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远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就算靠运气赚到了,总有一天也会凭实力亏出去。 这句话用在二级市场再好不过。 前段时间牛市的热闹程度,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点消息。 但是想在股票市场里捡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经历了前面几个月的暴涨后,最近两个月风云突变,又开始持续震荡。 市场的走向就像个肾虚的哥们,挺起来没多久就要立马软下去,挺起来没多久就要立马软下去。 这直接导致的就是,不少受不了刺激的散户只能割肉离场。 之前我不是写过一篇文章说那段时间小赚一辆特斯拉吗,当时就给大家透露,点位已经很高了,得找机会减仓,不然越往后被割的可能性越高。 能扛得起市场反复震荡的人可不多。 我一直秉承的投资观念是,首先得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合理配置,并且就算这笔钱全部亏光,也依然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有些甚至直接加杠杆,幻想通过投资实现一夜暴富。 但凡有这种心态的,我只能说,小伙子,你的思想很危险。 正好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是一名基金经理,最近开了一个公众号叫【强少十点半】,专门写一些基金的相关知识和投资建议。 我经常和他聊天,确实学到不少东西。 在这里把强少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强少的公众号,希望看完强少的内容,能提升你的认知边界,赚认知范围内的钱。 以下内容,来自【强少十点半】 如何在股市巨幅震荡中寻找机会?在不确定性中赚到确定性的钱? 对于散户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买基金。 一:过去十年里怎么买基金才能最赚钱? 为什么要买基金而不是直接买股票,我想大家在经过了2015年的股灾后都有一定的认知。我就不详细讲,简单来说: 1) 基金由专业投资经理来投资,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2) 投资基金是投资了一揽子股票,风险分散。 3) 通过产业布局真正分享中国产业升级的收益。 那在基金里又分为被动型基金和主动型基金。被动基金,就是被动的追踪如沪深300,上证50,标普500这样的指数。 而主动基金,就是加入了基金经理的意愿,根据自己的策略和研究,来主动投资的一种类型。 那被动型和主动型的基金,哪个更好呢? 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曾做过这样的统计。 60年的时间里,美国市场主动股票基金收益率均跑不过被动指数基金。 在美国大部分的基金经理跑不过被动指数。 这个数据在成熟的资本市场里是成立的。但是在中国,结论完全相反。 中国市场里,散户居多,散户的持股比例比机构投资者还要大。 所以整体资本市场上并不理性,那么作为职业玩家的基金经理,是非常好割韭菜的。 中国的主动型的基金有80%以上,能战胜指数。 因此我们在选择赚钱的基金范围里,大部分选择主动型基金。 我从6000多只公募基金里,精选出了20只赚钱效应最强的基金。 这个名单是动态更新的,每半年会根据市场的表现进行调整。 不卖关子,直接给大家放出我多年来筛选的压箱底基金名单。 从进攻、平衡和防守三种特性里,找出中国赚取效应最强的基金。 大家参考这个名单来买,基本可以战胜市场上80%的人。 下面来讲讲我筛选逻辑,以及投资策略。 二:市场上优秀的基金多不多? 如何判断优秀的投资,我先来问两个问题。 1、 在你的投资里,到现在为止有超10倍的收益吗?(总资产包而不是指单一指股票) 2、 在你的投资里,近10年能超5倍的收益吗? 如果你都回答有,那你很牛X,你已经不用看这篇文章了。 99.9%的人,在二级市场上是达不到以上收益的。 优秀的、赚钱的基金,则需要满足或者基本满足以上的条件。 那我们来看看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基金多不多呢? 1、 累计收益超10倍的基金。 满足总收益超10倍的,一共有32支基金。我整理的名单如下: 2、 近10年超过5倍收益的基金(2010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一共只有7支。把条件放宽到4倍,也只有16只。 对比1和2的基金名单,有以下几个结论: 1) 历史表现好的,不代表近期表现好。同时能入选1和2表的只有一支基金。(但是也要排除有些基金成立时间不到10年的客观因素。) 2) 2001-2010年,这10年赚钱效应远比2010年-2020年强。很多十倍基的收益是在2001-2010年间取的的。 3) 中国的股市是行业轮动,更新迭代的。很难有一支基金连续20年常青。在选择基金的时候,是需要动态更新的。 从6000多只基金里选择好的基金,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通过专业的、系统化的方法来筛选。同时还要动态更新,优胜劣汰。 总体来讲,在基金市场里有大量优秀的基金,通过投资基金,平均每年赚取8-15%的利润,我觉得是不难实现的。 那什么才是专业的,系统化的方法呢? 三:怎么选出优秀的基金 简单介绍下基本方法: 第一步:基金类型 在选择基金之前,我们先得认清基金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可以分为: 1) 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银行货币间市场,风险极低。 2) 债权型基金:主要投资债权,里面有个分支也可以投资不超过20%的股票。风险偏低 3) 混合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同时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比市场等工具,但投资比例灵活,几乎没有限制。风险和预期收益相对适中。 4) 股票型基金:80%以上的资产要投资于股票,风险较大 5) 指数型基金:全部投资股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股票型基金。 (QDII LOF和FOF后续再介绍) 这些基金按照序号风险是递增,预期收益也是递增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同类横向比较,不能跨类别比较。 比如:不能拿债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比收益,也不能拿货币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比风险。 高收益对应高风险,这是资本市场亘古不变的真理。 第二步:过往业绩 基金的过往业绩,是评判基金的最大权重分。 我总结出“5个30”法则: 1、 在同类基金里,选出最近6个月业绩前30名的基金; 2、 在同类基金里,选出最近1年业绩前30名的基金。 3、 在同类基金里,选出最近3年业绩前30名的基金。 4、 在同类基金里,选出最近5年业绩前30名的基金。 5、 在同类基金里,选出成立以来业绩前30名的基金。 最终选取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基金,5个纬度,就是要从“短、中、长期”筛选出持续表现优异的基金。 第三步:基金经理 我的规则里,至少当前基金经理至少要管理这支基金4年以上。 基金经理就相当于这支基金的CEO,CEO的稳定和过往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这支基金未来的走势。 同时要选择成熟的基金经理,要看到他关联管理其他基金的表现。 四:基金公司 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要选择头部的基金公司。 前十名基金公司:1)天弘、2)易方达、3)博时、4)南方、5)华夏、6)汇添富、7)广发、8)工银瑞信、9)嘉实、10)鹏华。 每一家基金公司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有很多小而美的基金公司。比如:富国擅长量化投资。 交银施罗德擅长投科技领域、成长企业 兴全擅长价值投资等。 第五步:成立时间和基金规模 不选择成立时间小于三年的基金,不选择新基金。 关于规模,我比较偏好30-100亿规模的基金。30以内太小,100亿以上太大。都会影响到收益和风险的综合比。 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只是简单的介绍了《实战选基金七步法》中的主要部分,如果后续大家更感兴趣,我可以写一篇详细的文章,拿一支热门的基金,通过七步实盘分析,教会大家如何选基金。 用以上的方法,相信大家可以能选出一批心仪的基金,跑赢80%的市场。 五:什么时候该买,什么时候该卖? 在赌场里有一句话:在你离开赌桌之前,所有你赢的钱都不是钱,只是纸。 在资本市场里一样,在退出之前,所有的盈利都叫浮盈,随时可能一把亏回去。 会买(股票/基金)的人只是弟弟,会卖的才是哥。 择时甚至比选基更重要。 关于买点和卖点,有非常多的宏观经济学和技术流的方法,写十篇文章都讲不完。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最实用的几招简单的方法: 1) 看PE/PB的历史百分位。 我向来喜欢用动态指标,指数的高低是静态的,只有PE/PB才是动态的。 比如A股,可以主要观察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创业板等PE百分位。 低于50%,是非常安全的。 50-70%是属于标准区,仍可以分批投入。 高于70%,就是风险区,可以考虑卖出落袋。 而高于90%则属于高风险,要注意风险。 这个指标,很多网站都可以查,我也会定期更新出来,方便大家来看。 2) 参考股债利差。 如果股票每年收益有10%,而10年期国债只有3%。那大家一定是买股票。反之亦然。 所以,我们取10年国债的倒数和A股的PE来对比,如图。 A股PE 与10年国债倒数之差越大时,表示市场被高估,这时候很危险。 而差越小,甚至是负数的时候,那表示市场被低估。 3、 彼得林奇理论 1)在市场经过一段时间下跌之后,没有人期盼它能再次上涨时,人们都不谈论股市了,往往是市场被低估的时刻。股市极有可能出现转机。 2)当市场会持续上涨,所有的人都在讨论股票,甚至牙医都在给你推荐股票的时候。预示着股市已经达到高点,到了该下跌的时候了。 这个理论在A股特别好用,大家可以回想下2015年的情景。 除此之外还有巴菲特指数、券商开户数、券商指数都能客观的反应出当前市场是过热还是过冷。过热就要离场,过冷就可以买入。 六:总结 股市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它甚至比战场更可怕。它杀人不见血,吃人不吐骨头。 股市就是中产阶级的收割机。 据统计,在中国的散户中,有97%的人都是亏钱的。有不少人,辛辛苦苦几年攒下几万、几十万。然后在股市里几个月全输光。 投资股票是拿你的兴趣,在挑战职业玩家的专业。 而投资基金是你请了一个职业玩家帮你代打,去市场上虐其他的业余玩家。 哪种方式更容易赚钱? 虽然投资基金比投资股票赚钱容易的多,但是选择好的基金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资本市场里,你永远无法赚取认知外的钱,即使赚了,一定会用同样的方式亏回去。 因此,想赚钱更多的钱,就需要更多的学习,看清投资的本质。把不确定性的内容,更多的转化成确定性,这样就能稳定赚钱。 这篇文章,我已尽我所能,把基金的基础知识全面的介绍给了大家,希望能帮大家迅速入门,不要被市场上的噪音忽悠,瞎买基金。 给大家发了福利,透露了压箱底的基金名单,但是我仍希望大家能认真的跟着我学习更多的知识,用知识投资自己才是复利最高的投资。 基金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年至少3年以上。每年赚取8-15%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那么三年时间赚取50-100%,则是大概率事件。 前有P2P、杀猪盘,后有私募、信托暴雷,金融骗局一波又一波的收割着韭菜们。 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边界,赚认知范围内的钱,才是活得久,赚得多的道理。 希望我的推荐对你有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