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宝钗进贾府,贾政隆重接待,贾母的态度耐人寻味?

 写乎 2020-09-24

作者:韩雪丽

薛家进府时,王夫人带了人迎接,这队伍里,自然有凤姐和李纨三春,王夫人的权力在那里,除了贾母和邢夫人,都要给王夫人面子。

(一)贾政隆重接待薛家进府

贾政这个人,平素不理俗务,可是为了薛蟠的官司,他运作贾雨村成了主审,这就看出此人并不是书呆子,太明白现官不如现管,根本不是古板,并不是迂腐。他并不是不管不问,摆什么大义灭亲的姿态,可知贾政这个人,很重视亲戚关系。

薛家来了,他居然见了薛蟠,那个不学无术打死人命的恶霸,他完全是当晚辈对待,还引见给了贾琏等人,可知尊重与客气。

然后,他主动留客,而且亲自安排在梨香院,这个幽静的院落,原是荣国公暮年养静之地。而且,有门通街,有门连接王夫人,自然方便合宜。

贾政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的热情与好客。

贾母呢,贾府的老封君也热情相留,说是大家相伴热闹,要薛家这样的热闹,对贾府有什么好处吗,薛家不只是薛家,虽然这个皇商家族败落了,可是薛家经济底子还在,旧交情还有,而且,薛姨妈是王家的女儿,王家可是一路高升,气势压过了贾府。

贾母此时并不知道薛家会常住,以为人家就是过渡,通常来讲,谁家京里有房子,赖在亲戚家,可是薛家就是赖在了。

在那一刻,贾母要表现出贾家的底子和大气,热情留客是必须的,给了薛家面子,给了王家面子,给了儿媳妇面子,如此一举三得,贾母当时的热情,是真切的。

荣国府里,贾母开口,贾政热情,王夫人欢喜,至于邢夫人贾赦,自然不必说什么,反正,正院子里的开销,和他们没关系。

(王夫人,薛姨妈)

于是,薛家倒是安稳的住了下来,把人家的礼貌和热情当成了理所应当,后来又图谋金玉之说,倒是有些得寸进尺,薛家明白,他们真正的靠山是王家,只有借了王家的势力,促成金玉良缘,才是最长久的盘算,对薛家最有利。

也就是因为薛姨妈有个好娘家,才如此的在贾府住了下来,贾府顾忌的因素太多,自然不能撵薛家,只好让薛家住着吧。

贾府开始热情,后来无奈。薛家从小住成了长居,成了恶客。

(二)贾母回过神来

四大家族联姻,自然是好事,有利于几家关系的巩固,所以贾府里,有两个姓王的女人,一个是贾政的夫人,一个是贾琏的夫人。

很长一段时间,荣府的后院,基本是两王说了算。

贾母对于这个局面,勉强接受。

因为凤姐一向讨好奉承她,贾母对这个孙媳妇还算满意。

薛家初来时,贾母没多想,四大家族原是几代的交情,自然要热情,所以薛家刚回京,自家没有料理好,房舍要打扫,留下住几天,自然是情份。谁想到,薛家有几处房舍,会常住别人家,这自然出乎贾母的意料,薛姨妈不按常理出牌,倒是让贾母惊叹。

贵族做事,有贵族的法则。

贾母这些年,打交道的亲朋不少,可是薛姨妈这样的,倒让她看不懂。

如果只是白住,就白住。

可是薛姨妈放出话来,她家的女儿,有个金锁,找有玉的方可正配,这是什么,谁不知道,贾宝玉是衔玉而生。

这么明晃晃的打宝玉的主意。

贾母不乐意了。

儿女亲事,原要父母之命门当户对,薛姨妈能做薛家的主,可贾府宝玉的婚事,可不是王夫人一手遮天能决定。

薛家已经没落,家教也不怎样,要不然,不回离乡背井,投亲靠友了结官司,别看贾政要帮忙摆平官司,可是私心里,贾母不会看上薛家如此家风。

薛宝钗没了父亲,哥哥不成气,不能兴家,只能败事,给宝玉找如此的亲家,贾母自然不乐意,她心里,薛家配不上宝玉。

宝玉的岳家,哪怕不如李纨家族,也不能太差了,要对宝玉有助力才可。

贾母那么宠宝玉,自然要精心挑选。

(三)贾母的态度:不能让荣府后院都和王家有关联

而且,孙子这一代,已经有个王家的姑娘,实在没必要,再弄个王家的外孙女,贾赦的儿媳妇,贾政的儿媳妇,都和王家有关联,实在没必要,难不成,这贾府后院,要王家的女人做主。

贾母自然不肯。

凤姐其实是管制了贾琏,贾琏连儿子都没有,若非凤姐忌妒,何至于此,薛宝钗一看就是个有心计的人,宝玉单纯,贾母可不愿意,让宝钗再辖制了宝玉。

所以贾母不会乐意。只是,她会打太极。

你能让元妃赐礼暗示,贾母就能在清虚观里,公开表态,当着薛家母女的面,声明,和尚讲了,宝玉不易早娶,大一大再说。

大一大再说,就不知道何时。

宝钗是女家,不信你能拖得起。

婉转相拒,已经是给面子了。

大家你知我知心知,不必撕破脸。当然,薛家不会明提,如果被拒,就不好住下去了。

贾母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不能让荣府后院都和王家有关联。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