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性眩晕妙法良方

 循天园 2020-09-24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是因为颈椎肥大、椎间孔狭窄、骨质增生等压迫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痉挛,而出现的因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以眩晕为主症的病症。据统计,颈性眩晕在各类眩晕患者中的比例占13%,发生率仅次于梅尼埃病,居第二位。本病一般属中医学“眩晕”“头晕”等范畴。

【病因病理】

1.颈部椎动脉受压

椎动脉由颈入颅前,先在颈六横突平面进入颈椎横突管,上升至颈一横突后绕过环椎椎板进入枕骨大孔,又分出小脑后下动脉以及供应脑干腹内侧的旁正中动脉,于脑桥延脑交界合而为一形成基底动脉,椎动脉或基底动脉发出的短旋动脉分布于脑干腹外侧,而小脑后下、前下动脉及小脑上动脉则供血脑干背外侧和小脑。年迈时颈椎肥大性颈椎病可有骨刺,当头颈部转动或过伸则可压迫椎动脉,导致一过性供血不足。骨刺最常见部位在颈四至颈五及颈五至颈六部位,其次为颈六至颈七部位,亦即颈椎活动的最大部位,从而容易导致一过性缺血。

2.颈肌压迫继发缺血

因锁骨下动脉与椎动脉均位于前斜角肌和颈深筋膜间,当颈部过度活动时,颈肌尤其是前斜角肌压迫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的起始部,或因在横突孔处受到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腱绞压,可导致一过性供血不足,上述压迫必须在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硬化基础上导致缺血。

3.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一过性痉挛

椎动脉接受来自星状神经节与颈中神经节形成的椎交感丛支配,交感神经受外伤、颈部软组织炎、颈部肌肉、韧带损伤后反应性水肿亦可刺激颈部交感神经丛,病理冲动还可通过深部感受器,不断将冲动经颈1~3神经后根,再经脊髓小脑束、橄榄及网状小脑束等传导通路向小脑及前庭诸核不断发放,这些因素可导致发作性眩晕及眼震。

4.椎动脉本身病变

椎动脉本身病变有粥样硬化性狭窄、畸形等。

5.颈本体觉紊乱

本体感受器主要有肌梭和高尔基腱组织、关节感受器、前庭器官。人体姿势的维持和以下因素有关:①前庭器官;②视觉提供身体与环境的关系;③颈反射。前庭脊髓外侧束对躯体运动可能有易化作用,前庭脊髓内侧束则只与颈肌和上肢肌有关,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中间神经元影响α和γ运动神经元,参与头颈部肌肉共济活动,以维持头位平衡。任意随意运动均不能脱离感觉系统的调控,尤其是本体感觉、内耳前庭平衡觉和视觉的调控。因此,头部对于身体姿势的来源非常重要,中枢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协调各肌群作出姿势反应。国外学者强调,颈部的本体感觉信息对眼睛运动及躯体姿势的控制有重要作用,颈部的紊乱会使颈部本体感受器产生错误的本体感觉信息,其传入使中枢神经对前庭和视觉信号的分析产生错误,使空间定位受影响,从而产生头晕或失稳的感觉。

【诊断要点】

1.症状

(1)眩晕 往往是患者的主诉症状,出现和发展较缓慢,并常表现为持续存在的顽固性眩晕。眩晕有多种表现形式,既可为运动错觉性眩晕,也可表现为头昏、头晕及平衡失调,一般较少伴有恶心呕吐,可伴有眼球震颤。症状的出现与头颈位置的变动有关,常诉转颈、头后仰时症状加重或诱发剧烈发作。这种与头颈位置变动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2)颈部症状 颈部病变是颈性眩晕的原发因素,除极少数病例外,一般均具有颈部不适或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常有颈背部、枕部酸胀、疼痛,项区、枕区皮肤麻木或感觉异常,上肢感觉麻木、放电感、蚁爬感或灼热感,以及上肢无力、麻痹,甚至肌肉萎缩等症状。

(3)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悸、出汗等交感神经症状,对诊断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多数患者无听力变化,耳鸣可有可无,但一般不与眩晕同时发生。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咽异物感或视物模糊等症状。

2.体征

(1)颈部检查 颈椎检查可发现病变椎体偏移,棘突、棘间、项肌及枕下部位压痛或触及硬结等,有时可在触诊特定部位时诱发眩晕或使眩晕症状减轻。颈椎退行性病变压迫颈神经根时,可发现颈胸部、上肢处节段性感觉迟钝,上肢肌张力减退,甚至肌肉萎缩。

(2)旋颈试验 旋颈时可诱发眩晕发作或加重,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3.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颈椎X线片可发现颈椎生理弧度消失,骨赘、颈椎关节增生,韧带钙化,寰枢关节间隙不等,齿突偏移等颈椎病变。CT检查有助于发现颈椎细微的病变,而MRI对于发现椎动脉受压及韧带等软组织的病变更具价值。应指出,影像学检查发现明显颈椎病变者,临床上并不一定出现颈性眩晕,因此影像学检查结果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确诊或排除诊断的依据。

(2)眼震电图 颈性眼震是指固定头部在暗室内转动颈部而诱发的眼震。Olszewski等研究发现,颈性眼震在颈性眩晕患者中阳性率可达47.5%,对颈性眩晕尤其是颈椎影像检查结果阴性患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4.鉴别

注意与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大脑(颞叶)中枢型眩晕等疾病相鉴别。

【妙法良方】

(一)辨证论治

1.外感风寒

(1)主症 眩晕,头痛,畏寒,全身酸痛,颈项强硬。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2)处方 桂枝、白芍、羌活各10g,葛根、舒筋草各30g,防风、僵蚕各12g,蜂房、川芎、大枣、威灵仙各15g,甘草3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寒凝督脉

(1)主症 头晕伴痛,项背牵强,身痛畏寒,肢体麻木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2)处方 桂枝、白芍各9g,生姜、炙甘草各5g,大枣5枚,葛根15g,北细辛3g,制川乌4.5g,当归、川芎各12g,延胡索10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肝阳上亢

(1)主症 头晕痛而重,面赤,耳鸣,口苦,失眠,眼红,便结,尿黄,甚者有抽搐、口眼歪斜等症。舌质红赤,苔黄或干,脉弦。

(2)处方 天麻、钩藤、牛膝各15g,栀子、黄芩、杜仲、桑寄生、茯神各10g,石决明18g(先煎),益母草、夜交藤各30g。阳虚火旺者,加龙骨、牡蛎、玄参、天门冬等。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4.肝肾亏虚

(1)主症 头晕耳鸣,颈项隐痛,腰膝酸痛,失眠多梦。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2)处方 熟地黄、葛根各30g,山茱萸、山药各15g,泽泻、云茯苓、当归、炙甘草各10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5.肾虚阳越

(1)主症 头昏目眩,健忘耳鸣,腰酸遗精。舌质红,脉细弱。

(2)处方 紫河车30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龟板、黄柏、淮牛膝、枸杞子、天门冬、当归各10g,菟丝子、杜仲、淮山药、肉苁蓉各12g,砂仁3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6.气血亏虚

(1)主症 眩晕动则加剧,身疲力倦,面色白,唇甲不华,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处方 当归、白术、云茯苓、川芎、菊花、枸杞子各10g,熟地黄、党参、白芍各30g,炙甘草8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7.气虚下陷

(1)主症 眩晕喜卧,颈部不适疼痛,心悸气短,眼睑下垂,面色白,少气懒言。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2)处方 党参20g,炙黄芪、葛根各30g,炒白术、当归、陈皮、天麻、川芎各15g,炒升麻、炒柴胡各10g,炙甘草5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8.气虚血瘀

(1)主症 头晕头痛绵绵不休,神疲气短,心胸憋闷疼痛,面唇色暗。舌淡质暗,脉细涩。

(2)处方 炙黄芪30g,红花、蔓荆子、炙甘草各6g,当归、党参各20g,川芎12g,桃仁9g,葛根、白术、白芍各15g,茯苓10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9.瘀瘀互结

(1)主症 颈痛,头晕头痛,且时头重如蒙,胸闷欲吐,上午重,下午轻,颈部突然转动时眩晕加重,缓慢转动眩晕减轻。舌质红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或细涩。

(2)处方 桃仁、红花、川芎、当归、法半夏、陈皮、云茯苓各10g,白术、白芍各15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二)内服良方

1.颈晕汤

(1)处方 天麻、葛根、石菖蒲、当归各10g,桂枝6g,丹参15g,川芎、红花各9g。伴恶心、呕吐者,加旋复花、代赭石;伴多汗、乏力者,加黄芪、防风;伴胸闷、心悸者,加瓜蒌、甘草、人参(党参);正值更年期,伴烦躁、易怒者,加仙茅、淫羊藿;血压偏高者,加钩藤、石决明。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0剂为1个疗程。

2.颈眩汤

(1)处方 葛根、白芍、木瓜各30g,全蝎、甘草各6g,当归、威灵仙、川芎、钩藤各10g,补骨脂15g。老年体弱,兼有腰酸、神疲、肢冷、滑精、舌淡、脉细属肾阳不足者,宜补肾阳,调气血,主方加杜仲、川续断、淮牛膝、菟丝子各15g,熟地黄12g,淫羊藿30g;属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者,当兼滋补肾阴,主方加女贞子、旱莲草、熟地黄、何首乌各12g,桑葚子15g;若兼见头痛、颈肩酸痛、拘急强直、恶风寒等属脾虚寒湿者,主方加云茯苓30g,茵陈蒿、防风各12g,泽泻、片姜黄各10g;兼脾虚痰湿较盛者,可在主方基础上加党参、石菖蒲各15g,云茯苓、郁金、僵蚕、苍术各10g;若兼烦躁、面红耳赤、舌红、苔薄黄等肝火之象,可酌加菊花、竹叶、夏枯草、黄芩、栀子各10g;若兼见眩晕欲仆、颈僵、肢麻等水不涵木、肝风内动之证,可加熟地黄、天门冬、龙骨、牡蛎各15g,天麻10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30日为1个疗程。并将药渣加适量食醋炒热后,外敷颈部;同时可配合推拿按摩、理疗、火罐等方法。

3.定晕汤

(1)处方 钩藤、丹参各20g,天麻、法半夏、白术、陈皮、茯苓、当归、赤芍各10g,石菖蒲6g,葛根、川芎各15g。肝阳上亢甚者,加石决明30g(先煎),夏枯草10g;呕吐频作者,加旋覆花10g,代赭石30g(先煎);阴血不足者,加生地黄、熟地黄各10g;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20g,酸枣仁10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0日为1个疗程。

4.宁眩汤

(1)处方 葛根、丹参各30g,天麻15g,嫩钩藤、京赤芍、杭白芍、云茯苓、胆南星、炒白术各12g,白蒺藜、白芷、广陈皮各10g,枳实6g。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10g,川黄连5g;失眠者,加夜交藤30g;耳鸣者,加磁石30g,石菖蒲10g;视力模糊者,加杭菊花12g,石决明15g;项强者,加僵蚕10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温服。

5.止眩汤

(1)处方 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地龙、丹参、制南星、枳实、半夏、陈皮、茯苓、天麻各9g,龙齿15g,甘草6g。恶心呕吐甚者,加旋覆花、生姜汁、代赭石;心悸失眠者,加茯神、磁石、天竺黄,重用龙齿;眩晕甚者,加磁石、僵蚕、钩藤、牡蛎,重用龙齿;疼痛甚者,加炮山甲、三七。

(2)方法 每2日1剂,水煎取汁,分数次频频温服,2周为1个疗程。

6.定眩汤

(1)处方 葛根30g,丹参20g,红花、炙甘草各6g,当归、川芎、天麻(先煎)、钩藤(后下)、石菖蒲、远志、茯苓、半夏、陈皮各10g。伴有恶心、呕吐涎沫者,加吴茱萸、生姜、旋覆花(包煎)各10g;耳鸣如蝉者,加蝉蜕10g,龙胆草6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上肢麻木者,加桑枝、桂枝、威灵仙、地龙各10g;痰热重者,加黄连6g,全瓜蒌、胆南星各10g;瘀血重者,加水蛭6g,姜黄10g,重用丹参30g;形体肥胖者,加焦山楂、泽泻、决明子各10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7日为1个疗程。

7.眩止汤

(1)处方 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党参、白术、白芍、当归、杜仲各15g,川芎10g,炙甘草6g,生黄芪30g,葛根30~60g,茯苓、天麻、羌活各12g,陈皮9g,丹参15~30g。兼痰湿者,去熟地黄,加制半夏10g;眩晕严重者,选加钩藤15~30g,生龙骨、生牡蛎各15~30g;阴虚严重者,选加鳖甲15g;阳虚严重者,选加巴戟天12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8.化痰汤

(1)处方 天麻10g,钩藤(后下)24g,陈皮、酸枣仁各15g,半夏、白术各12g,茯苓、夏枯草各9g,炙甘草6g,生姜3片。伴头痛者,加川芎24g,蔓荆子9g;伴肢麻者,加桑枝15g,姜黄9g;颈部不适者,加葛根30g;心慌甚者,加龙骨、牡蛎各20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9.益络汤

(1)处方 黄芪60g,赤芍、当归尾、桃仁、川芎各12g,红花10g。偏气虚者,黄芪用量加大至80g,加党参20g,升麻15g;夹有痰浊者,加白术20g,茯苓15g,半夏、石菖蒲、竹茹各12g;老年患者伴有肾虚者,加熟地黄25g,淮山药、茯苓各15g,补骨脂20g;偏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益母草、葛根各15g,牛膝、白蒺藜各12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10.解痉汤

(1)处方 葛根60g,磁石50g(先煎),威灵仙、白芍各30g,天麻、甘草各15g。胸脘痞闷、纳差呕恶、舌苔白腻、痰湿较重者,加陈皮10g,法半夏、白术各15g,竹茹9g;身疲乏力、面色白、舌质淡、脉细弱者,加黄芪50g,当归12g,桑葚子15g;耳鸣、腰酸肢软、脉细属肝肾亏虚者,加女贞子25g,枸杞子20g,菟丝子30g;心烦心悸、失眠者,加浮小麦30g,酸枣仁20g,知母12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0日为1个疗程。

11.地黄汤

(1)处方 熟地黄25g,生山药12g,山茱萸、牡丹皮、丹参、茯苓、泽泻、法半夏、炒白术、天麻各10g。失眠多梦者,加炒酸枣仁、夜交藤各15g;气虚舌胖有瘀斑者,加生黄芪20g,赤芍10g;苔腻者,加石菖蒲10g,远志3g,去熟地黄。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10日为1个疗程。

12.小柴胡汤

(1)处方 党参、柴胡、制半夏、黄芩各12g,大枣6枚,生姜2片,甘草6g。兼肾精不足而有腰酸膝软、头晕耳鸣者,加菟丝子、枸杞子、杜仲各15g,山茱萸12g;兼气血不足者,加黄芪30g,当归12g;兼脾虚不运而见神疲气短、面色少华、纳少便溏、声低气怯者,加黄芪、薏苡仁各30g,白术12g,升麻10g;颈项不舒者,加葛根30g;湿郁化热者,加黄连6g,佩兰15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13.葛根定眩汤

(1)处方 葛根、黄芪各40g,丹参、鸡血藤各30g,天麻、钩藤、半夏各12g,川芎、茯苓、当归、威灵仙、红花各15g,白芍20g,甘草10g。恶心呕吐频繁者,加代赭石20g,竹茹12g,旋覆花10g;伴视物昏花者,加枸杞子15g,菊花12g;伴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25g,远志12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14.活血通窍汤

(1)处方 川芎、赤芍、桃仁、当归、川牛膝、石菖蒲、法半夏各12g,丹参15g,红花9g,全蝎3g,蜈蚣1条(两味共研细末,分3次用药液冲服)。恶心呕吐明显者,加藿香、竹茹各12g;心烦失眠者,加栀子、远志各12g;汗出明显者,加桂枝12g;风甚者,加僵蚕、生龙骨、生牡蛎各12g;夹痰者,加南星、橘红各12g;偏气虚者,加党参、白术各12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煮2~3次,每次沸后25~30分钟,取汁,煎液合并,分3次温服,7日为1个疗程。

15.芪葛止眩汤

(1)处方 黄芪、白术、法半夏、丹参、石菖蒲各15g,葛根50g,当归、川芎各10g,红花、甘草各5g,鸡血藤、泽泻各25g,土鳖虫3g。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肾精不足者,加山茱萸、菟丝子、牛膝。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0日为1个疗程。

16.加味芍草汤

(1)处方 生赤芍、葛根、威灵仙各15g,生白芍、伸筋草、丹参各30g,生甘草6g,羌活12g,土鳖虫、徐长卿各10g,白芷4g。颈项挛急疼痛严重者,加全蝎、炒延胡索;骨质增生严重者,加重威灵仙用量;脉弦硬、血压偏高者,加石决明、钩藤、天麻;气血虚弱者,加生黄芪、当归;畏寒舌胖者,加川桂枝、黄芪;脾虚乏运者,加白术、茯苓、山楂、陈皮;有胃痛史者,加赤石脂,并改为饭后30分钟服用;苔腻湿重者,加苍术、蔻仁;肝肾亏虚重者,加鹿角霜、淫羊藿、枸杞子、熟地黄。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15日为1个疗程。

17.补肝疏筋汤

(1)处方 熟地黄、当归、羌活各9g,黄芪、白术、白芍、酸枣仁各15g,木瓜12g,川芎6g,五味子4.5g,葛根30g。头晕甚者,去羌活,加枸杞子12g,珍珠母30g,防风10g;头痛甚者,加白芍至30g,延胡索30g;恶心呕吐者,加玫瑰花6g,代赭石30g;心悸失眠者,加炙远志10g,夜交藤30g;颈项酸痛甚者,加丹参30g,片姜黄10g。

(2)方法 以上方药,可根据患者阴阳的偏盛偏衰而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5日为1个疗程。

18.解痉止眩汤

(1)处方 当归、葛根各20g,白芍30g,天麻、骨碎补、茯苓各10g,钩藤(后下)12g,水蛭粉(吞服)3g。伴胸闷、恶心者,加陈皮、姜半夏;伴耳鸣者,加桑寄生、淮牛膝;口渴不欲饮、倦怠困重者,加桂枝、苍术;伴上肢麻木者,加细辛、苏木。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19.补阳还五汤

(1)处方 炙黄芪30g,大川芎15g,杜红花4.5g,全当归、光桃仁、炙地龙、京赤芍各12g。头痛者,加蔓荆子12g,炒防风9g;上肢麻痛者,加羌活、独活、延胡索各12g;头晕目眩者,加熟地黄24g,山茱萸12g;颈僵直者,加细辛3g,葛根12g;有交感神经症状者,加石菖蒲12g,知母9g;有胃脘部不适者,加陈皮、炒山楂、炒神曲各9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7日为1个疗程。

20.补肾活血汤

(1)处方 葛根、丹参、珍珠母各30g,川芎、白芍、枸杞子、骨碎补、补骨脂、川木瓜、生龙骨、生牡蛎各15g,三棱、莪术、桂枝各10g,白术12g。气虚者,加黄芪、山药各30g,党参15g;血虚者,去三棱、莪术,加当归或鸡血藤30g,何首乌或熟地黄30g;阴虚者,去桂枝、骨碎补、补骨脂,加沙参或玉竹15g,桑寄生或旱莲草15g;寒邪留滞者,加炙川草乌各6g,北细辛3g,或肉桂9g,干姜6g;疼痛剧烈者,加白芷、威灵仙、延胡索各15g,三七3g(研末冲服);上肢麻木者,加全蝎、乌梢蛇各15g,蜈蚣3条;心悸闷气者,加瓜蒌、薤白、广木香各15g,青陈皮各12g;失眠多梦者,加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各15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4日为1个疗程。

21.活血通络汤

(1)处方 丹参30~45g,川芎6~9g,赤芍、当归、地龙各9~15g,桃仁9~12g,鸡血藤、葛根各15~30g。若兼面赤口苦、烦躁易怒、血压升高者,加石决明、夏枯草、珍珠母各15~30g;兼耳鸣、聋,五心烦热,舌瘦面红者,加生地黄、磁石各15~30g,玄参9~15g,钩丁30g;兼面色白、气短懒言、纳呆者,加党参15g,黄芪15~30g,陈皮9~12g;兼精神萎靡、四肢不温者,加制附片6~9g,肉桂1.5~3g;兼胸闷,苔腻者,加瓜蒌15~30g,薤白、枳壳各9~12g;兼恶心呕吐明显者,加姜半夏9~12g,竹茹12~15g,橘皮9g;血脂高者,加山楂30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2.益活清眩汤

(1)处方 黄芪、熟地黄各30g,党参、白术、当归、川芎、赤芍药、升麻、柴胡各15g,桃仁、红花各10g,甘草6g。痰浊重者,加胆南星、陈皮各12g;瘀血重者,加丹参15g;耳鸣、耳聋者,加石菖蒲10g;疼痛者,加葛根、羌活各15g;神疲乏力者,重用黄芪至40g,党参至25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5日为1个疗程。

23.通络止眩汤

(1)处方 丹参、葛根、鹿衔草各30g,川芎、赤芍、自然铜、穿山龙各15g,红花、全蝎、制南星各6~12g,蜈蚣1~2条。颈椎骨质增生或于气候变化时发作次数增多者,加汉防己、秦艽;血脂增高、动脉硬化者,加生蒲黄、生山楂、生首乌;高血压者,加天麻、钩藤;合并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者,加三七、苦参。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温服,45日为1个疗程。为巩固和提高疗效,疗程结束后,按原方药物比例制成散剂,每服9g,日服3次,连服1~2个月。

24.天麻葛根汤

(1)处方 天麻、姜半夏、白术、川芎、白芍、地龙各10g,葛根、淫羊藿、熟地黄各30g,细辛5g。肝阳上亢者,加石决明30g,钩藤10g(后下);肝肾阴虚者,加山茱萸15g,女贞子10g;气滞血瘀者,加三七5g(研末冲服),鸡血藤30g;肾阳亏虚者,加锁阳15g,鹿角胶5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温服,7日为1个疗程。

25.葛柳定眩汤

(1)处方 葛根、柳枝、吴茱萸、枸杞子、天麻、钩藤(后下)、菊花、川芎、半夏各10g,石决明30g,竹茹、甘草各6g。风甚者,加僵蚕、生龙骨、生牡蛎;夹痰者,加胆南星、橘红;夹瘀者,加山楂、丹参;偏气虚者,加党参、白术;伴头痛者,加羌活、蜈蚣。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6.补中益气汤

(1)处方 北黄芪15g,党参(若用新开河参6~10g更好)、白术各12g,炙甘草5g,当归10g,陈皮、升麻、柴胡各3g。痰瘀阻滞者,加法半夏、天麻、田七、路路通;肝肾不足者,加骨碎补、杜仲、淫羊藿、龟板;风邪痹阻者,加羌活、葛根、桂枝、防风。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复渣再煎,午后服用。6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3~5个疗程。

27.通脉定眩汤

(1)处方 葛根30g,赤芍、泽泻、桂枝、银杏叶、川芎各10g,蜈蚣2条,天麻、九节菖蒲、甘草各12g。肾精不足型加熟地黄、山茱萸各12g,枸杞子15g;肝阳上亢型加川牛膝30g,夏枯草10g;气血两虚型加黄芪30g,当归10g;痰浊中阻型加白术15g,法半夏12g,茯苓30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早晚各服150mL,20日为1个疗程。

28.益气升阳汤

(1)处方 黄芪、葛根、淫羊藿、乌梢蛇各30g,桂枝、桃仁各12g,当归、川芎、红花、赤芍、白芍各15g。伴有恶心呕吐等症者,加半夏、茯苓、陈皮;疼痛甚者,加延胡索、全蝎、蜈蚣;下肢困重者,加杜仲、桑寄生;气虚乏力甚者,加人参;失眠多梦者,加龙骨、酸枣仁。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5日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29.益肾补肝汤

(1)处方 枸杞子、何首乌、白芍各18g,川芎、葛根各12g,人参、甘草各9g。伴血压偏高、舌红无苔或苔薄黄、脉弦细者,加天麻、杜仲各15g,麦冬12g;伴胸脘满闷、恶心欲呕、舌淡苔白腻、脉沉滑者,加黄芪15g,白术、茯苓各12g;伴心烦心悸、失眠健忘、脉沉细者,加酸枣仁、龙眼肉各15g,茯神12g;伴眼花、耳聋耳鸣者,加菊花15g,蝉蜕、熟地黄各12g;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加丹参15g,红花12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0.化痰通络汤

(1)处方 陈皮、炙半夏、白术、僵蚕各10g,天麻、钩藤、川芎各15g,茯苓12g,丹参30g,生姜3片。风痰眩晕、痰湿较重者,加天南星、石菖蒲;兼见气虚乏力者,加党参、黄芪;肝肾阴虚者,加枸杞子、熟地黄;肝阳上亢者,去川芎,加白芍、煅龙骨、煅牡蛎;痰瘀互结者,加全蝎、蜈蚣。

(2)方法 每日1剂,严重者早晚各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5日为1个疗程。

31.葛根止眩汤

(1)处方 葛根、石决明(先煎)各30g,升麻、石菖蒲、天麻各10g,黄芪、丹参各20g,当归尾、川芎、桃仁各12g,红花5g。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各12g;耳鸣者,加蝉衣10g;颈肩强痛板滞不舒者,加地龙、延胡索各12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0日为1个疗程。

32.加味四物汤

(1)处方 桃仁、当归、川芎、甘草各9g,红花6g,熟地黄15g,白芍40g,木瓜、威灵仙各12g。呕恶者,加法半夏6g,竹茹10g;耳鸣者,加黄精20g,石菖蒲6g;心烦不寐者,加酸枣仁15g,夜交藤20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7日为1个疗程。

33.天麻温胆汤

(1)处方 天麻、泽泻、钩藤、葛根各30g,姜半夏、茯苓、姜竹茹各15g,陈皮、枳实、白术各10g,生甘草6g。肝阳上亢者,加白蒺藜;肝肾亏虚者,加枸杞子、杜仲;气血亏虚者,加当归、熟地黄、黄芪;伴肢端麻木者,加全蝎、川芎、红花;伴头痛者,根据头痛部位酌加白芷、细辛等。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2周为1个疗程,一般连续治疗2个疗程。

34.舒颈理眩汤

(1)处方 天麻20~30g,川芎15g,白芍、蝉蜕、半夏各12g,葛根、木瓜各30g,陈皮、生姜各10g,羌活、甘草各6g。心烦而呕、舌赤者,去陈皮、半夏,加黄芩、竹茹、胆南星;脾湿痰盛者,加重姜、夏用量,加白术、茯苓;呕吐清水、痰涎量多者,加吴茱萸;心悸不安者,加龙骨、牡蛎、甘松;汗多形寒者,加附子。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5.益气聪明汤

(1)处方 黄芪30g,升麻、细辛各4.5g,葛根20g,白芍、天麻、藁本、白芷各9g,黄柏6g。偏于肾阴虚者,去葛根,加鹿角胶(烊化)10g,淫羊藿15g;恶心呕吐者,加砂仁6g,白术10g;寐差多梦者,加酸枣仁15g,夜交藤、合欢皮各20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6.桃红定眩汤

(1)处方 桃仁、白芍、党参各12g,红花、菊花、白芷、刺蒺藜各10g,丹参15g,川芎9g,葛根、石决明(先煎)各20g。气虚加黄芪、天麻;痰湿加苍术、半夏;阳虚加附子、桂枝。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饭后温服,6日为1个疗程。

37.化痰通脑汤

(1)处方 茯苓30g,泽泻20g,枳实、蒺藜、枸杞子、钩藤、姜半夏各15g,川芎、陈皮、全蝎各6g,羚羊角骨(先煎)、天麻(先煎)、姜竹茹、白术各12g,白芷10g。

(2)方法 每日1剂,加水煎2次,温服,上午、下午各服1次。另鹿胶冲剂12g,分2次冲服。治疗14日为1个疗程。

38.颈宁晕停汤

(1)处方 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桂枝、升麻、葛根、防己、白芍、甘草各适量。少气懒言、中气不升者,以黄芪、升麻为主;乏力、面色白、气血亏虚者,重用黄芪、当归,加全蝎;纳呆、便差、脾胃偏虚者,以党参、白术为主,加陈皮;手肩麻木、脉络失司者,以葛根、当归为君,加桃仁、红花、地龙;头重臂麻木酸胀、颈痛且转动不利、寒湿痹阻者,加川乌、草乌、羌活;头痛、颈项疼痛、手臂拘紧、风寒阻络者,加乳香、没药、地龙、僵蚕。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7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2~4个疗程。

39.葛根天麻饮

(1)处方 葛根、丹参各30g,天麻(先煎)、白芍、红花各9g,当归、远志、茯苓各15g,川芎、地龙、法半夏、陈皮、石菖蒲各12g,炙甘草6g。血压高者,加钩藤、菊花;上肢麻木者,加桑枝、桂枝、威灵仙;恶心、呕吐者,加旋覆花、竹茹;耳鸣如蝉者,加蝉蜕、生龙骨、生牡蛎;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肝肾亏虚者,加山茱萸、枸杞子;瘀重者,加桃仁、水蛭;形体肥胖者,加焦山楂、泽泻、决明子。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5日为1个疗程。

40.葛根通络饮

(1)处方 葛根、威灵仙、桑枝、丹参各12g,当归、赤芍、半夏各10g,白芍15g,川芎、天麻各9g,甘草5g。肝阳偏亢者,加钩藤、石决明;气血亏虚者,加黄芪;痰湿阻络者,加茯苓、制胆南星;恶心呕吐者,加竹茹。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三)外治良方

1.外敷散

(1)处方 当归25g,伸筋草、透骨草各30g,威灵仙18g,桂枝、川芎、荆芥、防风、葛根、丹参各20g,防己、苏木、红花各15g。

(2)方法 以上方药加工成粗末,用蜂蜜调成糊状,涂于纱布块上,患者俯卧放置于颈项部,用神灯照射,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2.颈椎散

(1)处方 羌活、防风、蔓荆子、白芷、透骨草、刘寄奴、乳香、没药、甘草、大青盐、当归、川芎、红花、葛根各60g,秦艽50g,牛膝40g,川乌、桂枝各20g。

(2)方法 以上方药粗粉后,用米醋打湿拌匀,装入布袋内,扎口,上笼蒸40分钟,取出药袋放在颈肩背部热敷,药袋下放两层毛巾,以防烫伤皮肤。每剂药用3日,每日热敷2次。

3.通络外敷方

(1)处方 威灵仙、刘寄奴、葛根、鸡血藤、川芎、桂枝、细辛、红花各30g,骨碎补、五加皮、丹参、补骨脂、狗脊、桑寄生、鹿衔草各35g。

(2)方法 将上述诸药装入布袋中,放入凉水中稍加浸泡,以半湿为度,取出放锅中,隔水蒸40分钟后取出,置于颈部热敷,温度太高时为避免烫伤皮肤,可在药袋外包几层干纱布,待稍温后除去包布,局部用小被子盖好保温。一般热敷1小时左右,每日2次。每次热敷后用干毛巾将汗水擦净,继续卧床休息片刻,严防着凉。袋中药物5日换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4.活络透骨方

(1)处方 当归、川芎、葛根、丹参、威灵仙、透骨草、延胡索、天麻、穿山甲各等量。

(2)方法 以上方药等量研为细末,以纱布外包,每袋5g。治疗时以药袋贴于颈夹脊、扶突、风池、风府、天宗,外用关节止痛膏固定,使药包封闭在内,再按摩贴药部位,促进药物吸收。3日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

5.中药外敷方

(1)处方 川芎、赤芍、白芷、丹参、牙皂、刺蒺藜各等份,细辛、全蝎1/10份。

(2)方法 以上方药共研末过14目筛,备用。用时取药末开水调匀,制成每粒含生药2g的1cm×1cm的药饼,敷于大椎和涌泉,外以橡皮膏固定,12~16小时取下。每日换药1次,10日为1个疗程。

6.中药熏蒸方

(1)处方 当归、羌活、独活、防风、前胡、生乳香、生没药、海桐皮、五加皮各30g,桑寄生18g,桃仁、生大黄、生栀子各20g,红花、细辛各10g,苏木、桂枝各15g,荆芥、千年健、透骨草、伸筋草、艾叶各50g,生黄柏、白芷各25g,冰片3g。

(2)方法 以上方药夏季每日一换,冬季可用2~3日。采用大连鹏达医疗器械公司SZ88Ⅱ型熏蒸治疗仪,温度45~60℃,时间30~4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7.离子导入方

(1)处方 透骨草、制川乌、制草乌、赤芍、羌活、乳香、没药、川芎、当归、苏木各等份。

(2)方法 以上方药加清水浸泡30分钟后,滤出浑水,再加适量清水煎煮30~40分钟,过滤后放置冰箱待用。采用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的5871型直流电治疗仪,主电极(120mm×50mm)置于颈椎段接阳极,负电极(100mm×80mm)置于手或前臂、前额,接阴极。电极采用铅板,外套直流电中药导入专用衬垫,在主电极衬垫置一张大小与衬垫相近的被中药煎剂浸湿的卫生纸。输出电流强度4~16mA,以患者能耐受程度为限,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8.中药导入方

(1)处方 当归100g,地龙、木瓜、川芎、泽泻、牛膝、没药各60g,三七、土鳖虫、血竭各90g,红花120g,大黄、麻黄各80g。

(2)方法 以上方药加入20kg纯粮食白酒中(或适量75%酒精),装缸密封。夏季1个月,冬季2个月,启封后滤汁装瓶备用。用略大于患处范围的纱布块蘸取适量药酒放置颈椎处,加红外线灯照射,照射距离20~30cm,每次15分钟,每日1次。

(四)针灸妙法

1.穴位埋线法

(1)取穴 选取双侧夹脊穴:颈四透颈二和颈六透颈四。

(2)操作 先令患者俯伏坐位,标定颈四位置,常规消毒后,戴上无菌手套,用2%利多卡因做穴位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剪取0~1号铬制羊肠线3cm,用小镊子将其穿入制作好的9号腰椎穿刺针管中。再垂直快速进针,当针尖达皮下组织及斜方肌之间时,迅速调整针尖方向,以15°角向枕部透刺,当针尖达夹脊颈二时,寻找强烈针感向头部或前额部放射后,缓慢退针,边退边推针芯,回至夹脊颈四后拔针,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再用创可贴固定。完后行颈六透颈四及对侧两个穴位埋线,操作方法同上。埋线1次即为1个疗程,一般15日左右行下一疗程。

2.小针刀疗法

(1)定位 患者取坐位,双手相叠放在桌上,头垫枕于手上。在后枕部、颈部、肩背部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并与患者自诉之疼痛部位相结合,每次选3~4个点进行治疗。用龙胆紫做标记,常规消毒铺巾(枕部头发应部分剃除)。

(2)枕部痛点施术法 左手拇指于痛点深按直达骨面,右手持汉章小针刀自左手拇指指甲边缘快速刺破皮肤,缓缓深入直达骨面,刺入时要求小针刀与枕骨面垂直,与颈成20°~30°角,刀刃与肌纤维平行,小针刀在骨面进行纵行摆动,横行铲掀,注意小针刀不离开骨面,小针刀稍退出骨面并用针尖探查各层软组织的松紧,对其紧张痉挛、粘连之处分别进行纵行或横行切割数刀,使针下有松动感,切割时注意避开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刀刃只能在小范围之硬结处切割,严禁操作幅度过大。

(3)横突痛点施术法 于胸锁乳突肌后缘准确定位后,用左手拇指深压按住横突,右手持小针刀沿左拇指指甲边缘刺入,缓慢探索进针到达横突后,对横突周围紧张挛缩之硬结或条索状物进行纵行或横行剥离,并行纵行和横行切割数刀,使针下有松动感。

(4)棘突旁痛点施术法 左手拇指深压痛点,小针刀与颈椎纵轴垂直进针,用小针刀探查各层软组织中变性痉挛、粘连之硬结或条索状物,对其进行纵行切割和横行切割,小针刀到达棘突尖,在其边缘和下缘切割2~3刀,小针刀到达椎板骨面,在椎板间韧带横切2~3刀出针。

3.醒脑开窍法

(1)取穴 大醒脑针刺法选取内关、人中、风池、完骨、天柱、合谷、颈椎夹脊穴,不用极泉、委中、三阴交;小醒脑针刺法选取印堂、上星透百会、四神聪、风池、完骨、天柱、颈椎夹脊穴。

(2)操作 ①大醒脑针刺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先针双侧内关,直刺1.67~3.33cm,施捻转提插复式泻法,施术1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1.0cm,施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风池、完骨、天柱直刺1.0cm,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各1~3分钟;颈椎夹脊穴直刺1.67~3.33cm,施捻转补法各1~3分钟。②小醒脑针刺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上星透向百会进针1.0cm,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分钟;印堂横刺1.0cm,施雀啄手法1分钟;四神聪直刺0.9~1.6cm,施捻转补法半分钟;风池、完骨、天柱直刺3.33cm,小幅度高频率转捻补法各1分钟;颈椎夹脊穴直刺1.67~3.33cm,施捻转补法各1~3分钟。眩晕急性发作时先采用大醒脑针刺法,程度减轻后采用小醒脑针刺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颈三针疗法

(1)取穴 选取双侧天柱、百劳、大杼。

(2)操作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天柱稍向后正中线倾斜进针,深度达1~1.5寸,刺激量以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后枕部放射为度;百劳稍向内侧直刺0.8~1寸,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大杼向内斜刺0.5~0.8寸,以局部酸胀为度。上述3个穴位均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其间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针5次休息2日,2周为1个疗程。

5.傍针刺治法

(1)取穴 选取颈部夹脊穴为主,配以风池、百会、外关、天柱。

(2)操作 主穴先直刺一针,再于其外侧近旁斜向加刺一针;配穴均施以普通刺法,以进针后酸麻胀感为度。留针30分钟,行针3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歇3日。

6.电针治疗法

(1)取穴 玉枕、四神聪、风池、颈椎夹脊、肩井、肩外俞。

(2)操作 令患者取俯卧位,头稍前倾10°~20°,标定穴位,用75%酒精棉球在穴位区消毒后,常规针刺。针刺风池时针尖向鼻尖方向直刺1.5~2寸,颈椎夹脊穴在椎间隙旁开0.3寸处直刺1.5~2寸,肩井、肩外俞向外直刺1.5~2寸(不宜深刺,免伤肺尖)。以上穴位均施捻转、平补平泻手法,诸穴必须“针下得气”良好,能“气至病所”则疗效更佳。运针1分钟后接多功能针灸治疗仪,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波型,一般选用连续波,脉冲频率每分钟30次。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休息2周后开始下一个疗程。

7.夹脊温针法

(1)取穴 颈三至颈六夹脊穴、风池、大椎、头针晕听区,均为双侧。

(2)操作 患者取坐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于大腿上,头稍前倾,皮肤常规消毒,用0.38mm×(40~50)mm毫针双手进针,针尖向脊椎方向斜刺1.5寸,行针至有麻胀触电感后,切取2cm长的一段艾条置于大椎及颈四、颈六夹脊穴的针柄上,采用温针灸,同时每隔10分钟对颈三夹脊穴、颈五夹脊穴、风池及晕听区行针1次,其中晕听区采用头针行针方法,捻转速度要快,200次/分,其他穴位行捻转手法。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2日后行下一疗程。

8.头针治疗法

(1)取穴 额中带、顶中带、顶枕带、颞后带、颅底带。

(2)操作 选28号长1.5寸毫针,针体与头皮成30°角快速刺入头皮下,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至1.2寸,快速运针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9.腹针治疗法

(1)取穴 选取天地针(中脘、关元)、下脘、商曲、气海、气穴(关元旁开5分);风阳上扰型加双侧大横,伴有恶心、呕吐加梁门,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心悸、汗出等)加双侧气旁(气海旁开5分),伴有肩部酸痛加双侧滑肉门,根据颈椎诸椎体增生程度加下脘上(下脘上5分),其位置根据椎体增生的多少可以适当进行调整。

(2)操作 针刺前首先明确无肝脾肿大等阳性体征再施治。患者取仰卧位,选用40~60mm长度的毫针,避开毛孔及血管,轻缓刺入,行轻捻转的手法。其中中脘、关元、气海、梁门、气旁、气穴深刺(达地部),调理脏腑之气;下脘、滑肉门中刺(达人部),调运经脉之气;商曲、下脘上浅刺(达天部),以达刺至病所。针刺时须首先候气3~5分钟,行针捻转使局部产生憋胀样的感觉,再行催气手法,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加强针感使之向四周或远处扩散,留针20分钟。为加强针刺效果,神阙可加艾条熏灸。每日1次,针5次休息2日,2周为1个疗程。

10.多头火针法

(1)针具 多头火针共有3个粗、短、钝针头,不同于一般火针,仅可用于浅刺。

(2)取穴 百会、四神聪。

(3)操作 先进行头皮局部消毒,首先用2%碘酊以百会为圆心,由里往外作同心圆状消毒至覆盖四神聪外3~4cm范围,再予75%酒精脱碘,共消毒2次。针刺时将多头火针于酒精灯上烧至针尖通红后,快速在百会上快速点刺,再将针尖烧红再点刺,共进行3~4次。动作要求既快又准,力量适中。百会刺毕再在四神聪重复上述操作。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

11.银质针疗法

(1)定位 病理性压痛点主要分布在颈枕部及提肩胛肌或锁骨上窝软组织在颈横突尖附着处。

(2)操作 视病变部位软组织的厚薄度选用合适长度的针号,一般以最少外露10cm为合适。医者用左拇指末节的螺面与食指、中指末节螺面相对用力紧捏针的远侧段,对准皮肤上的记号进针,动作协调地向下适度用力刺入皮肤,再进入深层。垫好针间硬纸皮,装上艾球,点燃。操作要细心轻巧,避免振动针身而引起不必要的针感。起针后,针眼用2%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眼完全暴露48小时不与水或不洁物接触。

12.刃针治疗法

(1)定位 患者坐位,颈椎前屈,术野消毒,在寰椎棘突至颈七棘突上寻找敏感的压痛点、弹响点作为进针点。

(2)操作 刀口线与颈椎棘突顶线平行,针身与颈部平面垂直进针,达颈椎棘突骨面,做左右横行剥离松解。再将刃针退至项韧带机化、钙化点处,做纵行切开松解。在项韧带两侧缘、斜方肌、头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等浅层肌和深层头半棘肌的分布触诊,确定肌纤维组织的挛缩、肿胀、压痛范围,用针刀对这些损伤点进行纵行切开松解,对较大的硬化点做小幅度的横行切割松解。重点松解“二突一线”,二突就是颈一横突后结节和颈二棘突,一线就是下项线。每周1次,1~3次为1个疗程。

13.透穴治疗法

(1)取穴 上星透神庭、神庭透印堂、百会透前顶、头临泣透阳白、率谷透曲鬓、风池透风府。

(2)操作 上述六组穴位中,各组穴位刺法相同,即每组的第一个穴位成30°角刺向该组的第二个穴位,进针1.5~2.0寸,以快速小幅度捻转,每分钟200转,行针2分钟。每次留针40分钟,每日2次,15日为1个疗程。

14.三步针罐法

(1)取穴 整脊(在印堂上1寸)、颈痛穴(即中渚)、中平(在足三里下2寸,胫腓骨之间偏腓侧)、颈夹脊穴、大椎。

(2)操作 第一步施以平衡针法。患者取端坐位,医者取0.38mm×(40~50)mm毫针,刺整脊,提捏进针,针尖向下,沿皮下骨膜外进针约1.5寸,施提插泻法,令酸、麻、胀感放射至前额及鼻根部;再刺双侧颈痛,针尖向腕部斜刺1寸,施提插或捻转泻法,令麻、胀感向前臂放射;继而刺双侧中平,直刺约2.5寸,施提插或捻转泻法,令针感放射至足,嘱患者活动颈部2分钟,不留针。第二步是电针颈夹脊穴为主。通以KWDⅡ808型电针仪,输以疏密波,电流大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并据辨证针刺配穴,其中肝阳上亢型取太冲、内关,气血亏虚型取百会、足三里,痰湿中阻型取阴陵泉,施平补平泻,得气后不留针。第三步刺络拔罐。用三棱针在大椎及阿是穴上快速散刺3~8点,进针2~4分,加拔火罐5~10分钟,吸出瘀血2~5mL。

15.平衡针刺法

(1)取穴 主穴取升提穴、颈痛穴。伴耳鸣及听力减退者,加用耳聋穴;伴恶心呕吐者,加用胸痛穴;伴头痛者,加用头痛穴。

(2)操作 升提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直上10cm,双耳尖连线中点前2cm处。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进针1.5~2寸,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颈痛穴位于第四、五掌骨之间(半握拳),即指掌关节前凹陷处(或八邪穴)。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灸手法,平刺,进针1.5~2寸,以针灸部位出现局部酸、麻、胀为主,或向上放射。耳聋穴位于股外侧,髋关节与膝关节连线中点(大腿外侧中点)。一步到位针灸手法,直刺,进针2~2.5寸,以刺至骨膜上的局部酸、麻、胀为主。胸痛穴位于前臂背侧尺、桡骨之间,腕关节与肘关节连线的下1/3处。上下提插针灸手法,斜刺,进针1.5~2寸,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头痛穴位于足背第1、2趾骨结合之前凹陷中(或太冲)。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灸手法,平刺,角度15°~45°,进针1.5~2寸,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16.挑灸治疗法

(1)定位 患者坐于床前矮凳上,前额靠在枕头上,先将颈三至颈七棘突附近部位用2%的碘酊消毒,再用75%的酒精脱碘,露出正常肤色后,观察相应增生椎体棘突上及两旁的“党参花样变”,即周围是约1mm宽的边,颜色稍深,中心的肤色与正常肤色相同,取同一个椎体棘突上的“党参花样变”,左、右各取1个。

(2)操作 在“党参花样变”的中心用1mg的利多卡因皮内注射0.5~1cm大的皮丘,稍停,用挑灸针横向挑开表皮,再挑起皮下增粗变硬的白色纤维,猛力将其挑断,一般每处可挑断7~8根变性纤维,仔细寻找,挑净为宜。再在挑口上敷一新鲜的薄姜片,上覆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7日挑治1次。

17.刺络拔罐法

(1)取穴 选取百会、风府、哑门、大椎4个穴位。眩晕伴头痛、头胀、失眠多梦者,辅以风池、安眠、翳明、太阳等穴位;伴肩背酸困疼痛者,辅以风池、肩井、颈肩部阿是穴等;伴心悸、恶心欲呕者,辅以内关、胃俞、足三里等穴位。

(2)操作 患者取俯伏坐位,尽量暴露颈背部及肩胛后的掩盖部位。常规消毒取穴部位,用三棱针或梅花针点刺所取之穴位,用手挤压点刺部位使瘀血流出,流出量为2mL,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去血迹,在点刺处拔罐,局部留罐10~20分钟,隔日或3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

18.刮痧治疗法

(1)定位 选取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

(2)操作 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颈背及肩胛部位,并使其自然放松,然后在刮痧部位涂上甘油,循督脉由风府沿脊柱正中向下经大椎刮至身柱,循足太阳膀胱经由天柱沿脊柱两侧向下经大杼、风门刮至肺俞,循足少阳胆经由风池沿颈项部向下刮至肩井,每条经脉刮30~50次;然后在百会、风池、大椎、合谷刮10~20次。轻者出现潮红,重者出现紫红色痧点。刮痧每周1次。术毕嘱患者避风寒,多饮温开水。

19.穴位注射法

(1)取穴 风池穴、阿是穴(即压痛点,多见于枕骨上项线上下缘、颈椎横突周围或棘突旁)。

(2)药物 2%利多卡因4mL,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0mg。

(3)操作 患者取坐位,双前臂交叉置于治疗床的枕头上,前额伏于前臂上,充分暴露后颈部,寻找压痛最敏感点,无明显压痛则取风池,做好标记,皮肤常规消毒,进针部位与骨面垂直,深达骨面后小幅度提插或慢慢移动针尖,当患者出现明显针感,回抽无血时推注药物,每个穴位1mL。若觉针下有坚韧感,以针尖为中心,纵横摆动松解2~3下或上下提插5次左右后出针,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片刻。每次治疗可选3~4个点,每周1次。

20.隔姜灸治法

(1)定位 患者取坐位,头俯于桌上,双手屈曲平放桌面,额枕于双手上,暴露后颈部,选取大椎、完骨、百会。

(2)操作 将新鲜生姜切成3cm×3cm×0.5cm薄片,在中心用棉签棒穿4个小孔,上置艾炷,在以上穴位皮肤上涂万花油后施灸,当患者感到皮肤灼热时,将姜片上提离开皮肤,旋即又放上行灸,反复如此,共灸3炷(中型艾炷,高1cm,底径0.8cm,重约1g;采用华佗牌药艾条,折搓而成),治疗约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日继续下一个疗程。

(五)推拿妙法

1.三步法

(1)理筋手法 患者取端坐位,医者立于身后,首先予以柔和的一指禅推、等手法于颈项两侧及肩背等各肌群,再寻找其局部阿是穴(压痛点)或条索结节处加以点按弹拨。

(2)点穴拔伸 取风府、两侧风池和天柱为主穴。医者一手扶在患者前额,另一手拇指逐个按压上述穴位,力量方向向前上方,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交替进行,在按压穴位的同时两手协同间歇拔伸患者颈部,此时患者大多能感觉到神清目明,并有酸、胀、麻等感觉向后脑、前额或头部两侧放射。每个穴位操作1~2分钟,其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色变化,控制手法力度,防止刺激过量引起意外。伴头痛者加以点按百会、印堂、太阳等穴位;上肢麻木者加以点按缺盆、极泉、曲池等穴位。最后五指提拿肩井2~3遍。

(3)整复手法 采用定点旋转扳法或仰卧位颈椎牵拉斜扳法,纠正偏歪的棘突及紊乱的环枢关节。

2.牵引推拿法

(1)颈椎牵引 患者取坐位,采用枕颌布带牵引20分钟。力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2)推拿手法 ①放松手法:用法或掌揉法由轻到重从枕部到平颈七范围的肌群予以充分放松。依次点揉双侧风池、风府、肩井及颈夹脊穴,要求每个穴位3~5秒,以得气为度。②后仰定位扳法:患者仰卧,头伸出床外,一助手面对患者立于床侧,双手固定患者双肩。医者面对患者头顶而坐。第一步:参看X线片,用拇指触诊法找到偏歪之棘突。一般偏歪棘突侧的小关节突及椎板和棘突一样有明显触痛。第二步:拨正偏歪棘突。以颈四棘突向右偏移为例。医者用左手托住后项部,中指固定颈四棘突右侧面,用右手放在患者下颌部,相对用力,牵引患者颈部使之慢慢后仰,至颈四中指感觉到屈伸运动轴正移动至此时,牵拉患者头部缓慢右旋至最大限度时,医者右手用腕掌的力量,迅速“闪拔”一下,可听到清脆的“咔嗒”声(注意不可强求)。同时,左手中指可感到棘突向左侧移位,此刻有半数患者有短暂眩晕加剧的感觉。然后让患者去枕,平卧于床上。③头面部手法:医者在头部施以扫散、指扣、指拿、五指循经捋顺等法,再以鱼际揉法施于颜面部,以额顶及眼眶四周为重点,点按百会、四神聪、头维、角孙、风池、安眠、太阳、睛明等穴位。最后用指揉法放松颈肩,按压肩井结束。

3.卧位复位法

(1)放松手法 嘱患者俯卧,胸部垫软枕。医者立于患者头顶部,首先以轻柔手法,顺枕后颈肌走行方向揉拿颈肩肌肉,点按肩井、风池,力量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施术5~8分钟。手法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

(2)仰卧旋转定位法 此法常用于寰枕、寰枢及颈二至颈四旋转错位。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站在患者头部。以患者左侧颈二横突痛点为例。嘱患者头部转向右侧,医者左手扶托患者枕部,并用拇指按于左侧颈二横突痛点,食指和中指按于右侧颈二至颈三横突上,右手托拉患者的下颌,将其头向后转至最大限度,稍用“闪动力”,可闻“咔嗒”声。说明已复位,手法结束。

4.俯卧定位法

(1)放松手法 嘱患者俯卧,医者立其头部,以轻柔手法施于颈肩部肌肉,点按风池、肩井,施术5分钟。

(2)俯卧旋转定位法 患者身体取俯卧位,医者立其头部,以患者颈三节段右侧压痛为例。嘱患者头部转向左侧,医者左手扶住患者下颌,右手在患者左肩部,根据痛点位置,调整角度,左手固定,右手用力推左肩部,可听到“喀”声,说明已达复位目的,手法结束。

5.理筋正骨法

(1)推按项背 患者取端坐位,医者位于其背后,先用四指推法沿颈椎棘突及其两旁自上而下往返3~5遍,手法柔和着实;再用法自肩峰处沿肩胛冈上缘向大椎,左右两侧各3~5遍;接着按揉颈部夹脊穴、天宗、膏肓、大椎及颈背部压痛点,每个穴位半分钟,使患者局部产生热胀感为度。

(2)拔伸正骨 先做颈椎徒手拔伸牵引30秒钟,然后使患者颈部前屈,医者以一手拇指顶推偏歪的棘突,一手托住患者下颌,施旋转扳法整复失稳之关节。

(3)点揉头面 医者先依次点揉印堂、太阳、头维、百会等穴位,每个穴位半分钟,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接着双手五指分开,拇指按在患者风池穴位上,其余四指沿头侧由前向后施梳法5遍。

(4)理筋拨络 寻找颈椎后关节及横突周围条索状、结节样反应物,将其弹拨、剥离、理顺;最后拿风池、肩井3~5次。

6.微调推拿法

(1)放松手法 患者坐位,医者用法在颈项及肩部治疗5分钟。然后分别按揉棘突旁阿是穴、风池、肩井、曲池、合谷等穴位,每个穴位2分钟。最后用拿法拿揉颈项部3分钟。

(2)调整手法 根据颈椎X线片和触诊结果判断椎体棘突位移的情况,包括位移的方向和程度,进行拔伸旋转微调操作。患者坐于凳上,放松颈部肌肉。医者站于其背后,以一侧拇指伸直,顶住位移椎体(棘突偏歪侧之对侧)后凸之关节突内下侧;对侧手伸展,手掌尺侧缘抵住患者颈部根部,五指紧贴于颈部托住患侧下颌支及颞枕骨下缘。医者托患者头颈部之手先将其向上提托,在对患者头颈施加拔伸力量的情况下引导头颈向患侧旋转10°左右,感觉患者颈部肌肉放松后,突然加大头颈旋转运动幅度3°~5°,同时拇指向上、向外推冲关节突,即可整复。

7.拔伸通络法

①坐位,头稍前俯,医者立于患者身后,以双手拇指在颈根部从下到上,直达双侧风池,来回横向交叉推揉,使膀胱经与督脉交通,反复操作3分钟,然后在颈肩部做法治疗。②以双手拇指依次从上到下点、按、推、揉哑门、风府、风池、百劳、天柱、大杼、肩井、肩中俞、肩外俞穴位,反复揉按5分钟。③以双手掌托住下颏,双前臂顶住患者双肩,用力往前上方向拔伸,反复3次,每次持续1分钟左右。然后轻轻将头左右前后旋转,这时可听到弹响声。④先拔伸患者双手后,沿手太阳小肠、少阳三焦、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络,反复进行推拿、按、经络及穴位治疗,顺序从手到肩颈头及从颈到胸腰。以使经络疏通,循环加快。反复操作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8.整复胸椎法

(1)背部按压复位 嘱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颈前及胸部垫一软枕,两上肢自然放平;医者立于床的一旁,先用手在背部作揉法放松,然后双手在腕关节上交叉,掌根分别按于患者病变部位的胸椎棘突上,先用适当力度下压,并嘱患者放松胸背部,抓住时机,突然稳妥发力下压,注意控制下压力度和距离。治疗重点为胸一至胸三。

(2)一般治疗 上述治疗完成后,让患者坐在凳上,医者立其后,首先分别用左右手交替拿、揉颈项及肩臂部约3分钟,然后重点按揉风池、肩井、肩外俞、曲池、合谷等穴位;随后医者站于患侧,同侧肘关节屈曲并托住患者下颌,手扶健侧颞枕部,向上缓缓用力拔伸,同时做颈部左右旋转活动,旋转2次后做颈部斜扳,最后再次提拿两侧肩井,并搓揉放松肩部。

9.推拿锻功法

(1)发作期治疗 以头面部推拿治疗为主,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头下垫8~10cm硬枕,嘱全身放松。医者坐于头侧方凳上,面对患者。“开天门”(医者双手拇指交替按推印堂至上星一线)24次,“推坎宫”(分推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一线)24次,用指腹轻揉印堂、攒竹、睛明、阳白、太阳、翳风诸穴各1~3分钟,拿头顶五经,点按百会,并在百会穴位上施以振法1~3分钟。点按的力量要柔和、深沉,使局部产生酸沉、温热感。然后按揉颈部两侧皮肤,拿风池、天柱、肩井各1~3分钟。徒手颈椎垂直牵引3~5分钟。最后医者双掌合拢,五指分开轻轻叩打颈、肩、头皮共2~5分钟。以上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可视其情况每2日1次或1周2次。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者,适当加用相应上肢的推拿治疗。施术时手法操作自始至终要轻柔,刚柔相济。按揉穴位要由轻渐重,以得气为宜,切忌手法粗暴。发作期的功能锻炼以肌力训练为主,最好在床上进行,如果病情允许,可在靠背椅上取坐位进行。训练内容包括:双手交握,置于额前(枕后),颈部向前(后)用力与之对抗,每次持续10~20秒,8~10次为1组,每日1~3组;将手掌置于头同侧,颈部用力与之对抗,每次持续10~20秒,8~10次为1组,每日1~3组;左、右侧分别进行。

(2)缓解期治疗 头面部推拿与发作期治疗相同。颈肩背部推拿:患者坐位,医者站在患者身后,先用法、揉法等在颈肩背部斜方肌、背阔肌等肌群施术操作3~5遍,以舒松肌肉、通经活络。用拿揉法在颈项部从风池拿揉到大椎3~5遍,拿肩井3~5遍。再点按风池、风府、天柱、大椎、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位,每个穴位1~2分钟,以局部透热为度。然后用理筋弹拨法重点弹拨痉挛的肌肉和肌腱。一手扶患者后枕部,一手扶其下颌部,徒手颈椎牵引3~5分钟,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各30秒。最后用法、揉法、拍法等结束手法。以上治疗每2日1次或1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功能锻炼:颈部肌力训练同发作期治疗,头向前缓慢、用力屈曲至极限,停顿2秒钟后缓慢、用力抬起,向后伸至极限,停顿2秒钟后缓慢回到中立位,8~10次为1组,每日2~3组;头向左缓慢、用力屈曲至极限,停顿2秒钟后缓慢、用力向右屈曲至极限,停顿2秒钟后缓慢回到中立位,8~10次为1组,每日2~3组。

10.足部按摩法

(1)一般操作 按摩治疗前用热毛巾擦洗或热水(水温40℃)浸泡双足20~30分钟,铺治疗巾,在将按摩的反射区内均匀地涂上按摩膏,在每次保健或治疗开始和结束时,对基本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要重复3次。

(2)全足按摩 先左后右,按足底—足内—足外—足背—足趾—足跟顺序进行按摩,各反射区的顺序:足底—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趾额窦—三叉神经—小脑—脑干—颈项—颈椎—鼻—大脑—垂体—甲状旁腺—甲状腺—四趾额窦—眼—耳—斜方肌—肺—支气管—心脾(左)、肝胆(右)—胃—胰—十二指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肛门(左)、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右)—小肠—性腺;足内侧—胸椎—腰椎—骶骨—骨尾骨—前列腺(子宫)—尿道、阴道—内肋骨—腹股沟—内髋—直肠与肛门—坐骨神经;足外侧—肩—肘—膝—外尾骨—睾丸(卵巢)—输精(卵)管—肩胛骨—外肋骨—外髋—下腹部;足背侧—上颌—下颌—扁桃体—面—胸部淋巴结、喉、气管—迷路—胸部—膈—腹部淋巴结—盆腔淋巴结。

(3)重点反射区按摩 小脑—脑干—颈项—颈椎—大脑—垂体—甲状腺—眼—耳—斜方肌—胸椎—肩—肩胛骨—迷路等反射区。每个部位按3次,每次按摩30分钟。(徐三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