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wuzhi9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对仗
2020-09-24 | 阅:  转:  |  分享 
  
对仗的讲究?

律诗对仗有几点讲究,也可以说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手法。

1、工对。

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可以细分为很多小类(天文、时令、地理、宫室、服饰、器用、植物、动物、人伦、人事、形体),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

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晓战、宵眠就是反义的。

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例如毛主席《送瘟神》:“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红对青,着意对随心,翻作对化为,天连对地动,五岭对三河,银对铁,落对摇,都非常工整。工整超过了限度,便是纤巧。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同义词相对,似工而实拙。像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与“为”就是同义词。我们不觉得这是缺点,是因为它们是虚词(介词),不是实词。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的大忌。

2、宽对

宽对是指,诗中对仗,只要词性、意义、平仄相对就可以了,没必要太过工整。当然,也不要流于俗野浅白。古人的原则是:宁粗毋弱,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形式服从于内容,诗人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同一诗人,在这一首诗中用工对,在另一首诗用宽对,那完全是看具体情况来决定的。

稍宽的,如

树从何代有,人与此堂高。(苏轼)

至今游客伤离黍,故国诸生咏雨蒙(苏轼)

这两联,意义、词性都对仗,但对仗的对象是异类,而不是工对里讲的同类对仗。如,“今”是表示时间的名词,而“国”是表示地理的名词。

更宽的,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如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苏轼)

耕牛未尝汗,投种去如捐。(苏轼)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毛泽东)

3、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

A.借义。例如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白”的本意是李白这个人,这里却用动词“说”的含义,来和下联的“飘”对仗。又如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在句中的意思是“平常”,对不上“七十”;但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寻常就是长度,所以借来对数目“七十”。

B.借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杜甫:“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谐音“仓”,以对“白”。4、流水对。

首先,两句话是对仗。其次,两句话合起来才说明白一个意思,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5、当句对。

这种对仗,别的教科书少有谈到,本人在此隆重介绍。请看下列句子: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李商隐)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李商隐)

每句都有两个字重复,并且重复的位置相同,该字上下联相对仗。这叫“当句对”。钱钟书《谈艺录》里指出,该体创于杜甫,定名于李商隐。这种手法令句子很顺畅、很有趣,生机勃勃,值得提倡。

好的对仗,或以纤微对宏大: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或以阳刚对阴柔: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或以实对虚: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很类似于阴阳相生相济的思想,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

?

三、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词曲作者也注意避免孤平。

“孤平”本来是很简单的概念,却由于诗句句型多,导致“究竟什么情况才算孤平”,大家存在不同看法。我校看法如下:

1、只针对押韵句来讲。有的人提出,不押韵的句子有“孤平”、“孤仄”的大忌,本群不予推广。

2、押韵句中,凡是没有两个平声相连的,就是犯孤平。本群所谈孤平,不论平声是否在韵脚。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不算孤平。例子:

仄仄仄平平:快走踏清秋。

平仄仄平平:何处得秋霜。(得入声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一行白鹭上青天。(一、白入声仄)

有时对客把棋围。(《西游记》第九回)

古祠漠漠背城开。(清朝查慎行)

不过呢,我建议,在写出“仄平仄仄仄平平”时,再推敲,尽量在第三字用平声,写成“仄平平仄仄平平”,使一句之中有两对“平平”。如苏轼的诗句:“若言琴上有琴声”、“只缘身在此山中”、“蜀人从此送残山”等等,都是“仄平平仄仄平平”。

3、说到底,本群所言孤平只针对一种句型:“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凡是写成“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的,都叫犯孤平。

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办法:拗救。就是在那个孤单的平声字后边补偿一个平声,让俩平声挨在一起。例子:

平仄常格:平平仄仄平。

拗救例子:恐惊天上人。

拗救结果:仄平平仄平。

?

平仄常格: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例子:笑问客从何处来。

拗救结果:仄仄仄平平仄平。

?

拗救在下一节课详细讲,这里先按下不表。

?

四、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言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是韵脚,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仅仅适用于50%的情况。有四个句型,这个口诀是不适用的。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

1)仄仄平平仄仄平。不爱红装爱武装

如果第三字不论平仄,就变成

仄仄仄平仄仄平。孤平

?

2)平平仄仄仄平平。轻舟已过万重山

如果第五字不论平仄,就变成

平平仄仄平平平。三平尾

?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

请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借问瘟君欲何往?(毛泽东)

任是深山更深处,(杜荀鹤)

休问梁园旧宾客,(李商隐)

〇〇遥怜小儿女,(杜甫)

以上例子,第六字本该是仄,却用了平声。反而是第五字该平却用仄。

但不算出律。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拗救:

仄仄平平仄平仄

〇〇平平仄平仄,注意,第三字是平

?

再看:

平平仄仄平平仄,

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

〇〇野火烧不尽,(白居易)

以上例子,第六字本该是平,却用了仄声。但都不算出律,因为他们的下句补救回来了。

“拗救”这么神奇?请大家热情期待,下一节课我们讲拗救,疑问自然解开。

总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话是不完全正确的。



献花(0)
+1
(本文系wuzhi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