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最新发现:为植物接种耐盐细菌,可以使其在过咸土壤中生长

 35斗 2020-09-24

在杨百翰大学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教授布伦特·尼尔森(Brent Nielsen)的带领下,科学家们利用在耐盐植物根部发现的细菌,成功地将紫花苜蓿接种到过咸土壤中。

尼尔森说:“我们将这些耐盐植物(称为盐生植物)的根部磨碎,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培养细菌。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分离出了40多种不同的细菌,其中一些细菌可以耐受海平面水平的盐分含量。”

然后,研究小组将分离出的细菌通过溶液应用到紫花苜蓿种子上,并测试了紫花苜蓿在高盐条件下生长的能力。他们在实验室和由弗吉尼亚高级学习与研究学院的合作者进行的温室实验中都看到了紫花苜蓿的显著生长。

该研究确定了两种特定的细菌分离株,盐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它们在1%的氯化钠存在下能够刺激植物生长,而这一盐量水平通常会显著抑制未接种植物的生长。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中国、澳大利亚和中东地区的土壤变得越来越咸,美国西南部的主要农田也是如此。

“一块土地被反复用作农业用地,盐度就会上升;灌溉用水中含有盐分,当它蒸发或被植物吸收时,盐分就被留下来了。”6个撰稿人之一的杨百翰大学本科生Caitlyn McNary说:“根据我们的发现,现在由于高盐分而无法维持植物生命的土地可以再次被用来种植农作物。”

除了对美国第四大作物紫花苜蓿的研究,研究小组已经开始在水稻、绿豆和生菜上进行实验室和温室实验。下一步是对接种的作物进行田间试验。

这项研究的实验室工作最近发表在《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杂志的网络版上,主要由六位杨百翰大学本科学生进行:McNary和第一作者Jennifer Kearl,Emily Colton,Steven Smith,Jason West和Michelle Hamson。

杨百翰大学植物和野生动物学教授Zachary Aanderud以及植物内生菌研究中心的Scott Lowman和Chuansheng Mei也参与了这项研究。

尼尔森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想,越来越咸的土地是否只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或者我们能对此做些什么。而现在我们已经证明,我们可以对此做些什么。”

参考资料:

https://www./releases/2019/08/190822124834.htm

文 | 罗建军

编辑 | luojianjun4725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近 期 推 荐

500亿美金启示录 | 全球农化行业七十年进化史

微流控“把脉”畜牧业,小芯片领跑百亿级新赛道

云洋数据:万亿级的设施农业市场,如何利用AIoT撬动?

蔬东坡:从生鲜流通SaaS产品切入,平台累计GMV超百亿

如何才能吃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

瑞士银行未来农业报告(一)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在看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