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Xively被“贱卖”谷歌,“望穿”物联网平台的终局!

 物联网智库 2020-09-23


作者:物女王(彭昭)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   【导读】   ------

Xively这个名字,有些人觉得陌生,有些人觉得怀念,它真真是检验IoT圈里的“代沟”本沟。就像“海鸥牌照相机”之于70后,“燕舞牌音响”之于80后一样。回顾Xively的发展历程,品评其中的得失,也许能够昭示物联网平台们今后的终局。

|物女心经专栏|写的第063篇文章。


本周,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再次映入视野:Xively。彻底销声匿迹接近两年的Xively这次恐怕是最后一次回归大众视野,上次回归是“被收购”,再次回归,Xively仍然是 “被收购”了,这次的买家是Google。

2月18日,Google宣布他们已经与LogMeIn公司签署了收购Xively的协议,收购价格为5000万美元。Google表示,希望这次收购是一个跳板,借此打入日益增长的IoT市场,增加GoogleIoT平台的产品组合。

Xively这个名字,有些人觉得陌生,有些人觉得怀念,它真真是检验IoT圈里的“代沟”本沟。就像“海鸥牌照相机”之于70后,“燕舞牌音响”之于80后一样,研究Xively平台和学习它的使用方法几乎曾经是物联网人的必修课,在Arduino与云平台的连接操作说明、典型物联网平台简介、智能家居产品DIY方法等工具书中都能从Xively的身世中搜寻到。

作为第一批可以让所有人平等的、便捷的、公开的发现并使用智能设备的物联网平台之一,Xively绝对是新手入门的范本,在其光辉时刻号称已连入了2.5亿智能设备。Xively及其曾用名Pachube、Cosm也因此成为足以载入物联网发展史册的标志性名称。

风光不复,无论是从Xively的初心,希望成为最具通用性的物联网平台这一志向来看,还是从7年前LogMeIn公司以1500万美元将其并入麾下的收购金额来看,承载了太多梦想、初心等一系列情怀的Xively基本上是被贱卖了。

回顾Xively的发展历程,品评其中的得失,也许能够昭示物联网平台们今后的终局。

物联网万亿市场是“梦想”还是“空想”:一步之差,命运迥然

Xively的历史并不复杂,只是有些坎坷。

  • 它的前身Pachube(发音为“patchbay”)于2007年由一名英国建筑设计师UsmanHaque在伦敦创建。这是一个在传感器数据方面独立公开的物联网平台,成立之初便已小有名气,并在2009和2010连续被外媒评选为10大物联网公司之一。

  • 2011年3月,日本发生大规模海啸,致使几座核反应堆陷入瘫痪。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在政府无力提供相关实时信息的情况下,工程师们利用当时的不二之选——Pachube物联网平台记录和分享周边地区的辐射量,以了解真实的辐射水平。

  • 2011年7月,Pachube被上市公司LogMeIn以1500万美元收购,随后更名为Cosm,试图让服务更加大众化,使用更加简单。

  • 2013年5月,Cosm最终更名为Xively,平台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多个环境之间的远程互动,包括虚拟的数据互动和实体的设备互动。至于更名为Xively的原因,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为了突出平台服务的创新性,Xively包括了“lively”和“X”。lively代表接入平台的物体,不仅是活着的Alive,还是活跃的Lively,X则表明一种新型的互联连接的对象。

  • 在2013年更名之后,Xively希望通过它的物联网PaaS平台,连接所有物理环境的事物,将物理世界和网络世界合二为一,并先后与ARM、ElectricImp、Salesforce等公司合作,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系列简便易用的开发库和服务组件。

  • 2014年9月,Xively出现管理者集体离职的情况,Pachube创立之初位于伦敦的办公室也被关闭。

  • 2016年下半年,Xively陆续发布了一些新晋客户消息,其后几乎再无实质性进展,淡出了物联网圈。

纵观Xively的发展,大致可以被划分为3个阶段:由发起人UsmanHaque主导的Xively初始阶段,被LogMeIn并购之后Xively与LogMeIn的“基因”磨合阶段,以及Xively管理者集体离职之后由LogMeIn主导的发展阶段

在第一阶段,2007年创立Xively的UsmanHaque是一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建筑设计师,他创立Xively的灵感之源,来自荷兰建筑师ConstantNieuwenhuys在1956年提出的一个有远见的梦想社会New Babylon(新巴比伦)。

NewBabylon由一个隐藏在地下的大型自动化机器,及地面上架空的悬浮式供人居住的空间共同构成。这个空间如同网状迷宫般,扩展延伸到整个地球表面,形成一个巨大的建筑空间。住在其中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对于空间感知的改变,而重新界定所居住部分的每处微形空间。NewBabylon并非出于实用主义解决未来城市问题的角度,而更像是将人们变成建筑空间中的玩家,操作这个永无止境的城市。

由于受到New Babylon的影响,Xively从一开始就不把自己的视野仅仅局限于智能设备本身(如传感器、执行器等),而更多关注通过物联网方式连接的本体(如建筑物、汽车、桌椅等)和容纳各种本体的“生态环境”。由于网络的可扩展性远远高于单个嵌入式设备,Xively的愿景是希望快速感知所有物理环境中的事物,从而影响整个生态。

UsmanHaque为Xively设立的愿景非常宏大,借助强大的宣传攻势,早期Xively利用开源项目,吸引了一批技术爱好者共同完善平台。但由于Xively团队自身的技术和商业能力的限制,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无法将技术爱好者转化为稳固的商业用户基础、缺乏丰富的自有或者第三方应用、接入操作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等。

在第二个阶段,2011年看中Xively无限潜力的LogMeIn,是一家提供各种各样的远程访问解决方案的软件制造商。其核心产品LogMeIn是一款基于Web的安全可靠的远程接入软件,可以让用户在任何一个可以上网的电脑上控制家中或者办公室的PC。

在被LogMeIn收购之后,Xively的技术团队被扩充了3倍,并与物联网领域的硬件企业和互补平台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致力于降低Xively的准入门槛并丰富平台之上的应用产品组合。

但在LogMeIn手中“面目全非”的Xively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吐槽:

  • “由于Xively坑爹的页面设计,很多开发者放弃使用Xively,而选择以thingspeak替代。”

  • “Xively取消了主页面,所以我们必须单击查看每个图表数据,这真是一个痛苦的选择,我们会看到密密麻麻的浏览器窗口,同时另外还有更蛋疼的问题,可能点了好几下,打开的都是相同的页面。”

  • “Xively,你为什么要拿一半的页面来展示不相干的日志、API关键字和帮助信息?你到底想要给我们看什么?我们想要看到的数据图表为什么给我藏到角落里?”

  • “Xively,你似乎不能够提供查看一个时间段内的图表数据的功能,不能看一天的数据,不能看一周的数据,也不能看一个月的数据。好吧,如果你告诉我们,你提供了不可选择的前6个小时内数据,也算是提供了一段时间内数据查询的话,那么我们也只能认了。”

LogMeIn显然不是适合Xively生长的土壤,Xively在技术、资金、品牌等诸多方面的制约瓶颈逐渐暴露。可以想象,随着用户基数的扩大,云平台的运营难度并不是线性增长,而是呈指数或以更复杂的规律增长。凭借Xively与LogMeIn之力,承载如此巨大的用户基数本身就难度不小,何况还需考虑开放平台开发、数据维护、系统管理、状态服务等多项功能,更是捉襟见肘。

在第三个阶段,2014年Xively原先的发起人UsmanHaque创立了新的物联网公司Umbrellium,大量高管也从Xively离职,但LogMeIn仍旧挣扎着继续推进Xively的商业化。

对于商用智能设备,Xively根据需求收取$999到$39,000不等的年度服务费用。虽然Xively宣称联网设备已达数亿量级,但从实际营收来看,尚未摆脱“雷声大雨点小”的变现困境。

如今,Google从LogMeIn手中收购了Xively,有了Google强大的资金、品牌和用户优势加持,希望Xively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事实上具有真正意义的通用物联网平台。

就在Xively发展历经“踟躇”之际,大量“后辈”物联网平台持续成长并实现超越。

国外专心致志立足工业物联网领域的PTC,在收购了物联网平台ThingWorx和Axeda之后,发展得顺风顺水。SAP、Bosch等“传统企业”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参与角逐。

国内与Xively类似的Yeelink,在快速试错之后转而从智能终端入手,专注智能照明这一垂直市场,并最终搭上了小米生态的快车。机智云也已将平台版本更新到5.0,助力企业大数据分析和AI决策。

Xively被Google并购,2018年物联网平台市场“洗牌”大战一触即发

在这个偌大的物联网发展空间中,大多数企业的思路愈发趋于一致,核心是基于平台打造物联网的生态。在物联网平台发展初期,任何一家企业都声称自己正在打造具备某类功能的物联网平台,甚或是全功能平台。然而,这一“趋之若鹜”的同质化,导致平台大多仅在基础能力上或有所建树,但是缺少定制化和特色服务,无法有效解决行业痛点。

此前的文章中我曾经提到,2018年将是物联网平台的“洗牌”之年,今年开年便发生的Xively被并购事件,似乎也预示着物联网平台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物联网平台的价值进一步被BAT等互联网巨头认可

可以说Xively被Google收购是一个不错的归宿,作为一家将IoT列入重要发展领域的互联网巨头,Google拥有大量企业客户,又具备品牌效应和行业影响力,它对于任何物联网平台的支持,无疑都可以助其解决资金、技术、用户等核心瓶颈。

无独有偶,国内的新闻事件也印证了BAT巨头对物联网平台的关注。今年2月,知名物联网平台企业BroadLink宣布完成D轮3.43亿人民币融资,百度参与跟投并发布对于DuerOS系统的最新发展规划:DuerOS将赋能IoT产业,让智能设备更快走入更多家庭。

BAT对物联网平台的深度参与和彼此携手,凸显了物联网平台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物联网平台也成为了意在物联网领域有所作为的大型企业的必争之地。恰似巨头“游乐场”的物联网平台,马太效应正在形成。根据统计,由大型企业建设的物联网平台,年增长率普遍超过50%,高于市场的平均值。

“被并购”成为物联网平台初创公司的务实出路

根据不同研究机构的相似预测显示,到2020年物联网平台的市场价值将达到2000-2500亿美元,未来5年的年增长率介于25%到40%之间。全球物联网平台企业数量已疯长到超过450家,其中IoT初创公司占比32%,大型企业级软件及服务公司占比22%,工业方案提供商占比18%,互联网及通讯运营商则占据该市场的剩余份额。

最近几年围绕物联网平台的并购活动愈发频繁。亚马逊的AWS买了2lemetry、Autodesk收购了SeeControl、微软收购了Solair、SierraWireless也收购了3家公司来打通物联网价值链。

根据IoT Analytics的分析,围绕物联网平台展开的并购交易持续升温。仅2016年就发生了17宗平台收购交易,这是首次在数量上超过物联网平台初创公司的增量。在被披露的6宗收购案中,交易额达到了110亿美元。大部分收购都是由在物联网领域有着重大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发起,这些大公司又刚好缺乏自建物联网平台的能力,因此其并购逻辑再简单不过:互补,双赢,各取所需。

2018年物联网平台将经历首次“洗牌”

从整体性历程来看,物联网平台从2012年到2015年经历了市场垦荒阶段,2016年到2017年经历了野蛮生长阶段,在步入成熟发展阶段之前,2018年可能会迎来针对物联网平台的价值验证和调整洗牌阶段。

  • 在市场垦荒阶段,物联网平台首先完成的是市场教育,平台型企业不计成本的大量投资,以便促进对智能硬件开发者的培育,IoT云平台企业自身也在这一阶段的早期完成了技术储备。

  • 在野蛮生长阶段,各种类型的物联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长出,不仅有通用型物联网平台,也有一部分定位于垂直行业的平台企业。在这个阶段,智能设备的接入数量达到千万量级,推进了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渗透。

  • 在2018年,物联网平台的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数亿量级,一旦突破这一数量阈值,才真正到了考验物联网平台承载力的时刻。

虽然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把自己的系统称作物联网平台,但是技术架构和真实内涵却千差万别。物联网平台彼此的竞争,也正在从单纯的功能战升级为全面的生态战。目前无论是巨头投入巨资打造的平台,还是初创公司稳步成长形成的平台,都处于“幼苗”阶段,虽然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但尚未迈过盈亏平衡这道坎儿。

欠缺造血能力的Xively被Google并购之后的走势如何,也将揭示物联网平台的未来方向,不妨拭目以待。

看到这里,或许你想更多得了解物联网平台的发展脉络和企业图谱。在2018年伊始,物联网智库将一年一度发布的IoT静态图谱升级成了持续更新的物联网产业全景动态图谱2.0,持续追踪物联网平台的最新进展便是其中的重要版块之一。

此处,资料已经备齐,随时供你查阅/实时补充:

物联网全景动态图谱2.0|PaaS物联网平台汇总(上篇)

物联网全景动态图谱2.0|PaaS物联网平台汇总(中篇)

物联网全景动态图谱2.0|PaaS物联网平台汇总(下篇)


如果喜欢该栏目,扫码请女王姐姐喝咖啡,小编会把咖啡款如数转给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