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 | 《星之彩》:尼古拉斯·凯奇的坚持总算有了回报

 西少聊影视 2020-09-24

2018年的《曼蒂》,在B级片领域里意外地为他充满魔性的疯狂气质找到了宣泄口。从温情脉脉到鲜血铺面,在他不过信手拈来,也让这部电影瞬间成为了年度邪典之一。

而同一制片公司也趁热打铁,推出了“凯奇恐怖秀”的第二弹,《星之彩》。

“星之彩”起源于克苏鲁神话,是一种有知觉的生物,看起来闪闪发光,并无定型,像一种纯粹的颜色,不是气体也非实体,能在地面流动也能高空翱翔,有强大的蚕食生物体的能力。

电影就聚焦于这种天外来客,并且如何逐步瓦解和毁灭主角一家,以鲜艳的色彩代表着诱惑,人类被进食时又留有本我意志与之对抗,异物质的远古气息令人惶恐不安。

一切惊悚效果隐秘在肃杀的氛围里,那场释能裂变的光束将母子熔结为一体,变成张牙舞爪的恶魔,男主和女儿也逐渐被侵蚀变异,掏空意志,发出幽灵般的光辉,在一片混沌的光斑里,结束了他们这场噩梦的覆盖。

电影在节奏上略微吃力,在耸动的营造上慢热铺垫,才让结尾的震撼更有力量,电影依旧延续尼古拉斯·凯奇《曼蒂》的色彩美学风格,但完全是两种怪奇经历的探寻体验,这部更倾向无法名状的想象力,和精神世界的逐渐扭曲。

我们都知道,克苏鲁电影最重要的就是不可知,不可描述的神秘感带来的面对庞然神灵的恐惧,而在本片中,这个不可知的来源,是一个无法描述的颜色。

但是由于影像必然有其色彩,所以全片大部分时间用亮紫色来表征这种天外异色,虽然的确,这种亮紫色生活中并不常见,所以大范围的使用确乎能带来一种怪异感,不过一旦你给“不可说”的颜色赋予了人们可以认知的颜色之时,神秘感必然被消磨大半。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呢?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全片采用黑白拍摄,这样一方面避免了确定的颜色,另一方面反而可以动用观众的想象力,通过黑白的“不说”带来比“全说”更震撼的效果。

而片尾,大可以有黑白逐渐过渡到彩色,看到这片失去色彩的区域,我觉得如果这样拍会更加有趣。

曾经的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一向以高产著称,但自2009年税务危机爆发以来,他参与的电影项目数量就开始迅速飙升,甚至一年会出现6部由他担当主演的电影。这些电影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早已在同一个类型中疯狂透支:不仅质量堪忧,也无表演可言。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曼蒂》一部《星之彩》,反而让被好莱坞抛弃了近十年的尼古拉斯·凯奇,在自暴自弃之中奇迹般地杀回了主流视野。

尼古拉斯凯奇这次总算选了一个好剧本,并且戏中的角色非常适合他。一个有些神经质的父亲,但又非常重视家庭。影片的惊悚悬疑的范围营造得不错,让人一点点沉浸入剧情。

情节走向神秘,但又合情合理。美术效果突出,那些紫色红色的运用让画面看上去很美。

不但剧中人被迷住,连观众都仿佛要被吸进去。有一段情节,人物造型和《活魔人》里的近似,很恶心很刺激。喜欢邪典电影的观众有幸福了,几乎不做解释的结尾让人回味。

老规矩,公众号内发送片名【星之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