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值蒸发20亿!视觉中国“黑洞”孵出“黑天鹅”,又有两家公司卷入

 通信信息报 2020-09-24



由“黑洞”照片版权,到国旗、国徽图片版权,再到网站关闭整改、股价封死跌停,损失近20亿……在24小时的时间里,视觉中国着实大“火”了一把。

视觉中国“黑洞”发酵,波及同行

在过去的不到24小时内, #共青团中央视觉中国#、#视觉中国道歉#、#视觉中国3.88亿股解禁#、#视觉中国网站无法打开#等,共有十个与视觉中国相关的词登上了微博热搜榜。无论从上榜速度,涉及内容,关注程度来看,视觉中国都算得上创造了一个记录。

事情还要从9日晚间那张全球瞩目的黑洞照片说起。

来源:欧洲南方天文台

4月11日,视觉中国网站上出现了这张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供编辑类付费下载使用。称“此图片是编辑图片,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致电或咨询客服代表。”视觉中国甚至还声称其对这张黑洞图片拥有版权。

此事迅速引发了激烈的舆论讨论。

此后,视觉中国又被扒出国旗、国徽等图片声明版权。随后,共青团中央等微博点名视觉中国称,国旗国徽版权属于贵公司?

这仿佛是往滚油中泼了瓢冷水,事情仿佛一发不可收拾。

随后,视觉中国道歉,下架相关图片,被天津网信办约谈,网站关停整顿,股价跌停,甚至同业的全景网、东方IC网站也因类似的问题关停整改。

以上一连串的事情都发生在短短的24小时之内。

未来,视觉中国如何整改还未可知,但是就今天股价跌停的损失计算,每股跌2.8元,7.01亿的股本,视觉中国的股东损失就超过19亿。不过,很多人士认为,这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跌停肯定不止一个。

视觉中国的发家史

如果不是爆出为黑洞照片的版权问题,视觉中国并不被一般吃瓜群众所知道。但是一个图片网站能够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并且能够在A股上市,自然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

视觉中国的创始人柴继军,2000年创建了一家名为“Photocome”的图片网站。2005年,柴继军与国际知名数字影像公司Getty Images成立华盖创意,图片生意发展迅速,华盖创业也是视觉中国的前身。

2014年,远东股份(000681)宣布,购买柴继军等人合计持有的汉华易美100%股权与华夏视觉100%股权。华盖创意公司隶属于华夏视觉。汉华易美主营业务为编辑类视觉素材(图片、视频等)的销售及增值服务业务。华夏视觉与汉华易美实现了借壳上市。

2014年8月,远东股份正式更名为视觉中国,其核心主业是为“版权视觉内容”的贡献者和使用者提供互联网智能交易平台。公司在线提供并每日更新超过2亿张摄影图片、设计素材。视觉中国与“版权视觉内容”的生产者签署代理协议,获得内容的分销权;使用者通过公司平台付费获得版权内容的使用授权,相应的内容生产者获得按协议约定的分成。

据称,视觉中国的合作方包括超过30万名的签约供稿人及240余家版权内容机构。

从业绩来看,视觉中国的业绩可谓“蒸蒸日上”。2015至2017财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43亿、7.35亿、8.15亿,净利分别为1.58亿、2.15亿、2.91亿。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增长20.97%;净利润2.2亿,同比增长35.3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核心业务“视觉内容与服务”营收5.7亿,同比增长34%,占比总营收的82%,净利达2.23亿。

维权索赔饱受质疑

早在2018年,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就在微博上“吐槽”称:“视觉中国这家公司,说是从前年开始,开发了一个系统,开始有组织地大范围搜索未授权疏忽使用他们图片的各种企业,然后漫天开价的要求巨额赔偿,通常一个小疏忽一张图片也不接受删除,直接索取几十万人民币的天价赔偿,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从该公司收入角度来看,据说‘战果颇丰’。”

实际上,早在2016年视觉中国就设了版权合规部,对未经公司授权私自使用的图片进行维权。2017年,其图片追踪系统“鹰眼”正式亮相。从这以后维权、索赔,似乎成了视觉中国的一个另类营收渠道。

天眼查数据显示,视觉中国主体公司为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涉及法律诉讼有138条,其旗下的汉华易美涉及法律诉讼4011条,华盖创意涉及法律诉讼8000余条,其中案由绝大部分为起诉他人公司作品侵权。

数据显示,视觉中国每张图片的索赔金额约1万元,法院最终的判决往往是索赔金额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就算按每个案件一张图片计算,目前视觉中国涉及法律诉讼的索赔金额至少有1200万。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侵权确实不应该,但这种漫天要价、借机勒索的商业模式似乎更应该管管。

版权“黑洞”如何避免?

实际上,此次视觉中国事件也让公众再次,且更深层次的关注到了版权问题,特别是那些介于“灰色地带”的版权问题。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指出,怎样的图片能收费?探讨来得猝不及防却颇有意义。当版权保护成共识,没有人否认摄影作品有著作权。问题在于,著作权是否真成立?平台有没有净化版权池?商业模式是否经得起推敲?避免版权保护陷入“黑洞”,与提倡版权付费一样重要。

新华网官方微博也指出,保护版权是社会共识,但不能为了利益滥用版权,以版权之名,图利益之实。

就笔者来看,视觉中国犯了两个错。

一个是“拿来主义”。不管是国旗、国徽,还是黑洞照片,拿来即用,且挂名版权属我。对是否有合理版权?是否应该拿来售卖?并不在意。

二是有钓鱼执法之嫌。抓住侵权人的小辫子就漫天要价。当然,这似乎不是视觉中国独有的痼疾,似乎是全景网、东方IC等图片网站的通病。

目前,视觉中国这一事件还未结束,如何整改我们拭目以待。我们更希望通过此事,把以图片为代表的版权授权、使用、收费等一系列环节规范起来,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专注做内容的公众号

RECOMM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