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君,脚上的伤口咋就好不了了啦?” 糖足究竟是怎么来的?和糖尿病又有啥关系? 美貌与智慧并重,英雄和侠义的化身,科普界唯一男神——深读君来也。 足,俗称脚丫子。 “洗脚水真烫!” “这鞋子挤得脚疼!” 这些感受都是由脚丫子里的神经负责的。 脚丫子作为离心脏最远的部落,一切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运输工作都是由血管来负责的。 而糖足,就是这神经和血管都出了故障,搞出来的惨剧。 先看血管 脚丫子离心脏最远,和其它地方相比,血液流通的情况最不顺畅。 血管在长期高糖的折磨下,发生病变,导致血管变窄。 这些情况会让脚丫子部位血液流通的情况更不顺畅,部分区域就会出现血液供应不足。 供血不足,造成部分细胞饥寒交迫而死,部分组织坏死,脚丫子出现破损。 还有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能让脚丫子出现破损。 比如说,鞋子有点挤脚,走路有点多,不小心磕碰了,洗脚水太烫了等等,都能给脚丫子搞出一个小破损,可以是肉眼看不见的呦!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在出现破损的地方,细菌就有了可乘之机。 血液中的高糖,为细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物质保障。 于是,一个看不见的破损就这样不断扩大,搞出糖足溃疡。 再看神经 脚丫子部位的神经有很多,如自主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等等。 自主神经是负责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活动的一类神经,汗腺的分泌也归它管。 运动神经是支配运动的神经,比如通过支配脚部肌肉的收缩来完成走路、站立、奔跑等运动。 感觉神经能感受刺激,比如对冷啦、热啦、痛啦、触碰等刺激的感知。 在高糖的折磨下,这些神经都会受到损伤,本来该有的功能可就不那么靠谱喽! 自主神经受损,就会导致脚丫子部位的汗液分泌减少。汗液少了,皮肤就会干燥,甚至皲裂。 重点来喽,皲裂,小破损就出现啦! 运动神经出问题,会导致运动中肌肉组织的调配出现故障。 该放松的没放松,该收缩的没收缩,表现为运动时脚丫子肌肉用力不均衡,足底受力不均,压力大的地方容易出现损伤,造成皮肤小破损。 感觉神经受损时,不知冷热、不知痛,麻烦可就大啦! 泡脚时水温太高,感觉不到,于是被烫伤了。 穿鞋子有点挤,脚疼,感觉不到,小破损出现了。 本该被重视的伤口,因为疼痛感降低,就这样被忽视了。 深读君小总结 1、血管和神经双双沦陷,搞得脚丫子更容易出现破损,而且破损还更容易被忽视。 2、破损是灾难发生的第一步,一旦感染细菌,细菌在高糖环境里快乐地繁殖,伤口迅速扩展、溃烂,溃烂蔓延,直到溃烂无法控制。 这就是糖足这个病魔把一双好脚折磨成烂脚丫的全过程。 “深读君,糖足好可怕,可有预防大招?” 爱深读君的糖友们,《糖足发病因素和预防篇》下周准时更新,深读君洗白白等你呦! 么么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