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百载后,龙华聚首:观音和准圣无敌的孔宣,后来到底有没有遇见

 王事情 2020-09-23

所谓“龙华聚首”是指皈依佛门,但《封神》原著中并无这四字,你把书翻烂也是找不到的,所以这只是某版电视剧中的改编。但原著中孔宣的确通晓兴亡之理、玄奥之道,为何还要逆天而行助纣为虐呢?别说我们疑惑,连燃灯道人也很疑惑。不过,说穿了也很简单。

八百载后,龙华聚首:观音和准圣无敌的孔宣,后来到底有没有遇见

一、龙华聚首


2009年登陆过央视八套的《封神榜之武王伐纣》(我称之为刘德凯版封神)第八集中,吕岳用瘟丹感染了西岐一城居民,百万生灵面临灭顶之灾。趁你病要你命乃是混江湖的必备技能,于是殷郊命令孔宣率500商军,由金鸡岭直插西岐城下。此时姜子牙正率大军东征,闻讯急令黄飞虎坐镇军中,自领哪吒、杨戬救援西岐。

慈航真人——后入佛门成为观世音菩萨——先已在西岐救人,她教姜子牙撒豆成兵之术,幻化成军士守在城头。孔宣见城头戒备颇为深严,便命回师,慈航真人见状,在城头道:

“孔元帅,天地悠悠,八百载后,龙华聚首!”

孔宣淡淡一笑答:

“本帅岂能不知‘龙华会上再聚首’的玄奥,又岂能不识你这空城撒豆成兵之术?本帅今日故不识破你这空城计,不仅可活满城的军民,而且也救了本帅的五百儿郎,免得他们染上吕岳的瘟癀之疫。”

言罢勒马而走,留下一串冷笑。

八百载后,龙华聚首:观音和准圣无敌的孔宣,后来到底有没有遇见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对话并非出自原著,而是这版电视剧的自创。

何为龙华?

《西游记》中,孙悟空带着猪八戒去干牛魔王时,说过这么一句话:“行满超升极乐天,大家同赴龙华宴。”以龙华宴与极乐天相对,意思就不难理解了。我们知道只有西方号称极乐之地,那么很显然龙华会也是西方佛会,而且这么得仙界看重,肯定是仙界中有名且有数的盛会。

大家知道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吧?名副其实的三界第一盛会,而在民间就有不少人将龙华会与之相提并论,如北宋名道白玉蟾就有道情诗,“访求名师修正道,蟠桃会上赴龙华”。

综上,龙华聚首的含义就是成仙了道,进入仙界的核心圈子。

所以,这段情节完全可以理解成是慈航真人和孔宣唱的双簧,她说那句话的意思其实在提醒孔宣:大家毕竟以后要混一个圈子,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孔宣则基于对自己能力的自信——迟早能进入你们的高级圈子的自信,才在明明看透慈航的布置之后仍然心甘情愿被骗,毕竟要为以后成为好朋友打好基础嘛!

这里还是要给编剧点个赞,他们还是很有水平的。

当然,若论原著,孔宣的境界还要高一些。

八百载后,龙华聚首:观音和准圣无敌的孔宣,后来到底有没有遇见

二、打工仔

原著虽无龙华聚首,但也有类似桥段。

第70回,孔宣一顿狂刷,打得周营人马束手无策,连被吹上天的陆压道人也落荒而逃。此时燃灯道人出场,命撤去免战牌,要会一会孔宣。

两人有一番对话,有些意思。

孔宣说:“你是得道高人,道行高深,怎么也来惹这红尘之祸?”

由人及己,由己及人,孔宣既悯燃灯徒惹红尘,又岂会不知道自己正在红尘俗世中打滚?

燃灯说:“你既然知道我的厉害,为什么不马上投降?我们兴义兵讨伐残暴独夫,顺天应人,你为什么阻拦天意呢?”

是啊,为什么呢?

孔宣是天地间第一只孔雀得道,按《西游记》的说法应该是凤凰的儿子。而凤凰,就是凤鸣岐山的主角,代表了天意对周人的眷顾。孔宣助纣,就是在和他老妈公然唱反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背后的原因不出这几条:

1、孔宣叛逆

他可能正处在青春期,还是个叛逆小男孩,偷摸而决绝地离家出走,就算捡垃圾也誓不回头,所以他才会成为商朝总兵官,权位看上去很高,但对凤凰族这种生物而言,只怕真和捡垃圾差不多,勉强能活的样子。

2、凤凰变了

皇帝虽然金口玉言,但也经常反悔,说白了只要利益足够大,卖国都行,九姑娘赵构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凤凰这种大人物喜欢你就帮你造势(凤鸣岐山),讨厌你就毁灭你与你何干,考量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

3、背后还有大人物

这个最有可能。

孔宣绝对是封神中人气最高的角色之一,关于他最精准、流传最高的一句评价是“圣人之下第一”。但是这一切,无论再高的荣誉、再横绝的实力,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

他是打不过圣人的。

而且连圣人中最弱的准提道人都打不过。

圣人之下皆蝼蚁,准圣亦蝼蚁,两者只有一步之遥,却是天壤之别,穷极数万年光阴也未必能踏出这一步。

凤凰既未入“洪荒六圣”或“玉虚同盟(诛仙阵上四大佬)”之列,肯定不是圣人,那她就只能是准圣,可能确实比孔宣强很多但绝对比圣人弱不少,如此一来,这娘俩都要听命于人。

而孔宣既然身在纣营,自然跟截教站在了一起,那他背后站着的巨大阴影是谁还用说吗?

很明显,就是通天教主!

八百载后,龙华聚首:观音和准圣无敌的孔宣,后来到底有没有遇见

如果把通天比作老板,那孔宣只不过是个打工仔而已。虽然比较高级,但确实是打工的。

这就是孔宣实力已达准圣,还要在纣王旗下当个小小总兵官的原因。

金鸡岭上,孔宣对燃灯说的话已经委婉表达了自己何以助周,只不过燃灯没有听懂:

此是你等惑众之言,岂有天位已定,而反以叛逆为正之理?

顺天应人是公理,修道之士都是必须遵循的,如果不遵守也修炼不到那个地步。元始是圣人,通天也是圣人,谁也不比谁高明谁也不比谁差劲,他可以说,通天自然也可以说,你可以说,他也可以说,如果通天在惑众,元始当然也在惑众。再说了,殷商统治天下已六百年,难道正统不是天意,反而西岐叛逆才是天意吗?

因此,孔宣、凤凰族,包括截教在内,并不是无脑脑纣、故意要逆天而行,而是实实在在地认为自己是在替天行道、讨平叛逆。

是故阐、截之争,归根结底是道理之争。

八百载后,龙华聚首:观音和准圣无敌的孔宣,后来到底有没有遇见

​三、天下间拳头最大

并非看不起燃灯,然而金鸡岭上论道的确是他输了。

孔宣阐述自己的道理时,说了八个字“不遇知音,不发言语”,这句话非常有水平,说明他是把燃灯当成论道的对手来辩论的。

可燃灯呢,听完孔宣的话直接开骂了:

你这孽障!你自恃强梁,口出大言,毫无思忖,尚兀自逆天耶?

这就没意思了,大家正边涮火锅边开玩笑呢,你燃灯自己说不过人家就发飙把锅踢了是个么意思?

锅一踢,友好和谐的气氛被破坏,两人自然噼里啪啦开干。

这其实代表了一种危险的倾向,代表阐、截两教的人物根本不可能在一起愉快地玩耍,而只会以打架告终。

架好打,场不好收,反正非得把其中一方打趴下不可。

打不过,我就去请高手;金仙不好使,再请圣人;一个圣人不好使,再请四个。

其实阐教从来就没想好好讲道理,他们一直走的是拳头路线。

这就是所谓“功大欺理”。

也是世间的真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