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尾葵(拉丁名:Dypsis lutescens)和袖珍椰子(拉丁名:Chamaedorea elegans)同属棕榈科散尾葵属和袖珍椰子属植物,外形相似,非植物分类学和初入园林景观的苗木人很难说出散尾葵和袖珍椰子的区别。本文将从形态特,园林用途,生态习性,地区分布等方面,用最简单的图文方式给大家介绍一下散尾葵和袖珍椰子有什么不同。 散尾葵 袖珍椰子 形态特征的不同散尾葵形态特征 为丛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茎干光滑,无毛刺。叶丛生,平滑细长,线叶或披针形的叶子,清幽雅致,酷似热带椰子的树叶,同时茎和叶柄又有竹子般刚劲的风韵,叶尾向四面展开,舒展自如,雄伟别致,羽片状小叶呈亮绿色,细长的叶柄及茎干呈金黄色,观赏价值较高。 袖珍椰子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单生常绿矮生小灌木,茎干直立,不分枝,株形玲珑矮小,株高25~35厘米,盆栽高度一般不超过100厘米。叶片着生于枝干顶,羽状全裂。肉穗花序腋生,雌雄异株,雄花序直立,雌花序营养条件好时稍下垂,春季开花,浆果成熟时橙黄色。它与棕榈科椰子相比,最明显是特别矮小,故名袖珍椰子。袖珍椰子株态秀雅,耐阴性强,四季常绿,显得格外潇洒而又别有情趣,是优良的室内中小型盆栽观叶植物。 生态习性的不同散尾葵生态习性 散尾葵株形美,较喜阴,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季节必须保持盆土湿润和植株周围有适当的空气湿度。散尾葵怕冷,耐寒力差,露地在荫棚放置的盆栽散尾葵必须在9月下旬搬入室内,越冬期白天室温在25℃左右为好,夜间室温应保持在15℃以上,至少要保持在10℃以上,若长时期低于5℃,则要受到冻害。在越冬期间,还必须注意经常擦洗叶面或向叶面少量喷水,以清洗叶面,保持叶面清新而亮丽提高观赏效果。 袖珍椰子生态习性 袖珍椰子喜温湿环境,喜肥沃、疏松、团粒结构良好的土壤生长。生长适温为20~30℃,13℃进入休眠状态,越冬温度为10℃。盆栽可用腐叶土、泥炭土,或干塘泥、菜园土,加1/4粗河沙或煤渣粒,并加少量腐熟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混匀作基肥为培养土。幼苗小盆栽以3株为宜,中盆栽以5株为宜,上盆后淋定根水,并放置半阴荫棚培植,待新叶抽出后转入正常管理。4~10月生长期,每月施1~2次液肥或复合肥,肥料以腐熟花生麸水为主,或含氮、磷、钾复合肥兑水淋施。每15~20天追施复合肥促使速生茂绿,小盆施5~8克,中盆10~12克。盆土以湿润为宜,见盆土干后才浇水一次。每10~15天喷施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以促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浓绿。秋末、冬季少施肥或不施肥。每隔2~3年春季3月中下旬换盆为宜。生长期浇水宁干勿湿,要通风凉爽,有利于植株生长,可提高抗病性。盆土保持湿润即可,若遇降雨多或浇水过多,盆土太湿易引起植株下部叶腐烂发病,导致黑斑病发生蔓延,造成叶片枯黄甚至死亡。 主要产地的不同散尾葵主要产地 原产马达加斯加。中国广州、深圳、台湾等地多用于庭园栽植。极耐荫,可栽于建筑阴面。性喜高温,在广州有时受冻。北方各地温室盆栽观赏,宜布置厅、堂、会场。 袖珍椰子主要产地 袖珍椰子原产墨西哥北部危地马拉,同属植物有120多种,主要分布中美热带地区。 园林用途及作用的不同散尾葵园林用途及作用 在热带地区的庭院中,多作观赏树栽种于草地、树荫、宅旁;北方地区主要用于盆栽,是布置客厅、餐厅、会议室、家庭居室、书房、卧室或阳台的高档盆栽观叶植物。在明亮的室内可以较长时间摆放观赏;在较阴暗的房间也可连续观赏4~6周。散尾葵生长很慢,一般多作中、小盆栽植。 袖珍椰子园林用途及作用 若以小白色塑料盆或釉陶盆种植,十分适于布置宾馆、酒店、大厦、机关办公室、居室、书房、客厅等处。有较高的室内摆设欣赏价值。 快速识别1、叶片区别 袖珍椰子的叶子为羽状全裂,裂片形状为披针形,深绿色,非常有光泽。长约14-22厘米,宽约2-3厘米,嫩叶为绿色,老叶颜色较深,为墨绿色。 散尾葵的叶片也是羽状全裂,相对前者要更宽大 ,长约35-50厘米,宽约1.2-2厘米,颜色为黄绿色。 2、花的区别 袖珍椰子为肉穗花序,花朵颜色为黄色,呈小球状。 散尾葵为圆锥花序,生长于叶鞘下,颜色为金黄色,卵球形。 3、外形区别 袖珍椰子属于常绿的小灌木,盆栽的高度一般不会超过1米,茎干直立,深绿色,上面有不规则的花纹,没有分枝。 散尾葵为丛生的灌木,相对前者更高大些,高约2-5米,茎干粗壮,基部稍微膨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