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了伤,妈妈的心一定非常痛,可是,为什么大家的评论,却是一边倒的? 甚至还有网友给出了这样的诗: 讹讹讹,曲项向天歌,大海没加盖,悬崖未设坡。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件情况原来,有位夏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去了一家餐厅吃披萨,没想到的是,小女儿却从餐厅的沙发上摔了下来,眼角位置受伤,紧急送医后缝了7针。 一个挺漂亮的小女孩,眉毛上受了这样的伤,妈妈肯定也是十分心痛和后悔。同时,也一定想好好吸取教训。 不过,夏妈妈还希望店家担责,给予一定的赔偿。 夏妈妈觉得,小女儿摔倒时,自己没看得太清楚,她觉得应该是碰到了餐桌才受的伤,桌子边缘很锋利,有可能是撞到了桌子上。 夏妈妈还说,服务员上牛排时把盘子的水弄洒了,洒到沙发上还洒了她一身,她就自己用纸巾擦了一下身上的水。小孩吃得差不多就在沙发上走动,然后就摔下来了。 因此,孩子会摔下来,是因为沙发上有水。 而在监控里,因为有些距离,看不到沙发上是否有水。 夏妈妈还说,她也提醒过女儿,不要在沙发上走和跑,但女儿也才两岁多,比较贪玩不好控制。这次女儿受伤,医疗费花了500多元,拆线后还要做疤痕修复。 作为监护人,她也表示自己没有看好孩子,肯定要承担大部分责任,所以打车和缝针的费用他们自己承担,但后期疤痕修复的费用,希望商家能出一半,现在商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目前双方还在协商之中。 这件事曝光后,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但这些留言,却是一边倒的。大家并不认可夏妈妈的说法。 那么,在这件事里面,是否应该赔,要赔多少,这是当事双方去协商的事情。更加令我们关注的,是在公共场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1、2岁多的孩子,贪玩不好控制吗?实际上,2岁多的孩子已经可以听得懂父母的话,也能够在大人的制止之下停止一些行为。换句话说,父母的制止,也是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做进一步的跟进和强化的。 如果发现孩子在沙发上跑动,有可能带来危险时,父母应该及时的予以制止,如果口头上的制止后,孩子仍旧有这样的举动,父母可以采取行动,比如坐到沙发中间,将孩子抱下等等。 可以这么说,父母的不作为,是导致孩子最终受伤的最直接原因。 2、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规则意识让孩子在公共场合,与在家里一样毫无顾虑的跑动和打闹,这种行为的背后,是缺乏公共场合下的规则意识。 在这方面,长辈抚养的孩子犹甚。 肆无忌惮的让孩子进入禁止进入的区域,爬上小区里不要攀爬的雕塑,带着孩子这么做的家长还不少。如果制止,就像这个店主说的一样:
3、不出问题别人管不着,出了问题你要负责任由孩子各种探索,身边的大人一副“他是孩子”的表情,如果有人提醒和制止,这些父母是不高兴的,甚至觉得“关你什么事”、“他还是孩子”,这样的父母,却没有想到,这往往是让自己的孩子陷入安全危险之中。 而一旦出了事,那么就会找人来担责,因为“在你这里摔倒的、受伤的,肯定你要负责。” 就像这位网友说的一样:
实话实说,庭爸对这类父母的这些做法,也是有看法的。 如果要说得重一些,那就是绑架国人对孩子的爱,以致于到了现在,说到“他还是个孩子啊”,往往带给大家的感受,就是“又要甩锅了”,生生把这句话变成了一句“贬义词”。 4、一边倒的评论后面,是家长教育需反思看到评论区里网友们的指责,难道这是因为大家变得冷血、没有同情心吗? 恐怕并不是! 因为太多这样的事情,在你我的身边都看到、听到过,一方面对孩子在这样的地方玩耍,有可能带来的危险而担心,另一方面也为这样的家长放任孩子的举动而感到无奈甚至是愤怒。 孩子年龄小不懂事,恰恰是父母教育的机会,但父母却往往不作为。 庭爸看到过一个报道,有一个爷爷带着3岁的孙子到文化宫玩,孙子拼命摇晃玻璃门,爷爷就看着不制止,结果摇了半个小时,最终玻璃门倒下,砸到孩子身亡,孩子家人向文化宫索赔80万,最终文化宫愿赔10万,家属仍不满意。 ![]() 像这样的事情,真的令人担心,这样下去,我们的风气就会变成越来越糟糕,看到老人摔倒不敢扶,因为怕“坏人变老了”,遭遇碰瓷。见到孩子疯玩打闹不敢制止,害怕父母讹人,店家暗暗叫苦;路上看到发生什么不好的事,不敢见义勇为,万一“是个精神病就糟糕了”。 写在最后对于家长们来说,在家庭教育的层面上,父母一定要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并且不要以“孩子还小,听不懂”、“他还是个孩子啊”来做借口,孩子不懂事,咱们也不懂事吗? ![]() 他是孩子不假,但不能以孩子的身份,去破坏公共的规则,却要求大众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 何况,这种对规则漠视的结果,轻则孩子受惊,重则孩子受伤,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说,都不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 希望我们更多的家长,从这件事里能看到教训,为孩子培养规则意识,长远来看,对孩子的成长才更有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