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调整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显示,为加快推进网络设施建设和提速降费,促进我国互联网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政策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其中包括2020年7月1日起,取消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间的单向结算政策,实行对等互联,互不结算。2020年1月1日起,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下调对中国广电、中信网络的结算费用,下调比例不低于现有标准结算价(8万/G/月)的30%等。 这一政策调整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记者采访的多名专家均表示,此次网间结算政策的再次调整,可谓为5G网络建设铺路。我国5G网络建设需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家运营商共同努力推进,此时取消和降低网间结算费用,有利于形成5G大发展的格局,同时政策也推动通信业格局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说到网间结算,很多消费者可能并不知晓具体概念。网间结算是通信行业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不同通信网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主要由固网业务和移网业务构成。由于历史因素影响,中国移动以前没有固网,建骨干网比电信联通晚,电信联通也因此坐拥中国主要的骨干网资源。举个例子,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拨打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支付给了中国移动运营商通话费用,但此期间中国电信也同样提供服务,此时中国移动公司需要支付一定的通话费用给中国电信。 网间结算作为通信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在平衡市场格局,推动重点业务发展中发挥作用。 赛迪研究院CCIDCALL市场总监陈聪林对记者表示,此次网间结算的调整有助于提升行业活力。 一是中国广电和中信网络先后拿到基础电信业务牌照,对这两家新入运营商结算费用下调,将降低两者运营成本,提升各自骨干网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是带宽成本大幅降低,华为、阿里等为代表的云厂商成本进一步下探,有利市场开拓。 TMT行业分析师付亮也指出,这样的结构更科学。 今年,在5G加速、通信市场竞争主体增加的背景下,网间结算政策旨在加快推进网络设施建设和提速降费,促进我国互联网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网间结算政策调整也将对行业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在5G发展领域。 达睿咨询创始人、电信与互联网分析师马继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广电最近的利好消息不断,享受优惠的结算政策只是其中之一,这非常有利于中国广电的5G网络建设和运营。如果不调整网间结算费用,中国广电在发展5G网络方面可能会面临中国移动在初期发展宽带业务时面临的问题:网络做得越好,结算费就会越高,就越难做起来。因此,这次对中国广电进行结算费用上的价格下调,也是为了增强中国广电发展5G的信心,对中国广电整个5G建设的投入也有很大益处。 另外,调整网间结算政策将有利于实现流量在网络多层级的疏导,减少流量绕转,提高互通效率,让5G低时延应用场景更易实现。也有利于国家推动5G的全面建设,实现5G网络与应用协同发展的共同繁荣。 对于这一政策调整,坊间最关注的莫过于谁有所获利,谁又损失严重。对此,马继华指出,网间结算取消,偷着乐的可不止于中国移动。在网间结算上进行调整,就会有利于运营商对企业、个人用户都能有降价空间,也会提升客户体验,特别是利好互联网内容应用,比如云计算、家庭智能、视频会议、在线教育等等。在这个疫情即将结束,将大大减轻正在抗击疫情的互联网公司的成本压力。 向“通信信息报”投稿,请致信:18060595159@189.cn, 稿件一经刊发,将根据文章质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议、新闻线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