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WC上发布了一款能在家中体验5G的神器,但是都被大家忽略了!

 物联网智库 2020-09-23

作者:赵小飞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5G商用初期,需要更多的用例场景来给用户形成示范,当5G网络建设还不足以支持在移动场景下让用户体验5G极速网络时,CPE或许能让人们更早体验到5G,同时也给未来5G时代的智慧家庭和边缘计算提供合适的载体。

2019年巴展落下帷幕,4天展会中给大众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多个厂商5G手机的发布,让老百姓多年来只停留在脑海中的概念有了触手可及的载体。当然,手机是未来5G产业链中最容易上规模的终端,而同期发布的其他5G类终端则显得相对低调,例如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设备,可能是因为大众接触非常少的缘故。在5G商用初期,需要更多的用例场景来给用户形成示范,当5G网络建设还不足以支持在移动场景下让用户体验5G极速网络时,CPE或许能让人们更早体验到5G,同时也给未来5G时代的智慧家庭和边缘计算提供合适的载体。

率先在家中体验5G:固定无线接入的入口

在MWC上,同折叠屏5G手机同时发布的5G终端还有5G CPE Pro,显然这一终端并未受到媒体热捧。这款商用级别的终端产品,可以提供5G转WiFi高速信号,支持家庭多终端设备智能接入,也适合移动办公、公共场所轻松上网等。从5G广阔的业务来看,固定无线接入(FWA)是产业界已经成熟的模式且在5G时代会继续延续,而CPE终端可以说是固定无线接入的核心入口。CPE充当5G基站和家庭之间的一个网关,接收室外5G信号转化成WiFi,并收集连接到该网关的WiFi设备信息,5G网络回传。

在5G网络部署还未达到广覆盖时,使用5G手机并不能体验到5G业务的连续性;而固定无线接入则不一样,在已有5G部署的场所通过CPE来部署FWA业务,由于终端是固定的,用户能够体验到业务连续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CPE的协助,固定无线接入或许能更快速落地,使人们率先体验到5G的速度。

笔者曾在《被忽视的5G时代的“秘密武器”,或将打破市场垄断格局》一文中对固定无线接入(FWA)进行初步研究,相对于有线宽带,固定无线接入对于农村偏远地区、宽带入户难的小区和商业楼宇等场所给用户多一个选择性。根据新的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5G固定无线接入市场收益预计约3.69亿美元,到2026年将跃升至463.66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97.47%。

固定无线接入也有多种名称,华为推出的WTTx(无线家庭宽带)也是固定无线宽带另一种称呼。早在2017年,华为运营商BG总裁丁耘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在5G业务爆发前,WTTx是持续构建5G新商业所需的端到端新能力的切入点。

插播一个活动,欢迎前来交流

实际上,WTTx业务已有广泛的基础,从全球范围来看,在过去的5年内,已有124个国家230家运营商部署了WTTx业务,为7500万家庭、中小企业、学校及医院提供了固定无线宽带连接服务。而WTTx用户会有更高的ARPU值和更高的DoU,业务高并发于晚上且用户位置长期固定。因此,在这些业务特征基础上,运营商逐步构建了目标区域规划、网络评估建设、业务上市、运营维护等端到端新能力,积累了无线家庭宽带运营的经验。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固定无线接入业务是可以快速给其带来5G时代的体验,因为主要发生在固定场所,只要有5G基站的部署,通过CPE即可快速部署固定无线接入网络。今年1月25日,中国联通打造的全国首个5G无线家庭宽带示范社区正式落地成都市成华区东方明珠花园小区,这一示范项目就是通过5G CPE将5G蜂窝网络信号转为WiFi信号,用户进入小区后可连上5G的WiFi网络,现场实测速率高达400Mbps。

在5G预商用阶段,探索更多的示范用例很有意义,类似固定无线接入的示范或许更容易、快速给大众形成市场教育,让人们在家里体验到5G。

不仅仅是接入,还有智慧家庭和边缘计算

过去几年,由于家庭宽带的激烈竞争和资费下降,各家运营商纷纷推出其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来增加家庭客户的粘性并增加收入。虽然持续推出各类智慧家庭的硬件,不过,作为连接见长的电信运营商,家庭网关设备可以说是建设智慧家庭生态的重要入口。在本次巴展上华为发布的5G CPE Pro就支持其智慧家庭HiLink协议,可以为智慧家庭中所有WiFi类设备提供更好的连接服务。

在GSMA最新发布的《eSIM在中国》报告中显示,2015年基于运营商授权频谱的物联网连接数占总连接数的6%,到2025年这一比例上升至14%,而大量的连接依然是通过非蜂窝网络,这其中WiFi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而在智慧家庭中,WiFi更是由于普及率高占据先发优势。

因此,在未来智慧家庭生态中,采用固定无线接入业务的家庭里CPE可能成为智慧家庭设备数据汇聚的中枢,通过在CPE中集成各类协议,打通智慧家庭所有设备的接入壁垒。

另一方面,CPE这类设备也可能承载边缘计算的功能。由于CPE能够给用户构建一个局域网络,由于保密性的要求和减轻对回传带宽的压力,边缘计算功能可以下沉至CPE终端处。在MWC期间,中国移动联合业界多家厂商发起了边缘计算“Pioneer 300”先锋行动,传递这一全球最大运营商边缘计算推动的目标策略。

在边缘计算的部署位置方面,中国移动认为结合运营商端到端基础资源建设及业务发展的特征,从物理部署位置来看,边缘计算节点大致可分为网络侧和现场级边缘计算两大类。网络侧边缘计算部署于地市及更低位置的机房中,大多以卫星数据中心形式存在,而现场级边缘计算则部署于运营商网络的接入点,这些节点一般位于用户属地,是用户业务接入运营商网络的第一个节点,典型的设备形态为智能CPE设备。

当智慧家庭中枢和边缘计算发挥作用时,CPE不仅仅是一个5G网络接入的终端,而是构建5G典型用例的工具。

不是对有线的替代,而是给予用户选择性

CPE不是一个新的事物,在4G发展时期就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不过,CPE的普及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国内的使用率并不高,这也是大众对于CPE关注度远远小于手机的一个原因。

去年底,市场研究机构Ovum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全球CPE出货量会超过2亿台,而由运营商提供CPE的比例将逐渐上升。2亿台的CPE虽然相对于手机出货量小很多,但在家庭宽带领域也是一个不容小视的数字。

如前文所述,此前,固定无线接入在海外多个国家已广泛应用,有数千万用户,而我国仅在吉林、安徽等地发展了数十万农村用户,这中间有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笔者在一份中国移动某省公司网络部几年前出具的在农村发展CPE客户的建议中发现,彼时该公司发现CPE客户的资低于4G手机资费,而且由于不少农村4G手机用户数量较多,CPE在忙时可能对4G网络承载能力造成压力,在这一情况下需要对CPE用户进行限速,有限保证4G手机用户感知。

当然,随着5G的成熟,相应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笔者在《被忽视的5G时代的“秘密武器”,或将打破市场垄断格局》一文中提到,由于有线宽带在国内的普及率较高,固定无线接入无法替代有线,但是在城市中驻地网垄断和楼宇宽带垄断的场所中能给用户提供一个选择性来打破垄断,在偏远地区和农村也可能给运营商提供成本更低的宽带入户方式。在5G时代,CPE已不仅仅是原有接入方式的工具,还在智慧家庭生态、边缘计算节点中发挥重要作用。


重磅消息,看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