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论你爱还是不爱,智联网AIoT来了|挚物大会精彩演讲汇总【物女心经】

 物联网智库 2020-09-23


整理:物女王(彭昭)

来源:挚物·AIoT产业领袖峰会

物联网智库 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挚物大会中的很多观点和内容都属行业首次发布,值得回味。因此文中对大会实录进行了原汁原味的整理,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亚信科技董事长田溯宁,以及物女王彭昭的演讲精华。

这是我在【物女心经】专栏写的第138篇文章。

关注我行踪的朋友肯定知道,8月8日,物联网智库主办的首届千人规模“挚物·AIoT产业领袖峰会”(简称:挚物大会)盛大召开。

这是一场立足未来AIoT产业视角,以AIoT产业领航者和实践者为主角,探索AIoT未来赋能潜能的行业大会。在会上,我们重磅推出全新子品牌“挚物”,并顺势成立“挚物·AIoT产业研究院”,发布了与之相呼应的能力矩阵。

挚物大会中的很多观点和内容都属行业首次发布,值得回味。因此文中对大会实录进行了原汁原味的整理,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亚信科技董事长田溯宁,以及我的演讲精华。

会议PPT比例为32:9,点击图片可以显示清晰大图。

01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5G赋能AIoT,创新永远在路上

邬贺铨院士的演讲题目是《5G赋能AIoT》。

他谈到:5G的主要技术涉及各类终端、无线接入网、光纤传输承载网、网络虚拟化等。5G采用业务互联网化技术,离不开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5G主要的无线技术涉及密集组网、大规模天线,还需要较宽的频带,还有很长的改进之路。

如果将5G和4G进行对比,无论是宽带、速率,还是移动性、时延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5G的三大应用场景是增强移动宽带、高可靠低时延、广覆盖大连接。5G将从原来4G面向消费者的应用,扩展到面向产业应用。

传统的互联网中,初期网络不够稳定,无论是传感器数据、还是话音数据、还是视频数据,所有业务都被看成是IP包,以IP包为单位由路由器转发,但实际上这并不科学。

比如说对于视频类长的IP流切成小包来选路效率太低。如果把大业务量的传输比作搬家,IP包看作快递小哥,结果就是如果你想搬家,就得去请成百上千名快递小哥来帮你搬,你肯定不会这么做。

网络急需有在不同层次的多种转发单元,以适应不同规模的业务流。现在5G为了适应整个功能的多种变化,硬件层面采用白盒化通用的硬件,利用网络功能虚拟化,通过软件来定义网络的能力,通过软件升级容易增加功能。

大家认为,这样的方向很好,早该如此。但实际上,这对管理和智能提出了挑战。

传统的互联网是傻瓜型,不用区别什么业务,无论什么业务都是IP包,但现在的网络需要具有识别业务的能力,实现网络智能化。如果没有人工智能,5G也没办法实现网络功能的虚拟化。

我们刚才说了传统IP网络按无连接方式工作,不论前后的IP包是否属于同一次通信而独立选路,路径上的每一个路由器也逐包选路,效率不高。

现在我们希望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实现业务控制层和传送承载层分离。SDN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形成可弹性扩展即插即用的资源池,实现端到端选路,还可以绕开有安全风险的路由。这种软件定义的方式使得5G能够做到低时延、高可靠。

5G还需要实现业务切片。5G的应用场景很多,既需要支持500公里时速行驶的高铁,也需要支持80%左右的相对静止应用场合;5G既需要达到峰值20G,还需要能支持大量传输量为KB的传感器;5G既需要支持远程医疗等高可靠场景,还需要支持一些对可靠性要求不那么高的应用…

我们不能通过变化物理网络来支持这些不同的应用,而是通过同一个物理网络,利用逻辑上的切片,也就是通过组织专用的网络来适应多种应用场景,为不同业务搭配合适的网络。

5G将会非常强力的推进移动边缘计算。

为适应工业传感器、视频业务、VR/AR与车联网及远程医疗等应用的低时延要求,我们需要将这些业务的存储和内容分发下沉到边缘侧来处理。利用边缘计算可以过滤和压缩数据,节省核心网资源,成本仅为单独使用云计算的39%。

根据IDC预测,未来将有超过50%的数据在边缘侧处理,到2020年边缘计算的支出将占物联网基础设施总支出的18%。

也就是说,边缘计算将是物联网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什么业务是5G最热门的?

虽然说5G有三大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宽带、高可靠低时延、广覆盖大连接,但是现在谁也说不出来5G最热的是什么。

回想3G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微信。4G刚起来的时候,微信还不能做移动支付,也没有那么多视频。这些都是网络能力具备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在4G提速降费以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出来了。所有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是在移动互联网的能力先具备之后才产生的,所以现在我们没法说5G时代哪种东西最热,但是不等于说我们就不为未来5G业务的发展做准备。

怎么为5G做准备呢?

这是个不确定的情况。我们大家都有手机,假设大家手机都是一个型号,并不见得你们的手机能力都一样,因为每个人下载的APP不一样。5G也将会采用类似APP的方式来生成它的业务,这种APP是一种单元智能,将来当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组合多个APP促进新应用。这种APP可以是运营商定制的,也可以是第三方网络公司开发的,甚至是单个网民开发的,这种方式使得5G网络能够灵活的适应未来不确定性的业务。

另外,我们知道传统移动通信的协议是专用的,而5G决定全部采用互联网协议,让原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应用可以直接嫁接到5G,给5G带来极大的业务灵活性。当然这种方式有一定的风险,原来运营商的协议是专用的,运营商网络的业务能力也是封闭的,现在把它都开放,就容易产生网络安全问题。

如果4G的安全措施照样用在5G上,那么5G肯定不够安全。可喜的是,相关组织正在加强5G的安全能力,现在我们不能说5G没有4G安全,当然也不能说5G就比4G更安全,这是一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问题,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无论如何,在安全问题上,在网络业务定义上,5G对开展AIoT智能物联网的应用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

5G将会引领物联网标准的发展。

大企业可能会使用非许可频率的LoRa来建内部物联网。对于大量中小企业,自建物联网不经济,NB-IoT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承载在公众通信网上的专用物联网。但有些场景NB-IoT还需要再做改进,比如传感器是固定位置,而工业应用的工件和机器人及网联车的传感器是移动的;NB-IoT业务带宽只有20kbps和250kbps两种,需要增加更多选择;另外还可能需要具有与人对话的物联网模块。这就需要新增 eMTC (1Mbps,支持移动与对话)和mMTC (160 bps,大连接)的窄带物联网标准。

3GPP通过仿真向ITU提交报告,说明在LTE和未来5G频段工作的NB-IoT和eMTC能满足5G的连接密度要求,因此NB-IoT和eMTC可纳入5G低功耗广域网(LPWAN)物联网标准。

我们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走到物联网、泛在物联网,我们现在走到智能物联网,实际上AIoT=AI+IoT,它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到物联网上面,推动万物智联。

IoT标准主要解决数据传输技术,而AIoT关注新的IoT应用形态,更强调的是服务,特别是面向物联网的后端处理及应用。因此AIoT我们不一定把它看成是一种技术,而更应该把它看成一种服务,AIoT着重强调的是后端。

AI与IoT相辅相成,IoT为人工智能提供深度学习所需的海量数据养料,而其场景化互联更为AI的快速落地提供了基础;AI将连接后产生的海量数据经分析、决策转换为价值,反过来指导IoT的正确应用和效率提升。

AIoT和5G是什么关系?

5G的增强移动宽带、高可靠低时延和广覆盖大连接特性及与边缘计算的结合,使得AI与IoT融为一体。5G帮助IoT连接AI体现它的价值,5G帮助AI让它落地跟IoT结合,使它真正产生效果,所以5G对推进智联网AIoT发挥了很重要的赋能作用。

智联网AIoT的应用场景包含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和各种智能产业。

根据IDC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AI系统将为家电企业带来超过470亿美元的收入,成为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风口。5G和边缘计算能更好的支撑家电升级,推进AIoT的智能应用。

智能城市也是AIoT的应用场景。深圳一家公司将AIoT用到人口管理领域,通过模型构建了盗窃嫌疑预警、重点跟踪人员预警、吸毒人员移动预警、容留吸毒嫌疑预警、实有人口未登记预警、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异动预警等智能预警模型。

重庆某公司把城市按社区、建筑、医院、交通、健身房、学校、机场、酒店等划分为不同场景,部署传感器与智能设备采集更多城市“末梢”数据,重点是楼宇的能源管理和社区智能化管理,采用平台化战略,将生态伙伴的技术、产品、服务整合入系统,为政府、企业级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产业链的智能化更是当前所需要的。

产业数字化需要将厂内设备联网,但原有车间内难于布放光纤,希望使用无线联网。WiFi等现有无线技术因扩展性、低速率和抗干扰等问题,使得其在工业领域利用率仅为6%。在这种情况下,5G非常适应工业互联网的要求,它具备的可扩展、高可靠、抗干扰等性能,可以在工厂中被很好的应用。

5G可以用在企业外网或企业内网,后者又分为基于5G公网与基于5G专网两种。公网针对人的应用,TDD的下行较上行时隙多;而产业智联网应用则相反,上行较下行时隙多,因此用5G专网作为企业内网更合适,而且内网安全性优于外网。

例如,商飞公司用8K高清摄像头扫描飞机蒙皮铆接质量,通过5G宽带快速连接企业的云平台,显著提升效率与检测质量。商飞还利用5G的低时延同步两个摄像头,将从两侧获取的视频合成飞机精确的3D视像。

机器视觉也是产业智联网的重要应用。数据显示,中国每天在产线上进行目视检查的工人超过350万,其中仅3C行业就超过了150万人。但人工检测准确度不高。机器视觉需要借助边缘计算与中心云的大规模AI比对分析能力,5G为云连接提供宽带和快速通道。

举例来讲,华星光电公司与腾讯合作,对面板海量图片进行快速学习与训练,建立高精度模型,实现机器自主质检,分类识别准确率88.9%,节省人力60%。清华大学与英业达集团合作,利用机器视觉发现PCB板故障近14%,每年效益近亿元。

AIoT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包括硬件/终端、通信、平台服务和软件集成等。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软件和集成应用的占比最高,而且AIoT还会把这个环节的占比继续增强。

以华为为例,AIoT在产业链上更强调AI芯片与AI能力开发平台:

  • 华为专门为物联网开发了鸿蒙操作系统;

  • AI芯片昇腾310,每个AI Core可在一个时钟周期完成4096次MAC运算,半精度运算能力8TFLOPS,整数精度16TOPS,集成张量、矢量和标量多种计算单元,支持训练与推理数据精度,最大功耗仅为8W;

  • MindSpore开发框架,支持端、边、云独立的和协同的统一训练和推理,可以帮助IoT开发者解决开发兼容问题;

  • 在应用端ModelArts等开发工具;

  • 面向终端设备有HiAI开发平台。

智联网AIoT将会历经3个发展阶段。

1.单机智能阶段:单机系统需要精确感知、识别、理解用户的各类指令,如语音、手势等,并正确决策、执行和反馈。而这个过程中设备与设备之间是不发生相互联系。

2.互联智能阶段:采用集中的云或边缘计算控制多个终端(感知器)的模式,构成互联的产品矩阵,打破了单机智能的孤岛效应,对智能化体验场景进行了不断升级和优化。当用户晚上在卧室对着空调说出“睡眠模式”时,客厅的电视、音箱,以及窗帘、灯等都自动进入关闭状态。

3.主动智能阶段:智能系统根据用户行为偏好、用户画像、环境等各类信息,自我学习、主动提供适用于用户的服务。例如清晨伴随着光线的变化,窗帘自动缓缓开启,音箱传来悦耳的起床音乐,空调调整到适应白天的温度。

目前对于智能家居,AIoT基本还处于单机智能阶段;对于智能产业,AIoT已经进入到互联智能阶段。

AIoT发展还面临很多的挑战,包括算力、算法、平台兼容性、安全性等诸多方面。未来AIoT的发展,仍然需要标准化推动,企业间合作提升兼容性,需要威胁情报共享,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综上所述,总结如下:

  • AIoT是IoT的发展方向,IoT需要AI来提升其价值。

  • 5G是连接AI与IoT的桥梁,其高带宽、高可靠低时延、大连接开拓了AIoT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 埃森哲预计,到2030年,工业物联网能够为全球经济带来14.2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

  • AIoT本身也是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为51亿美元,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6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

  • AIoT目前仅是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面临重大挑战,创新永远在路上。

02

物联网智库创始人 彭昭

智联网时代,过去的成功经验不再有效

我的演讲题目是《挚物·AIoT产业展望》。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看清当下的现状,在这里我用几组冰山图来表示。冰山之上是可见的部分,冰山之下是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我们不妨按下“快进键”来看各个冰山。

第一组,冰山之上,独角兽的数量激增,冰山之下,传统行业面临窘境。

左边是现在的独角兽们他们达到10亿美元市值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新生的公司快速成熟,甚至变得“油腻”。

右边是曾经的独角兽们他们的现状。两个柱形分别代表收入和运营成本,曲线是利润率。上图右侧是沃达丰的数据,显示了她接近过去10年的发展历程。

以及代表零售业的沃尔玛、代表汽车的福特,和代表互联网的网易,他们的数据。

你也看出问题来了,对吧?他们的利润率都在逐年下降。背后蕴含的危险信号是运营成本增速超过收入增速,他们几家公司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巴菲特在1990年曾说,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高速增长一定是自我毁灭的。高速增长最终将打造出高速增长自己的制动器。

第二组,冰上之上,摩尔定律逐步见顶,冰山之下,反摩尔定律却无法停止。

冰山之上,我们过去的几十年都是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律在发展,但现在它的发展引擎似乎不足,某些领域在减速。

任何事情都有反面,冰山之下是反摩尔定律。它是说,如果你反过来看摩尔定律,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我们不妨看看过去20年的数据,现在电视机的价格相较于1998年,下跌97%,还有电子玩具、电脑、汽车这样的商品也出现了大量的降价。要知道倒车摄像头在汽车历史上还算是个新发明,但已经成了新车的标配。

了解了反摩尔定律,今后我们再看到NB-IoT的模块卖了白菜价,或者边缘的人工智能芯片打起价格战,是不是就可以相视一笑,不再惊讶了呢?

第三组,冰山之上,各项技术持续更新换代,冰山之下,它们面对质疑一路升级打怪。

左图在多种场合经常出现,显示了各种技术的持续迭代,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如果近看,各种技术的迭代过程其实是一地鸡毛。

最新的技术,比如智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都是这样的现状。比如,伪需求、概念炒作、割韭菜…这样的声音你有没有听到过?

在新技术发展的初期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率改善,导致很多人在两难境地纠结,新技术难以快速复制和推广。其实,每项新技术都会有一个缓慢增长期,这个期间是留给新技术试错的时间段,大量公司产生,大量公司消失。新技术完成从早期试用者到早期大众的转化,度过这个缓慢增长期之后,才会有快速增长。

那么面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办?

只有改变过程,才能改变结果。如果不能改变过程,就不能期盼会有不同的结果。具有前瞻意识的企业,正在用自己的实践,尝试用完全不同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也就造就了多项全新趋势。

为了解决利润率下滑的问题,很多公司反向思考目前的商业逻辑,所以第一个趋势是“逆流”。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是一对公司,沃尔玛和亚马逊。

沃尔玛等传统零售行业是先有物流,再有资金流,然后是信息流。通俗地说,就是先将用户可能购买的商品运输到店面,然后客户购买商品支付费用,信息系统记录交易情况并进行分析,为下一次商品的运输和调配提供支撑。

亚马逊的流程正好相反,先有信息流,再是资金流,最后是物流。也就是说,用户先在网上筛选商品,再通过网络支付费用,交易完成后商家完成物流配送。亚马逊不用雇佣大量低端的收银员,不用理会大卖场的商品摆放和安全问题,尤其不用将大量商品无效地搬来运去。

现在“逆流”正在从零售领域进入到制造业领域。信息和数据都在深入到制造业领域的人、机、料、法、环等等各个环节。信息流对制造企业的再造,是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再造,无论是研发、制造、物流还是服务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变革传统企业的商业规则和经营模式,试图形成消费者驱动制造工厂直接满足的生态。

信息流在制造领域的深入,还产生了二阶效应。我们在生产线上创造了一个从没见过的完整数字世界,很多的公司都在利用数字世界中的数字孪生做创新应用。

第二个趋势是“渗透”。

我们说摩尔定律在一些领域触顶,但当摩尔定律渗透到边缘计算时,没有减速反而在加速。边缘计算要实时性、低延迟,与数据中心的计算不同。但同时,它对算力的要求一点都不低。边缘的人工智能处理器是未来科技竞争的主战场,是一个制高点。

再看此前曾经提到的反摩尔定律,虽然它让IT产品的价格下降,很令人头疼,但实际上它会给我们带来成本方面的改善。

当成本按照摩尔定律变化时,规模经济被加速了。右边是数据中心行业全球第一份年度成本研究中的统计,它通过物理设备,IT资产,运营和能源成本4个主要因素分析。规模越大越划算,而且IT成本逐年降低。

我们仍旧以沃尔玛和亚马逊举例,他们还有一个显著差异,就是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比例不同。沃尔玛的主要成本是实体的卖场成本,是固定成本占绝大比例,而亚马逊的成本则是IT成本,属于可变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IT成本越来越低,而且这部分成本变得可以按需取用,规模经济性的优势更强。

第三个趋势是“解耦”。

康威定律是指,任何组织在设计一套系统时,所交付的设计方案在结构上都与该组织的沟通结构保持一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优化自己的组织架构,开发团队的架构,围绕新的团队重新构建应用,创建轻量级的应用。

而且我们发现一个公司对于应用和系统的理解越深刻,它能够触到的成长天花板就越高,发展空间就越大。

仍旧举个例子,应该如何理解什么是智联网的操作系统?你理解到什么样的深度?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思考,什么是人类的操作系统?什么是PC、手机的操作系统?人的操作系统是宗教,是法律,它触达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层层分发,层层下达。PC和手机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Linux、安卓、iOS。这些操作系统调度的是PC或者手机中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再来继续回答什么是智联网的操作系统。智联网的操作系统调度“物体”本身,因此它很可能将融合人类操作系统与PC时代操作系统的两种形态,智联网操作系统对“物体”的调度过程通过云、边、端,不同层级中不同设备的计算资源而实现。比如鸿蒙、AliOS Things、RT-thread、EcoStruxure、Mindsphere、WISE-PaaS…这些操作系统让应用之间、软件之间硬件之间的配合更加灵活,更加方便。

现在这种解耦的趋势正在从技术领域向企业和组织领域迁移,我们看到整个产业生态的架构正在重建,从以前的价值链,变成了价值网络。很多公司都在以快速“被集成”的心态融入到价值网络,希望组团去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逆流、渗透、解耦…还有很多很多趋势,当我们把这些碎片拼凑起来,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版图。

观察得越深入,一个公式就越明确。优秀的智联网公司都在遵循着一套公式,推进自己的战略规划,构建自己不同层面的能力和思维。

在企业层面,他们会思考产品选择什么技术,使用NB-IoT、LoRa还是ZETA?要不要着手跟进5G?要不要迁移到K8s?

他们还会评估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自己处于哪个相关产业集群,是工业互联网产业、泛在电力物联网、智慧城市,还是智能网联汽车?如何踩准行业的发展节奏。

在产业链中,他们还会思考“端、边、管、云、用”这几个环节,在哪里创造自身价值,如何进行定位,建立核心能力,构筑护城河。

因为有了这些思考,优秀的AIoT公司可以跳出框架,从外部视角更好的见自己、见生态、见资本,顺应潮流的大势,解决用户的真正痛点问题。

正因为看到每个AIoT企业都需要针对如上几个层次的关键能力,给出自己的解答,推演属于自己的发展公式,规划升级路径。因此,物联网智库也会做一次升级。

重点来了,为了配合智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智库创立子品牌“挚物”,成立“挚物·AIoT产业研究院”,并推出与之相应的企业服务能力矩阵。

我们宣布成立挚物·AIoT产业研究院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我们此前工作的延续。物联网智库诞生于2012年,如今已满7岁。在2015年我们经历了第一个关键节点,决定转型研究型媒体,从此之后的4年时间里,我们在多个方面成为首个吃螃蟹者,包括发布国内首份低功耗广域网络调研报告、国内首份二维视角的物联网产业图谱、配合国家级智库承担部委重大课题。

在这些工作基础上,我们顺势而为进入第2个关键节点,成立“挚物·AIoT产业研究院”。挚和智慧的智同音,但它拥有更深的内涵,挚意味着挖掘、握持;挚是商朝开国元勋、谋略家伊尹的名字;挚让我们彼此倾心,彼此携手。

挚物·AIoT产业研究院初期专注的领域,包括横向的5G、产业AI、区块链,垂直领域智慧地产、泛在电力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旨在通过研究报告、课题、政策咨询形式为业界提供服务。

如你所见,物联网正在全面升级到智联网,小米宣布100亿All in AIoT;华为、阿里等巨头纷纷将智联网作为主赛道;运营商们在建设5G的是否发现智联网和5G是一体两面,是一码事。

当前,智联网正在创造崭新的生态、数据、场景、应用,而且围绕智联网的投融资正在飞速的发展。上图的右侧列出了围绕智联网开展的最新投融资数据。阿里36亿投资千方科技、Salesforce花了157亿美元并购Tableau、苹果10亿收购英特尔基带业务…未来围绕智联网的布局仍将此起彼伏。

智联网的魅力在于,它将会重新分配产业链多个环节的价值与利润,通过构建软件、硬件、平台一体化的策略,不仅有利于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形成的协同效应还能增加利润回报。

在智联网时代,产品的销售还会真正形成闭环。过去的产品型公司,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会变成一个新型公司:万物运营商。

接下来,亚信科技董事长田溯宁会对智联网AIoT的商业模式如何突破旧格局、建立新范式进行解读。

03

亚信科技董事长 田溯宁

新技术的使命永远是:革新旧秩序,创造新价值

智联网的商业模式应该如何构建?亚信科技董事长田溯宁、镭场景实验室创始人暨CEO武军、万智生科技创始人暨CEO金亚东,专门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产业互联网场景革命三人谈”。

田溯宁在谈话中提到:“通信行业曾经有最好的商业模式,即为时间和距离付费。现在大家都在谈新技术革命,也就是旧秩序在被打破,新的价值在被创造。我认为智联网和过去所有的变革都不一样,它让人类对自己的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视野来观测。”

过去计算机只能记住片段的数据,在早期的数据库时代、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能够把很多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数据记录下来,但是自然界的客观数据实际上是很难被记录的。

在万物连接的时代,每座楼、每棵树、每个动物、每个物品都有了传感器。我们人类第一次对自己的世界有了全新视野的观测。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出发,我们就会看到这样的观测会有非常多的新场景出现。即便是我们过去的场景、过去的数据,也都有了新的观测角度。

面对万物智联的时代,新的商业模式应该是怎样的?

在我们向往5G带来的万物智联的新世界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想好怎么通过它来赚钱,而光想是没有用的,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

在过去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过各行业中各种各样的场景,武军和金亚东在演讲中简单分享了四个场景给大家:

  • 第一个是养殖行业的小猪被压的场景。每年中国市场约有1亿小猪因为被母猪挤压死亡,这已经变成养殖行业熟视无睹的问题,甚至被认为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常态化损失。而这样一个场景面对的至少是400亿元-500亿元规模的市场。

  • 第二个场景是国产玉米价格高,这一问题其实是反映了农产品成本高,这是中国农业之痛,主要原因是农业经营规模小而散,金融资本无法打通产业链。

  • 第三个场景是因为环境监测设备成本高、部署稀,导致大气质量不能被精准监测,模糊采集的数据又导致环保治理的一刀切,这样的治理效果可想而知。镭场景实验室就是为了挖掘、提炼、策划类似的物联网应用场景,设计场景运营模式,研发适用于场景的产品原型,致力于成为物联网场景的定义者和实践者,为产业物联网提供创新、创业的核心动力。

  • 第四个是能源行业的场景革命。万智生从能源行业入手,通过解决一个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能源抄表,开发了一套端管云合一的颠覆性创新产品,使能了一种数据驱动的新的运营商模式。

这些场景是有共性的,都是在行业内被长期忽视或者深埋在产业中的老问题,这给智联网的从业者们带来巨大的机会,每解决一个具体而微的场景,都有可能撬动一个蕴含巨大商业价值的市场。

----写在最后----

时间,它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会揭示你,揭示你的本来面目,揭示你的初心。

你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就越有耐心。贴身多年对产业的观察,让我们发现之前的成功经验在今后不一定管用,无论你爱还是不爱,智联网来了。我相信你我可以直面冰山之下的挑战,你我并肩可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在做着什么,只要你在做的事情和智联网发生关系,我们都会陪伴着你。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表白。

最后,很开心与你分享一条喜讯,我的新书《智联网·新思维》已经正式发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获取图书信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