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儒敏:老师不读书,怎么能教好书?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一线教师论教育 2020-09-24

俞敏洪在前阵子谈论我们的教师一年读不到三五本书,这样的话语引起了广大教师的讨论。

那么教师们是否读书呢?每年可能读哪些书呢?这一次北大教授温儒敏也谈论了教师是否读书的问题。

首先教师是读书的。

温儒敏:很多老师也读书,但读的主要是与职业需要相关的实用的书,属于“职业性阅读”。明后天要上课了,今天赶紧找有关材料来读。或者要评职称了,立竿见影读一些“救急”的书。

是的,老师们阅读主要是职业性阅读,是为了教书而读书,主要读学科专业性的书,比如数学相关的科目的书, 教育学相关的书,班主任教育的书,总而言之读的是和教书有关的书!

教师也是不读书的

此外教师也是不读书的,教师就很少读一些自由的书,个性化的书,读一些和教学没有关系的书。

教师的读书还是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的,教师很少读一些艺术性的,科学性的或人文社科性的书。

那么有哪些原因导致了教师只读专业书或者其他书呢?

一方面是读书习惯普遍少。

读书习惯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还是普遍偏低的,年均阅读书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现在中国读书人群当中最为主力的是中小学生,因为他们有学习压力,因为国家规定每年要读多少本课外书。

和其他的职业一样,教师读的书还是较少的。

另一方面是没有时间阅读。

在没有读书兴趣的情况之下,我们教师也少有时间来进行阅读。

除了少数人有较为强烈的阅读习惯,对于其他人来说是要有空闲时间进行闲暇阅读的,而教师在日常工作日期间还是没有太多时间进行阅读的,因为教师平时的工作并不像外人所传言的那么简单、那么轻松。

如果能够挤出时间出来的话,也会用来读一些功利性的书,这样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上课水平,有利于提高上职称的概率。

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的老师读书也就读了几本书,翻来覆去地读,然后很少读一些开拓视野提升人文素养的书。

恰恰是这种情况之下,有一些能够保持阅读习惯,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外,读一些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书的教师,会成为学生心目当中的好老师,充满魅力的教师,也会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活力和吸引力。

老师,你今年读了几本书了?

其实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修行!而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我们不管怎么忙都应该读点书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