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话“是月初七,切戒色、勿想恶”告诉你的,是一个不一样的七夕

 昵称trhe5tFI 2020-09-24

明天就是七夕,相信有不少的农村青年和城市男女都已经在积极谋划,准备全力过好这个中国所谓的“情人节”了吧,有想利用七夕脱单的、也有想利用七夕增进夫妻感情的、还有想利用七夕让生活更加绚丽多姿的,不一而足、其心可鉴!

但实际上我们的七夕,从农村老一辈开始就世代传承至今,历来都没有说过它就是咱们中国的“情人节”,按照传统的风俗观念,七夕的真正含义,其实是过去的农村人乞求得到“心灵手巧”的日子,所以七夕节在农村又被称作为“乞巧节”,而七夕是中国“情人节”的说法,完全就是现代社会黑心商家为了推销产品而恶意炒作出来的谬论。

俗话“是月初七,切戒色、勿想恶”告诉你的,是一个不一样的七夕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故事

所以对于想利用七夕实现脱单梦想的农村青年、对于某些想利用七夕寻求五彩斑斓生活的人们,七夕所能起到的实际作用可能就会让你失望了,而且农村有很多的俗话也印证了这个问题,其中有一句关于七夕的农村俗话是这样说的:

是 月初七,切戒色、勿想恶

我认为这是一句警示性的农村俗话,告诫我们在七夕之日,别想非分之欲、别做非分之事,那么,它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呢?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的见解,欢迎各位探讨!

迎“乞巧”活动

所谓“七夕节”,指的就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在农村它又被称作为“乞巧节”、“七巧节”以及“女儿节”等,迄今为止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七夕节最初是为了崇拜星宿文化而诞生,后来加入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深入民间并被广为流传,所以准确地说,七夕并不是一个“情人节”,而只是一个带有爱情色彩的传统吉祥日而已。

而实际上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有很多青年人甚至是父母一代的人,都并不太了解七夕到底应该怎样去庆祝,因为大家并没有像看待中秋节、端阳节等节日那样,去看重七夕节。如果不是近年来一些黑心商家的恶意曲解和胡乱炒作,七夕节根本就不会引起青年男女的看重。

广州“迎七娘乞巧文化节”

只有在过去科技不发达、社会很落后、信息很闭塞的年代,人们才会对七夕具有一些民间的习俗,而且那基本不是为庆祝“情人节”而来,而是为了祈求人类更能干、女孩更手巧、生活更美好!我把过去对于七夕这天的一些传统活动罗列于下,便于大家能更好的理解这一个传统的节日:

香桥会;接露水;拜七姐;斗巧;乞求姻缘;游七姐水;种 生求子;储七夕水;为牛庆生;七巧贡案;迎仙;拜神;拜牛郎;拜魁星;拜床母;染指甲;七夕观星;听悄悄话;净水视影;结红头绳;姑娘洗发;晒书晒衣;结扎巧姑;玩磨喝乐。

大家从上可以看出,有多少活动是与“情人”有关的?自然是不多了。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我们就可以转到题中这条关于七夕的农村俗语上来。这句俗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七夕这一天,一定要戒除色欲、不动不三不四的“歪脑筋”、不做违反社会道德的“亏心事”。为什么呢?

广州“迎七娘乞巧文化节”

这是因为在七月半,农村历来就有2个风俗习惯:一是在七月半,农村一般都要进行祭祀活动,以敬祖先、以告亡灵;二是“七夕”本身也是道教的“五斋祭日”之中的“道德腊”,按照农村长期形成下来的风俗习惯,在这一天就连“夫妻同房”也是不允许的。

“是 月初七,切戒色、勿想恶”,切记、切记!当然了,这仅仅只是农村俗语,是过去科技落后、原始生产生活背景下的产物,如今科技高度发达、文明高度进步,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思想观念都有了质的飞跃,所以这样的俗语更多的,只是供大家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已,但是其中“戒恶戒色”的观点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哟!

七夕“结良缘”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你认为七夕就是中国的“情人节”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