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厚重伊川:东坡伊人谷:诗和远方的呼唤

 杨关桥 2020-09-24

    伊川县融媒体中心●伊川新闻●

东坡伊人谷:诗和远方的呼唤
宋赞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可以走向“远方”,旅游也会更有“诗意”。故文旅融合还有一个更为贴切和雅致的别称:“诗和远方”。就我县而言,目前正在谋划建设的“东坡伊人谷+建业绿色基地”文农旅融合综合体项目,更加完备地显现了这一特质。

一、一个创意唤醒一座古老村落
今年初,县政协领导到江左镇伊川建业绿色基地调研,得知项目区内有个东坡村,经徒步悉心考察,见此处四面环山,沟深谷幽,林木苍翠,景色怡人,顿时浮想联翩,思路洞开:何不考证一下此村名之历史,围绕“东坡”之名做一做苏轼即苏东坡的文章呢?随即叮嘱文化研究院对此做一番探讨。
循此课题广泛涉猎,追搜史料,还真的有惊喜发现。初步认定,此处就是当年苏东坡父子选中的绝佳宜居之地。 
今年5月份,洛阳市委书记李亚率全市文旅大会观摩团莅临建业绿色基地,在听取我县关于依托东坡村自然人文优势,将苏东坡文化融入整个建业绿色基地统筹规划开发建设情况汇报后,大加赞赏,旋即雅兴生发,给未来伊川建业景区起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又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名字:东坡伊人谷。
沉睡百年的古老村落将被唤醒,黯淡孤寂的深山幽谷将被点亮。建业人充满期待,伊川人充满期待。

二、打造“东坡伊人谷”的历史人文支撑
北宋时期,首都东京汴梁为政治中心;陪都西京洛阳为文化中心。向往洛阳、定居洛阳始终是苏东坡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挥之不去的心结。嘉佑元年(1056),48岁的苏洵携苏轼、苏辙兄弟前往京城应试,途经伊川至嵩山,有感而发:“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晴原漫漫望不尽,山色照野光如濡。”就是说,要在风景优美的嵩山脚下买地盖房和妻儿一同居住。
儿子苏辙长大后,写过一篇《卜居赋并引》,回应了父亲当年的梦想:“昔予先君,以布衣学四方,尝过洛阳,爱其山川,慨然有卜居意,而贫不能遂。”意思是,父亲当年一介平民游学到过洛阳,喜欢那里秀美的山川,就想在此定居,却因家贫难以遂愿。
苏轼也先后两次触景生情,提及此事。
一次是在京城开封看到著名画家郭熙的一幅画,其上有四朝宰相文彦博的跋尾,于是写下了《郭熙画秋山平远(潞公为跋尾)》:“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
八节滩位于今伊川北大门以东伊河河道内;泉石即山水,引申为宅院。文彦博(号伊川叟、伊川佚老)在伊川鸣皋置有庄园,其父母的墓园也在古伊阙县教忠乡积庆里(今伊川罗村),他把伊川当作第二故乡,写下了许多赞美伊川的诗句,苏轼也想和文彦博那样在伊川安居乐业。
又一次是元丰七年(1087),苏东坡前往汝州任团练副使,途中探望弟弟苏辙,在《别子由》其二写道:“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宅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
这里,苏轼把自家安居洛阳的地理方位已经说的十分清楚了,即:嵩山之麓,洛水之南,龙门附近,素有遍地美竹的伊川。恰恰,现今东坡村就处于这个区域的中心点上。该村地处项目区西南隅的一条东西向沟溪的北侧,方圆五公里内,有大谷关、银洞沟、老君庙、掉剑沟水库、水泉石窟、三峰寺、黄龙寺等名胜古迹。遥想当年,曲径通幽,小溪潺潺,茂林修竹,鸟鸣蝶舞,实为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
熙宁年间,苏轼到洛阳看望退居“独乐园”潜心撰写《资治通鉴》的好友司马光,写下了“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抚掌笑先生,年来效喑哑”的诗句,更坚定了定居洛阳的愿望。江左当地流传说:苏轼这次来洛,经大谷关南行伊川江左,一眼就看中了现今东坡村这个地方,于是就在半山坡上盖起三间茅舍,门前屋后,广植美竹,亲书“嵩洛斋” 大门匾额。苏轼短暂居此,游山逛景,饮酒作诗,好不快活。不几时,因被贬南下,此后再未回来,只留下“东坡村”美名传颂至今。

三、东坡文化圆梦文旅融合伊川经典
苏轼,号东坡,以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医药、酿酒、烹饪等方面的卓越造诣被称为千古全才,入选中国先秦至民国“十大文化名人”之一。苏轼、苏辙兄弟和他们的父亲苏洵合称“三苏”, 赫然入列“唐宋八大家”,这在中国文化史上绝无仅有,“三苏”文化品牌及其价值不容小觑。
伊川建业绿色基地按照“农业+文旅+康养”的发展定位,经过精心打造,已芳容初现。近日,该景区成功拟入选2020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名录,成为我县唯一入围项目。然而,毋庸讳言,该景区还存在着文化底蕴单薄,文化景观缺位,文旅融合乏力等不足。而这次“东坡伊人谷”项目内东坡文化的强势注入,恰好补齐了这一短板。     
一、做足文化,叫响品牌。要把苏东坡文化作为整个建业景区的灵魂和主线,深入挖掘,精准提炼,科学谋划,全面展示。要依托东坡村山势地貌,运用雕塑、墙廊、壁画、亭台、石刻、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物化、活化苏东坡不平凡的一生及诗词、书画等各方面的艺术成就,致力打造中国东坡文化第一村。同时,阐释好“东坡”“伊人谷”的文化属性、艺术属性、地理属性,叫响东坡伊人谷文化品牌。要考虑开发利用主景区东邻杨窑、魏寨200多个“七0一”战备窑洞以及伊川县抗日民主政府、黄龙寺八路军抗战历史遗迹。在整个建业绿色基地内,形成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的完美融合。
二、本土植入,催生业态。苏东坡文化与伊川本土文化有诸多的连贯性、传续性、相似度。要找准二者的切入点、契合点,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伊川本土文化与苏东坡文化培植嫁接,衍生出新的品牌业态,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文旅产品。如“杜康酒+东坡酒”酿酒系列,“伊尹饮食+东坡肉”美食系列,“二程理学+二苏蜀学+宋学”“伊川宋代文化+苏东坡文化”研学系列,如此等等,研制开发出复合式物质产品,提炼精化出正能量精神产品,实现创新型文化成果的现实转化运用,从而进一步扩充园区文化含量,丰富园区餐饮文化体验,提升园区层次品位,增加园区内在魅力,也为弘扬黄河流域文化,打造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探索新的路径。
三、塑造经典,走向全国。鉴于东坡文化的巨大价值和影响,鉴于建业集团的强大实力和市场品牌,加之各级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东坡伊人谷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打造农文旅融合经典之作。要有立足伊川,俯视河洛,放眼全国的视野和气度,确立精品意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伊川文化资源是座“富矿”,但目前更多还是埋在地下,印在书上,泊在脑海。东坡伊人谷要敢为天下先,大胆尝试,为伊川可圈可点的名人文化、思想文化、红色文化、酒食文化等与旅游融合做出示范,打造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伊川文化地标。

伊 川 新 闻

伊川县广播电视台 伊川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发布官方平台


总监制 郭明杰 监 制 赵艳红

编 审 谢 琨 周中强 制 作 方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