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锚固剪力墙,锚固长度不够的加强措施

 建筑one 2020-09-24

【问】

梁与剪力墙垂直搭接,锚固长度不够,一直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今天翻看我们当地一大院的图纸时,发现他们采取了如图的一种构造措施,不知道出处在哪,也没想明白有多大可操作性,拿来与大家讨论一下?

【答复】

课本里、设计规范里均有即附加横向钢筋锚固

采用小直径钢筋,如果还是不行只能全部点铰

图集上有具体节点和措施的

梁头伸出墙面或设扶壁柱

可以理解为一种机械直锚改变形式,确实有这么做的

已经不可以 这个做法是老规范的做法 新混凝土规范取消了

老规范的做法,现在已经不认可了。聊胜于无

个人觉得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法

没见过 用25的是不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

关于点铰,个人提出一点拙见,仅供参考。当结构梁高大于墙厚2倍时,梁端与剪力墙已经算是固结了,高层住宅(一般是卫生间或厨房或阳台等部位的小梁)类建筑多数情况也基本如此。点铰的结果是人为改变计算假定,其目的是降低梁端配筋,加大梁底配筋,梁底配筋较大也不好处理。其实质相当于人为调幅,当然对结构的整体刚度也略有影响(影响不会太大)。其代价是,由于剪力墙的嵌固作用,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还是要承相应的负弯矩,梁端可能出现比点铰之前大些的开裂问题。有文献中提到,梁端可通过变截面(即与剪力墙面外搭接部位将梁高局部做小)来达到计算假定和实际受力相符的概念,实现所谓真正意义上的铰接。其概念清晰,但其实际操作,估计多数单位不会这样做,所以参考意义不是太大。至于扶壁柱,是剪力墙平面外搭梁满足刚接条件时的构造措施,不能作为解决梁端支座纵筋水平锚固投影长度的具体措施。另外,伸出梁头的做法,尽管也是规范提出来的做法,但实际工程中可能不大好实施,尤其是住宅类建筑,或许工业类建筑可以做到,但工业类建筑又有多少是带剪力墙的呢?个人觉得最好的做法是尽量避免平面外搭梁,无法避免时,宜在梁端处设置小墙垛(需与建筑协商,不影响建筑功能方可),或将墙厚适当加厚(250厚一般能有效解决锚固问题),以满足锚固要求。优先考虑设置小墙垛,比直接加墙厚代价略小。

13G101-11第4-7页有提到:无论是刚接还是铰接都要满足锚固要求 此外,也给出了某些情况下的解决办法 比如:墙的另一边有板时,允许锚入板内

嗯,铰接不是钢筋锚固的失效。

到板中是比较中肯的办法

剪力墙平面外搭梁一般多为小跨度梁,截面不会很大,当然梁筋上下都不会大,在配筋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减小上部钢筋的直径,使其满足锚固要求。如果是大跨度的梁,其从属面积必然很大,不适宜与墙平面外相接,这时需要在剪力墙处伸出墙垛以满足梁筋的锚固要求,这时凸出墙面100~200基本上即可满足。实在不行,就按图集上焊接钢筋网片,不过这种能不能保证焊接的施工质量要求,还值得斟酌一下。

关于点铰,个人提出一点拙见,仅供参考。当结构梁高大于墙厚2倍时,梁端与剪力墙已经算是 ... 这个问题在住宅设计中还是经常会碰到,加大截面厚度似乎容易点,其余像做梁头、设置扶壁柱等均不现实

新混凝土规范取消了

这个东西讲不清 水平锚固长度不足 上不就是容易开裂

【练习题】

墙厚200,梁顶纵筋用16的,锚固长度不够,构不成封闭结构怎么办?


欢迎您留言和点击一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