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课文看风情】鼓浪屿之行

 左语右文 2020-09-24

鼓浪屿之行

总觉得是诗意和怀旧的地方,理当是宁静与清幽,然后有沙滩、琴声的美好。其实,念想是憧憬,现状却是平淡,当然,也可能是去的时节不好,在一个人人渴望逃离热浪滚滚的城市,我们却来了。

微信购票,少了许多事,人人方便,稍微的轻慢,买到联票是10点50分,顿时的感觉就是一身汗。出发吧,公交车四站路,就看到厦门港的高楼,是巨大的船帆,在迎风破浪。

轮渡出发,广播里说是二十分种的行程,没有颠簸只是摇晃,以为是航向大海深处,却是沿着岸堤行走。下船时,目测鼓浪屿与厦门,也就四五百米,那个市民专用的码头,明确的告之旅游和生活,是原本不同的概念。

人未及时聚齐,找街边的小美食,清蒸的海蟹、虾子,女儿的心思,旅行也是追逐异地的美食。出门,也就是花钱的,买一份快乐!岸边的棕榈,圆鼓鼓的肚子,很干净。它在海边成长,历经风雨,叶子也就一丝一缕的,可以梳理齐整,也有披头散发。

烈日当空,热风滚滚。树荫下,也少有阴凉。出发看景,红色的屋顶,在丛林中是远观,近了才是亲历。对外开放的德国领事馆,说是有免费的茶可以喝,还有糕点可以品尝。进门,是整齐的风味小饼,盘碟里切小块的糕点,是推销的手段,既然盛情,也就坦荡享受岛民的热情,不是来购物的,何况茶叶家里有的是,也不可能拎着东西逛风景,浅尝辄止。

榕树的根须,在凌空飞舞,是该扎根的,可脚下是石板路;是可以朝大地伸长的,却被游人挡住了,它只能悬挂着,在风中等待,生长的根须不能到达泥土,只能怅然。在一个时刻为经济的发展而努力的地方,牺牲几条茎须,也是可以。发展,总是要让一些人一些物,做出忍让。

刻字馆、钢琴馆、风琴馆,挂着些篆体艺术字,陈列着各种年代钢琴,花了时间在上面,却只能看看。琴键有玻璃罩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展品,是拿来看的,也只能看看,耳边的琴声,都没有。钢琴岛,是因为有陈列馆?我是渴望听到真正的琴声,在街巷行走时,一直在找,耳朵边有的,是各种叫卖声“老冰棍” “矿泉水”“芒果包邮”……

女儿抱着椰子,拎着红果子——雾莲,一路张望。清末的建筑,有点看头的门楼,稍有古朴,更见青藤葡伏碧色,这是渴望的情境,上坡或平路,在街巷中,才发现时间的缓慢。街树上的白花、红花,在枝叶间,有着心情,脚步匆匆,没法留恋。想必只有着风和日丽,闲适心情,慢慢走,才能欣赏。

远望日光岩,雄踞空中,与烈日很近,有畏惧的初心。既来之,则登之。在巨石与峭壁之间,悬崖摩刻与老树交叉,登临之时,多是阴凉。海边风大,路边树高,在岩顶远眺,对面的高楼,是都市。想想,若有一桥飞架东西,不是方便了往来人?但岛的宁静与古朴,或就没有了。

去沙滩浴场,人不多,岸边的枯枝堆积。无法阻扫游客的脚步,涨潮的海水,直接汹涌而来。到了海边,也就涉水而行,不小心就湿了衣裤,也淡定。岸上走几步,也就自然干,了无痕迹,一如走过的景点,很快忘却。看的东西多,缺少时间去品,不知道它们的名字,没有深入的交往,走过路过,也就丢过。

奔走竞日的太阳疲倦了,一脸通红的憋住最后的一点力气。岛上的街巷,来来往往了几遍,也就那回事,返回的渡船上,看着夕阳下的货轮,余晖落下,一切安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