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ianyiwangou) 曾经一个女性采访对象,她的老公非常渣,不尊重她,不在乎她感受,她当初为了与他结婚几乎和家人决裂,却换得一个被分手的结果。 回想过往种种,她简直恨透了他,发誓要焕然一新,让他高攀不起。 于是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是,她开始疯狂整容,一向清秀自然的脸整得非常僵硬,连笑的表情都不能持久。 甚至还去隆了胸。 隆胸的过程更是恐怖,因为不满意效果,又去取去填充物,刚取完的时候都无法独立行走,连我这听的人都“胸痛”。 最糟糕的是,她在一种报复前夫的心态下和一个她根本不喜欢的人上了床,这件事的后遗症几乎毁了她整个人生。 是的,你猜对了——她怀孕了。 她本想打掉这孩子,但男方坚决不肯,对她诉说了一直默默爱了她多久,想娶她等等。 她貌似被感动了,于是奉子成婚。 后来她才承认,她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想报复前夫。 因为那男人在和她离婚后很快有了一个年轻身材好的新女友,天天晒合影秀恩爱。 这对她刺激很大,她想让他知道: “离开你我立刻就再婚了,你对我来说才什么都不是,你无法给我造成任何影响!” 这是她灾难人生的开始。 婚后她才发现自己是多么草率,一个根本不爱的人,却要和他日夜相守,还要共同育儿。 她深深地后悔了。 再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起诉离婚,孩子被男方藏起来了。而她那时已有整整七个月没见过孩子了,整个人都处于崩溃状态。 不禁让人唏嘘: 为了“报复”一个不在乎她的人,她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 2020年8月29日,一个真实姓名为梁颖的女网友发布了一篇名为《爱你,才要强暴你》的帖子,详细讲述了她被男友罗冠军强奸、并长期遭到威胁、恐吓、控制的过程。 文中,她强调自己出生在一个“家教森严的商人家庭,一直被保护得很好”,并表示,发布此文,自己“已经做好了被毁灭的准备”。 帖子迅速上了热搜,被转发了43.5万次之多。 由于梁颖公布了罗冠军的个人信息,在帖子冲上热搜之后,罗冠军和家人遭到了无数网友和陌生人的攻击与谩骂,他的照片被P上了“强奸犯”的字样在网上传播,还有人为他制作了遗照。 因为在北京的工作单位被曝光,罗冠军被迫辞职。 就在全网都判了罗冠军强奸罪的时候,事件发生了反转。 9月5日晚,梁颖委托律师发布道歉声明,明确表示“罗冠军没有强奸我,我们是普通情侣关系”。 而控诉罗冠军强奸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分手事宜”。 同时向公众及罗冠军及其家人道歉。 但对于罗冠军来说,他的声誉尽毁,经历了“社会性死亡”。 他上热搜的那几天,收到了成千上万条辱骂短信—— “看你这长相就他妈的不是个好东西。” “浓眉小眼一股猥琐的恶臭味。” “你祖宗八辈都应该被刨坟!” 父亲也收到了无数“养了个强奸犯儿子,去死吧”这样的短信。 罗冠军说三天内只睡了2小时。以前很少抽烟的他,每天必须抽两三包烟,抽到头疼才能不去想这件事。 父母给他不停打电话,怕他做傻事。 而他经历的这一切痛苦,仅仅是因为梁颖对分手不满而做出的报复。 在9月5日晚双方律师陪同的调解中,罗冠军曾一度情绪失控,质问梁颖为什么要诬陷他强奸,反复问为什么。 梁颖的回答是,太爱他了,但他没有处理好分手,没有在她打胎后陪她,所以她这样做。她觉得罗冠军“从来没有真正爱过她”。 一场闹剧落幕了。 然而这场报复里,受伤害的不仅仅是罗冠军,还有梁颖自己。现在网络上对她骂声一片,她的话也不再有任何人相信。 2016年新浪一项研究数据显示: 在分手后,53%的人希望前任过得不如自己;而42%的人则表示,曾有过报复前任的想法。 为什么这么多人想报复前任?难道他(她)们不知道报复最终一定会反噬到自己身上吗? 也许他们并非不知道,只是恨意难平。 曾经一个95年的女孩子,给我的微博连发了数十条私信。 原因是她的男朋友突然提分手,理由她怎么问也问不出来,男方就是说觉得两人不合适,没有再走下去的必要了。 她哭泣、哀求、撒泼、咒骂,都没用,男方态度非常坚决,一星期之内就搬走了。 她懵了。随后恨他恨得心头滴血。 她写道:“分手后我几乎睡不了觉,满脑子都是恨,和怎样报复这个无情的男人。” 她听起来真的对前任痛恨之极、毫不留恋,但实际上,“恨”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和爱一样。 有的时候,我们对一个人恨意满满,是因为潜意识里,我们依然借助这份恨意和对方连接。 一个曾经的爱人,a) 突然变成了陌生人;b) 变成了仇人,哪个更容易让你接受? 对于很多人来说,b比a更容易接受。 因为陌生人意味着你们之前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快乐也好,伤痛也好。 一切戛然而止,从今以后也再无瓜葛。 这对人的大脑来说是一个“未完成事件”,而心理追求闭环,所以未完成事件对很多人来说难以忍受。 而仇人,虽然和爱人的意义截然不同,却也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 甚至,在已经结束了的亲密关系中,恨意会让你感觉你们之间依然存在非常深层、非常私密的连接,一切好像都还没有结束。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你“失去”的剧痛。 当正面的连接不可得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倾向于把“恨”作为一种折中和妥协。 从这个方面来看,“恨”有它存在的正面意义。 然而,如果你放任自己一直这样恨下去,最终伤害的一定会是你自己。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面对? 1. 允许自己“恨”一时 你压抑得越多,分裂得越多,所以允许自己恨,将其视为一种暂时的非常时期。 同时对自己宽容,不把已过去的感情的失败过分看作成是自己的责任,不要一味自责和后悔。 2. 这时候,一份你喜欢的工作或爱好是能救命的。 无论是音乐、舞蹈、烹饪还是健身,一份热爱的事物可以极大程度上填补一个人内心的空洞,也可以更好地打发时间,不给你翻来覆去咀嚼过去的机会。 3. 找信任的人倾诉,或寻求专业帮助。 倾诉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法,尤其当听的人没有评判,而只有接纳的时候(比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当很多想法在脑海里的时候,可能是没有头绪的一团乱麻,说出来会清晰很多,也更容易找到解决办法。 4. 分清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爱。 弗洛姆说,真正的爱情,是在彼此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这样的生命力而充满快乐。 不成熟的爱是什么?是“我必须被你所爱,否则我就会死!” 这是小孩子对父母的爱。 因为小孩子没有父母就活不下来,所以他们天然地爱父母,并充满了占有欲。 而成熟的爱则是: “我爱你,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彼此都很快乐。 如果你不能感受到由衷的快乐和爱意,我的爱也会消退,并且这段关系也随之丧失存在的意义。” 只有小孩子才会因为“离开”或“失去”而满地打滚,痛不欲生; 成年人则会了解,一旦有一方不爱或无感,这样的关系就是对自己的贬低和折磨。 而报复,更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如果把这种心态,慢慢转变成“我能在这段关系里学到什么?”“这段关系有什么值得我思考和成长的地方吗?”…… 你就会渐渐挣脱开“想要报复”的躁狂心魔。 放手,把想要毁灭对方的能量用来好好照顾自己、爱自己,我们就可以在风暴中将损失降到最低。 然后有一天你会发现: 虽然你有时还会想起某个地方、某段日子、某个瞬间,但那个人是谁,终于不再重要。 爱的反面不是恨,爱的反面是非爱。 - End - 关于作者:晴岸,心理学硕士,年轻妈妈,大千世界里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记录者。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来自: 静心mm71n0detx >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