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真|远去的九寨

 槐树街183号 2020-09-24
 
 
 
 
 
 
 

远去的九寨

作者:纯真

编辑:婉清扬

 

当谈到成长,我总是能想起那个忙碌沉稳的少年,而现实的安稳却让我看到那个沉溺舒适环境的少年,他仿佛一直生活在游戏生活的憧憬与幻想中,而却在一切结束时,如痴如醉,不肯梦醒。

当睁开眼睛,耳边的音乐隐隐绰绰地响起,身边的人与事如昨日般浮现,一切好像昨日的重复。一直没有动力把九寨之旅写下来,直到最近生活的寡淡让我险些失足,于是开始怀念路途的风景与流水的声响。

于是,我打开手机观看远行的照片,熟悉中带着陌生的情节,忽然想起走在童话世界中的少年。

上路之前,我提醒自己:这是一条独行的道路,没有人会陪你承担路途的风险与孤寂。整装,一人待发。

一半是蓝天

 
 

一半是山林

出发之时,细雨绵绵,挥别成都渐渐变亮的天,凌晨6点赶往600公里之外的远方,心中默念九寨,一个神奇的地方。

九寨,大山深处拔耀生长的一景,高海拔、原始森林、清澈见底的水、高山积雪等字眼让人向往体验自然的风光与淳朴的民风。

随车的导游是个男青年,年轻时在西藏从事导游方面的工作,因为家乡与父母的牵挂,他转战家乡,在出生地寻找生活的平衡。

车蜿蜒行走在山路间,几十里不见一户人家,峰回路转后到达旅途首站-牟尼沟,这里的雪因高原气温迟迟未化,南方人期待的大雪腹地就是眼前的景象。民谣歌手,用寒冷与温暖的意象塑造南方与北方的差别,南方此刻也有大雪的浪漫。继续往前,一处天然形成的瀑布,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水的清澈足以让人看见水里的每一个小细节,湖边不约而同地聚满游客,不约而同地在同一刻摆好姿势,闪光灯一亮,记录下来过的痕迹。

流觞的水

 
 

静止的山

 
 

晚上六点抵达居住地,身后是一重迭一重的深山,接过藏家人的哈达后享用晚餐,滚烫的酥油茶、浓烈的青稞酒与糙口的干菜,浓浓的少数民族风味。藏家人前来表演节目,一首青藏高原把我带进了深沉的思考中,歌喉里的醇厚与原始是对眼前高山的热爱,高耸的群山见证了这个民族的繁荣与昌盛。我依稀跟着哼唱,望着外面的天空,大山无边的轮廓,荒凉的自然背后有人的繁荣。

第二天一早赶往九寨沟口。下车的地方刚好处在两座高山的缺口处,凛冽的冷风让人深感环境的不妙,但走过一段路途,越过缺口,风平浪静,太阳缓缓升起。生活也好似如此,走在风尖浪口的人惴惴不安,谁都不知风后的平静就在不远处。

进入沟口后,冬天的九寨有点荒凉,环境的落寞让植物力不从心地生长,山间依然处处都是绿树。

九寨保持着最原始的风貌,景区不允许任何外来车辆进入,只有景区运营的公交车穿梭在高低海拔与不同的景区间,景点很多,跨度大,但每一处景色都有被模仿复制的感觉,一天的观赏只觉得视觉疲劳,倦从心出。

天上仙境

 
 

人间烟火

这或许是在归途中,我没有选择再在景区停留,而是踏上旅途后又匆匆地返回。

如同此行,远行带来成长,应该是一副美好的画卷。然而,带着负重与孤寂上路,三天没有正常的睡眠,一路的颠簸与让我在路途中有些迷茫。

我认识到一个独行者的不同,于我而言,是一场风雨交加的黑夜。

当旅途结束,少年忘记了上路的初衷,继续活在游戏生活的憧憬与虚空中。

 常驻客栈人 
 

纯真:原名德鑫。九零后,大三在读,文字与心理学让我在求学的路上不断感知世界的美好。

 

槐树街183号    |    原创“客栈文化”

一个以客栈为主要出没场所的自由个人媒体

自由与梦想:一起笑傲江湖

聚集江湖人士  听最精彩的故事 

欢迎成为客栈人

图片|网络

微信号:huaishujie18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