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英民|收藏

 槐树街183号 2020-09-24

收  藏

作者:韩英民  编辑:老板娘

       人们都说收藏是有钱人的事,我不太赞成这个观点。我认识一个叫小杜的人,家里比较穷,但收藏搞得有声有色,并通过收藏走上了致富之路。 


       小杜今年四十多岁,两个孩子,初始对收藏一窍不通。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爱上了古玩。那一年,县城改造,他看到一些人在湖边上疯狂地挖东西,有铜钱、有棋子、有瓷片,还有人在旁边收这些东西。一天下来,能赚不少钱。于是,他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挖起了瓷片,从此一发不可收。

       小杜是个有心人,又舍得下力气,比别人挖得深、时间长,也遇到过一些危险。有一次由于挖得太深,掏出的大洞,造成了塌方。幸亏上面有人及时发现,喊了一声,才逃了出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由于舍得下气力,收获也就颇丰,不但挖到了一些铜钱,还挖出了唐宋元明清的各类瓷片。但他并没有急于出手,越攒越多,不久,就在县城开了一家古玩店,做起经营古玩瓷片的生意。一些比他玩得早的人还笑话他,说他是外行,肯定干不好,并给他编了一首打油诗:小杜小杜瞎胡闹,不懂古玩还开店,东也骗来西也骗,实在不行动铁锨。小杜并没受此干扰,而是按着自己的想法开着自己的古玩店。

        他不但自己挖,而且还收。由此捡了一些漏。有一次,他听说一个老宅子下出了一坛银元,被人轰抢了,他先打听哪些人抢到了,然后找上门去花钱买,功夫不负有心人,其中抢得最多的一个人被他找到了。花了很少的钱买下,转手卖了,就赚了一万多。

        然而,好景不长,县城改造结束后,不允许乱挖了,一些干古玩生意的纷纷不干了,有心的小杜并没有放弃,于是干起了走街串巷收购古玩的生意。开始骑着自行车到每个村喊着收,由于流动太快,成效不是太大。后来,干脆买了一辆带蓬子的三轮车,每到一个村,选一处人多热闹的地方,摆好摊坐等有古玩的老百姓到来,效果很是明显,先后收了一些价值比较高的古玩。

        一天下午,他到一个村里摆摊,等了一个下午也没来几个人。刚想收摊,一位农村妇女拿着一块瓶过来了,小杜一看是明成化斗彩葫芦瓶,可惜上半部分没有了。他不动声色,问这位妇女要多少钱,妇女回答,你看着给吧,反正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不来俺就当废品扔了。给你三十块钱吧,小杜说,没想到妇女愉快的答应了,拿着三十元钱高高兴兴回家了,小杜赶快收摊走人,他怕人家反悔。这一块葫芦瓶转手卖给了古玩爱好者,四万多元。

        就这样小杜一步步干大,后来,买了汽车仍走街串巷收购古玩。他先把车放到村边,然后走着进村摆摊。一天小杜刚把摊摆好,一位老太太拿着一块圆形木头过来了,问小杜这个你要吧?我拿来放鸡蛋的。小杜拿过来一看,心中暗喜,这不是黄花梨笔筒吗。你要多少钱?老太太说别人给俺五十元俺没卖,你多给俺点吧。小杜说行给你八十元吧,老太太说要不你给俺一百元吧。小杜没犹豫掏出一百元给了老太太,现在有人给他出三万,他都没卖。就这样小杜凭着挖瓷片学到的一点知识,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运气,收藏的东西越来越多。

       现在,小杜办起了家庭博物馆,专门拿出一间房,打了博古架,按照瓷器、杂项、铜钱,分类摆放,成了一名远近闻名的收藏大户,如今仍在买卖古玩的路上行进着……。

 
 
 

韩英民,男,1961年出生于高唐。现任中共高唐县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曾长期从事农村工作,担任过乡镇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初学者。

 

槐树街183号    |    原创“客栈文化”

一个以客栈为主要出没场所的自媒体

自由与梦想:一起笑傲江湖

聚集江湖人士  听最精彩的故事 

欢迎成为客栈人

图片|网络

稿费联系微信号:137874933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