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齿软不赴丧,肉软不吃凉,腿软不同房”是何意?有道理么?

 布衣小农人 2020-09-24

导读:俗语“齿软不赴丧,肉软不吃凉,腿软不同房”是何意?有道理么?

农村俗语一直被认为是农村文化的精髓,俗语的形成主要是农村人对于人生道理、生活经验、农事生活的一些总结,不仅丰富了农村人的农闲生活,同时对农民种庄稼也起到了很大帮助。别看农村俗语有很多都是主观定义,但其内容却是包罗万象,虽然经过文化的迭新,但被赋予了新定义的俗语却有了新的智慧留给后人学习,就像今天这句俗语“齿软不赴丧,肉软不吃凉,腿软不同房”在不同时代就有不同的定义,下面咱们就来了解下这句俗语的含义。

齿软不赴丧

齿软者大多情况指的就是老人和孩子,老人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摧残,牙齿早已失去了其本身的锋利和坚固,而孩童的牙齿因为多数未长成,牙根还在发育,所以孩童的牙齿也是松软的,所以相对老人和孩子是非常不适合奔丧的。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首先就是老人和孩子的身体抵抗力较弱,在过去农村办丧事都会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停棺三天,在过去的农村没有冰棺的时候逝者就是硬生生的在棺材里停放三天的,虽然有一些防腐措施,但环境还是令人堪忧,而且这时候家里酒席的食材多数都是堆放在一起,所以难免会有细菌附着在食材上,成年人抵抗力强,而老人和孩童抵抗力低是非常容易惹上疾病的,所以老人和孩童尽量少去参加丧事。

其次,过去农村丧事比较忌讳白发人送黑发人,如果逝者比送丧的人年龄小,就会让老人伤心,而孩童因为胆小,一般丧事都会让孩子产生一些不好的印象。

最后,就是老人在奔丧的时候容易产生一些伤感的情绪,因为逝者跟老人是几十年的亲情,面对自己的至亲离去很容易产生悲伤,所以一般老人很少会让参加这种丧礼。

肉软不吃凉:

肉软者指的是女人、孩童、病患。女人的身体多数都是脂肪,而肌肉的含量比较少,孩童的身体因为未发育成熟,跟女人大致相似,多数都是脂肪,肌肉含量少。病患为了抗击疾病,身体内的能量多数都被消耗,所以就会出现身体松软的情况,因此就被称作肉软,所以这个肉软不是我们吃的肉软,而是那些身体软弱的人。

肉软者多数都是身体松软,脾胃虚寒,像一些虚胖的人因为只有肉嘟嘟的外表,体力却不行,所以这种人是非常忌讳吃凉的,这些人如果把凉的东西吃进肚子里,那么就会促使胃分泌大量的胃酸,很容易伤害脾胃,而且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湿气重,一旦吃凉食很容易造成身体不适,所以女人、孩童、病患都不能吃凉食。

腿软不同房:

人到中年不能浪,“死了都要爱”的想法一定要杜绝,相信生活在农村的人都有一个体会,那就是做了一天农活之后,身体会非常疲惫,其实这时候身体提示的信号就是告诉你要休息,不要再过度劳累了,但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自私”,就会不考虑后果的进行同房,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身体更疲累,心态更堕落,最后可谓是“身心疲惫”,因此,腿软的情况下,一定要切记保护好自己身体。

结语:通过上面的描述,大家是否懂得在这三种情况下保护自己了么?身体是自己的,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只有自己能管好自己,所以为了更好的自己,多学习这句俗语,把要领掌握,相信你就会有一个好的健康未来,大家认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