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一件和田玉中白度一级的籽料作品,大家肯定疑虑为何一件好好的玉石要挖空是不是太浪费料子了?其实每一件玉石素材的来历都是有原因的,一块天然的玉石不可能切开就非常的完美,它的素材更是要避开杂裂和利用颜色形状等,设计最省料且优美的作品。 这件作品取名“悟道”整个人物无需突出鲜明清晰的五官,只有神态和气质,一件作品不一定就要一眼看透,更是要细细的品味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静坐在某处的僧人双腿盘膝双手合十,神态谦卑却又风骨高雅,看似简单的雕刻件这其中的修为大部分人很难参透. 和田玉打灯后光线均匀的散开,灯光下未见任何瑕疵,这玉质结构只有在放大镜下才看的清晰明了。 现在只要是有点名气的雕刻师都会把所有的作品附带证书,给予收藏者更大的热爱。但是大多的现实都是残忍的,很多好的雕刻作品很难卖出高价,大多雕刻师选择与商家合作各取所取。当艺术商品化就变成一种工具了,很多收藏者都知道只要雕刻师不断的出作品升值就非常的慢。一件藏品价格能够暴涨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雕刻师再也出不了作品(各种原因自己去想吧)。 所谓:“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国人对玉的钟爱几千年来从未停止,各种玉的比喻更是层出不穷…… 这一件苏工的作品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最纯粹的人生,任何人不管起点高低贫穷富贵只有修身养性,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所谓的佛不过是每个人渴望不可及的开明,越是做不到越是寄托于泥像。聪明的人假装糊涂着,糊涂的人却自作聪明,有人作茧自缚,有人破茧成蝶…… 灵魂到达不了的地方,就给它留一些空间来想象。周围的壁垒看似困住静坐的人,那自由的心早已云游四海荡平宇宙。 |
|
来自: 新用户9077WUdJ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