就可以被抹灭的。同样的,Uber也在无人车路测中为行业积累了经验,并在无人驾驶政策方面有很大的推动,这些都是回绝上述“赞(di)美(hui)”的理由。

此外,车评君在论证谷歌与Lyft整个合作的美好前景的过程中,多处使用强!逻!辑!判断句。然而,它们的逻辑,实在是轻薄得经不起推敲。如:

拥有了Lyft就像当初的Android拥有了HTC,完全打开了智能手机市场。只要能够将Lyft扶持起来,谷歌将会拥有整个共享出行市场。

不要把Uber、特斯拉当空气好吗。退一步将,谷歌就是上天了,在中国领空也要问一声百度答不答应。

谷歌waymo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成熟度最高,已具备了量产能力。

百度的当务之急是,整合一家核心整车制造商,迅速解决无人驾驶汽车的规模制造问题。

精明如百度,自然清楚与谷歌的差距。纵有不懈的努力,百度相比也从未拿谷歌作为对标,或说对手。借助无人驾驶多维度,两者的差异化优势,将来非但不竞争,错位合作也是就可能的。因此,百度的当务之急是,不盲从谷歌的发展策略,走出一条以开源为基础,构建中国无人驾驶大生态的特色之路。

但不管是百度还是谷歌,在当初级阶段,最终极的问题仍然是技术难题,解决了超过人类5到10的安全问题,再谈量产和政策and so on吧。

任何一个领域当有大量的资本汹涌而入时,产业被快速催熟的概率将会大幅度提升。耳熟能详的领域包括,打车O2O,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新能源汽车,接下来就是无人驾驶。

拜托,前几个例子被资本快速催熟的道理在于它们缺少的只是从技术到落地的普及经费,并且借着共享经济的春风切中了大众消费者的刚需,所以烧钱有用。然而,无人驾驶当前最大的难题,再赘述一边,是技术难题!!而且从刚需角度来讲,与共享打车、共享单车也没法比。因此,也许从业者对无人驾驶上路乃至变现的迫切需求刻不容缓,然而无人驾驶车辆上路,这件关乎人身安全、交通模式乃至政策体制的事,却必须按部就班、刻不容“急”!

这让iot101君不禁想起单纯美好的小学时期,竟然为了今后到底上清华还是上北大纠结的睡不着觉。事实证明,too young too naive!年轻人,别总想搞个大新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