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抗时代来临,饲料行业如何应对?专访沃圃盈中国区CEO Maurice Goossens

 35斗 2020-09-24

2019年7月,中国农业农村部出台“2020年饲料禁抗”新政。“禁抗、减抗、限抗”已成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健康养殖、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

荷兰沃圃盈集团(World Premix)是欧洲知名无抗饲料及配套服务提供商,作为荷兰最早提供无抗产品的企业之一,沃圃盈在无抗养殖服务上拥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术。近日,中国分公司CEO兼股东Maurice Goossens接受了35斗的采访。

深耕饲料行业80年

独特定位建立市场优势

1938 年,Cor van der Steijn 成立了一家饲料公司,1975年,其儿子 Henk van der Steijn 接管这家企业,将其称为Steijn Voeders。

2016年,欧洲最大的饲料生产商ForFarmers宣布收购 Steijn Voeders。2018年,Maurice Goossens加入沃圃盈集团,主管中国区业务。

沃圃盈核心团队

图片来源:沃圃盈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沃圃盈的客户总计拥有约15万头母猪和肉猪。公司向养猪场、集成商、饲料生产商和经销商销售预混料、浓缩饲料、特种料,同时提供量身定制的管理建议和业务指导。帮助客户的母猪产奶量更大、每头母猪生产更多仔猪、仔猪育成至肉猪的过程更顺利。

Maurice认为,独特的市场定位是其优势所在,公司拥有一套完整全面的解决方案:

  • 首先对养猪场进行拜访,以便切实了解母猪状况、喂食时间表、动物护理状况等详细信息;

  • 然后为养猪场场主及员工量身定制行动计划,比如针对不同类别和年龄段的动物制定喂食时间表,就管理优化、饲料提出推荐意见。

  • 对于饲料企业而言,一方面要为客户提供优质安全的饲料产品,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养户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创造价值最大化。因此,沃圃盈还提供养猪场管理方面的实践培训向猪场员工传授有关养殖流程中每个特定部分的详尽信息。这样不仅能提升操作技能,还能逐渐沉淀和创新养猪管理新思想、新模式,以便在日常实践中应用这些经验。

在荷兰,沃圃盈拥有一家商业示范养猪场,持有1000头母猪加断奶仔猪,保证提供给客户的所有产品都经过了广泛验证。养猪场所有动物都采用自动喂食系统,怀孕母猪采用饲喂站喂养,同时采取严格的卫生防控措施,确保符合HyCare卫生标准。高水平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也可以有效防控非洲猪瘟。

沃圃盈有超过7年的无抗养殖经验,自有猪场多年来很少使用抗生素,但却取得了良好的饲养效果,每头母猪每年可生产超过 34 头断奶仔猪。

Maurice认为,抗生素虽然有助于动物生长,但从长远角度来看,风险也很高,使用过多会产生耐药性,所以减少或限制抗生素的使用非常重要。饲料是养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有适宜的饲料组合物,同样可以改善生猪的生长效率和健康状况。

中国养猪业发展空间大

饲料+管理挖掘遗传潜力

在采访中,35斗了解到,Maurice有着近25年的相关从业经历,曾在一家母猪养殖场担任员工,此后在仔猪贸易和饲料行业工作。10 年前,Maurice认识了沃圃盈集团董事长兼大股东 Henk van der Steijn,两人一起将丹麦猪群繁殖技术引进荷兰。

Maurice表示沃圃盈拥有一支专业、可靠、务实的团队,其服务和产品能有效帮助客户提高养殖水平,这也是Maurice选择加入沃圃盈的重要原因之一。

沃圃盈中国区CEO兼股东Maurice Goossens

图片来源:沃圃盈

谈到进军中国市场,Maurice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猪肉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中国养猪场相对较大、空间更多,但每头母猪生产的断奶仔猪为 23 至 24 头,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未来,中国养猪场会经历巨大变化,“后院式农场”逐渐减少,从业者会寻求更专业的生产方式。而变化越大意味着风险越大,所以每个养猪场都在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应对饲喂、员工培训以及农场管理等问题。

但这也意味着中国养猪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广阔,对于沃圃盈来说,这是很好的时机。沃圃盈可以借助优势力量在中国开展业务,利用其专业知识和指导意见改善中国养猪业,同时帮助中国客户管理农场,利用适宜的饲料与管理来挖掘动物的遗传潜力,持续改善母猪的繁殖效率以及仔猪和肉猪的生长率。

目前,沃圃盈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包括无抗仔猪料、后备母猪料、母猪料、肥猪料、特种料和特别配方,旨在通过为母猪和其他猪提供质量均衡的饲料,改善养殖场猪群的健康状况,从而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饲料转化率、生长效率和猪肉品质,同时降低药物费用和兽医服务费用。

沃圃盈计划在中国开展长期业务,希望寻求更多的中国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帮助其制定计划,最终实现技术和财务方面的目标,同时获得优良的养殖成果。

Maurice还提到,猪肉价格高时,利益相关者都能实现盈利;但当价格下降时,只有良好的农场管理才能保证盈利。而且管理的养猪场越大,风险也会越大。荷兰养猪业的生产经验较为成熟、知识体系相对专业。中国可以借鉴荷兰在产业结构、生物安全、农场管理、无抗饲料等方面的经验,从业者如果遵循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制度,中国养猪业可以提升到更高水平。

无抗养殖成大势所趋

全面管理促可持续发展

1986年,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瑞典规定畜禽饲料中全面禁用饲用AGPs(抗生素作为促生长物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准使用AGPs的国家。1999年,欧盟宣布从1999年7月到2006年1月,饲料中仅允许使用4种抗生素产品:莫能菌素、盐霉素、黄霉素、阿维拉霉素(效美素)。

2000年,丹麦开始在畜禽饲料中全面禁用抗生素。2006年,欧盟开启全面“饲料禁抗”,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治疗用抗生素的监管力度,严格要求养殖场必须按处方购买、使用抗生素,所有欧盟成员国都需要监测动物产品中抗生素残留情况。

然而,实行饲料禁抗后却普遍出现了料肉比提高、断奶日龄延后等现象。根据Dermot J. Hayes和 Helen H. Jensen的数据,在瑞典禁抗后几年,猪的平均日增重下降、料肉比提升、死亡率增加、断奶日龄不得不延迟1周。

丹麦实施饲料禁抗后,62%的猪场在生长育肥阶段的日增重和死亡率无明显变化;12%的猪场因环境条件差,无法快速应对出现的问题;26%的猪场经过几个月的调整,生产成绩逐渐提升。

但仔猪阶段出现的问题较为严重,表现为死亡率提高、日增重降低、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下降等。此外,实施禁抗随后几年,治疗用抗生素用量增加,说明农场内疾病的增多。

然而随着管理水平提高、营养理念增强、应用功能性添加剂、育种选育增强等,生产水平逐渐恢复到禁抗之前,甚至更高。

各个饲料企业和饲料添加剂企业积极研发和验证替代品,比如有机酸、酸化剂、植物精油和提取物、酶制剂、酵母提取物、益生素等产品的组合都实现了应用。

同时,欧盟允许饲料企业为养殖企业按照兽医处方进行加药饲料的生产,加药饲料线必须是严格独立的生产线,以防交叉污染的出现。此外,饲料厂对处方药物的贮存管理、使用记录、运输等都进行单独管理。

沃圃盈自有示范猪场

图片来源:沃圃盈

2012年5月,中国实施修订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明确表示限用饲用抗生素。2015年,中国开始“饲料禁抗”,规定停止生产并禁止使用用于食品动物的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兽药。

2019年7月,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计划和相关管理政策,明确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进口兽药代理商停止进口相应兽药产品。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

从国外经验看,明年禁抗之后国内的生产水平极大概率会出现下降。但是影响程度和时间肯定会比欧盟低,因为中国可以学习和借鉴已有的替抗经验,甚至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

要想完全替抗、保持之前的生长成绩,行业必须有一个共识:无抗不是单靠添加剂去实现,而是要通过提高生产管理、大配方营养均衡、功能性添加剂辅助实现。现在国内大型企业都在寻找替代抗生素的方案,或多或少都有了一定储备。

事实上,家禽已经基本做到无抗,现在更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小猪断奶后的腹泻问题以及小猪长速问题。

从功能性添加剂来说,需要组合型的产品,比如酸化剂、益生元、植物提取物等,但现在的市场鱼龙混杂,行业内要多尝试、多比较,以效果为导向而不是以价格为导向。

禁抗是全球大势所趋,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让动物提高自身免疫力,自主抵御病菌的入侵,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近几年,国内养殖行业经历了巨大变化,在非洲猪瘟和饲料禁抗的双重挑战下,唯有积极面对才能保持平稳发展。

责任编辑:卿熙雯

指导顾问:唐川岚


近 期 推 荐

AI+种植如何赋能智慧农业
极飞科技无人机助力新疆棉花脱叶
年入5000万的麦菜邦如何占据湘菜高地
光禾优品:抓住大众功能性食品风口,蓄力进军千亿零食赛道
农业保险明星Crop Pro解析
Beyond Meat 能否在批评中胜出?
北大猪肉佬重新定义风口上的猪

声明:本文来自35斗,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