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小康|难忘的沙漠之旅——巴丹吉林

 槐树街183号 2020-09-24
师父最擅长的是人像摄影,他的人物作品在光影里表现得自然熨贴、干净通透。有时,我什么也没看懂亦觉得它是美的,因为它直抵我的内心。有时,没有任何场景,他也能将他的拍摄对象塑造成一个丰富故事的载体,引领着我进入他的思绪。

摄影,是与射箭同样的一件事,按下快门的瞬间是决定高潮的一刻;摄影,是光和影的游戏;摄影,也是生活韵律的一种反映。

师父是一个如张望一样的优秀摄影家,同时他也是一个博览群书,通晓丰富科学、社会、自然等知识的杂家。

第一次接触张望的作品是2010年为文章《我的三七少女节》寻找配图。当那张繁花与肃穆相依相偎的照片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时,它瞬间抓获了我的心。

张望为完成《佛的足迹》,深居佛寺15载,与法师同吃同住共修禅。他镜头下的佛门平和恬淡,禅韵梵境梦幻空灵!这以后的些许年里,我走过灵隐寺、净慈寺、法镜寺、永福寺、韬光寺、法净寺……都会将张望的佛泽在脑海翻阅一遍。

师父终于归来了,从云帆俱乐部组织的十月北疆行中归来。当他将此行拍摄的沙漠之境一一呈现在于我面前时,我被镇住了,这是一场怎样的视觉盛宴哦!此时我才了解汉字“词穷“的深刻寓意。唯有深深感叹:因才华而散发出来的魅力宛如曼陀罗般,是致命的。
作者|刘小康
摄影|刘小康
编辑|老板娘
 难忘的沙漠之旅
——巴丹吉林


对于长期生活在南方的我来说,对一望无际的沙漠是十分陌生的,也是十分神往的, 在这之前对于沙漠的印象是从电视和图片中得到的。

从甘肃的张掖七彩丹霞出来,我们就来到了内蒙古的阿拉善盟巴丹吉林沙漠边镇,明天我们将在沙漠腹地度过一天一夜。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集合了沙漠的瑰丽,以其高、陡、险、俊著称于世。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号称巴丹吉林沙漠“四绝”。高大的金字塔状沙丘, 貌似“山”一般,沙峰、沙壑随处见,景象奇伟壮观,缤纷多姿。


出发之前,领队告诉我们,沙漠里没有手机信号,没有水,吃的饮食和住的条件很简单,乘坐沙漠车会使人很颠簸,大家要有思想和物质准备。从沙漠入口到腹地有八十公里路程, 充满未知的风险,带着一点点小忐忑,中午时分,我们四人一车驶进了沙漠。


在沙漠中行驶的每台车都插上了高高的小红旗,这不是为了耍酷,是车在低洼处的时候给前后方的车辆提个醒。沙漠越野车像一艘快艇在大海里乘风破浪,时而冲上浪尖随即又跌入几近八十度的谷底,那种失重的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太刺激了。坐在车中欣赏沙丘柔美的曲线是一种绝美的感觉,时不时还能见到沙漠中一些坚强的绿色植物。


没开多久,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巴丹湖,让人想不到沙漠里还有这么美丽的湖泊,碧蓝的湖水偎倚着高耸的沙山,湖里还有一丛一丛的芦苇,这简单的几种颜色揉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也只有大自然这天工巧匠才能绘画出如此美仑美奂的画卷。


巴丹吉林沙漠最神奇的地方就是里面的一百多个海子(湖泊),一路行来,经过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海子,有淡水湖,也有盐湖,据说即使是盐湖,但是在边上往下挖就能挖到淡水,这在一个年降水量不过40毫米的大沙漠中,真是件神奇的事儿。不管咸水淡水,只要有海子,周围必然形成一个小小的绿洲。


接近黄昏,我们抵达了沙漠腹地的宿营地,住进了蒙古包和简易的平房,食宿条件极为简陋。沙漠的夜空格外分明,好像整个夜空都让给了钻石般的星星,每颗星星都那么耀眼,它们在一起美的那么炫目,我把这美丽星空摄入、固化进了我的镜头我脑海之中。


第二天凌晨,为了观看沙漠日出,我们早早起床了。车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沙丘高处,一眼望去,起伏的沙丘,在拂晓前暗淡的天光中,显得宁静而典雅,深灰色柔和的沙丘映衬在浅灰色的天幕上,有着一种孤寂的美。


不一会,淡青色的雾霭在不经意中已渐渐从天边向沙海弥散开来,天地间像裂开一条大缝,地平线开始泛出一道淡红,散射出些许光芒,微微向空中透射,远处沙漠起伏的边缘轮廓线,已被朝霞镶了一层金黄。


在太阳的光辉下,沙漠随着朝霞深深浅浅地变幻着色彩,等到太阳的光辉映射出来,沙丘从上到下,铺满了一道道细细的,弯弯曲曲平行地排列着象水波纹一样的沙纹,象是涓涓溪流轻轻流淌,轻轻滑过,给浑厚的沙山平添了许多柔美,显得极有生命感。我默默地看,轻轻地想,细细地体会,静静地拍摄,快乐与轻松感,把几天来旅行的辛苦和疲惫一扫而空。


出沙漠时,我们走的是另一条崎岖的回程路,坡多路险,但风光无限。广袤、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带给人无限的遐思.这片神奇的土地,无处不在昭示着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无不让人钦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干涸大漠雕刻得如此精美。

沙漠之旅让我回味无穷,让我终身难忘。 

常驻客栈人
 
刘小康,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爱生活、爱摄影,在对光线的捕捉和把握中感知摄影的乐趣。发表作品数百幅并多次获奖,擅长人像摄影和微距摄影。

 常驻客栈人
 

婉清扬,风清扬,婉风清扬;
念了之,恨了之,不了了之。

 
槐树街183号    |    原创“客栈文化”
一个以客栈为主要出没场所的自由个人媒体
自由与梦想:一起笑傲江湖
聚集江湖人士  听最精彩的故事 
欢迎成为客栈人
摄影|刘小康
微信号:huaishujie18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