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话读懂华为战略管理的四个内涵

 乔诺咨询 2020-09-24

《以客户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的战略管理》是我课程的标题。如果要我跟你们介绍,讲这句话就够了。

一、以客户为中心

以客户为中心是华为所有的价值观里面最核心的,如果其他的跟这个有冲突,肯定是以这个为基准。

以客户为中心,从逻辑上来讲,在华为定义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简单说就是我们在任何的客户界面保持一颗敬畏的心,让我们的服务超出客户的预期。

第二个层次,是我们的管理体系以客户为中心。

这个是华为很核心的部分。可以看到,虽然华为的业务不同,之前是2B的,但是去做2C的时候,瞬间就成功了。因为我们对管理体系的理解非常深刻,基于这个管理体系的能力非常强,但是里面最根本的原因是以客户为中心,如果出了这个本质,可能是浪费钱。

第三个层次,价值观和文化的以客户为中心。

简单理解一下:要把脸对着客户,把屁股对着老板。

如果有谁做到这样,就是一名优秀的主管。当然老板可能有一时的不爽,但是长时间这样干活的话,一定是被更多的BOSS提拔。

民营企业是没有套路的,必须以客户为中心。

以客户为中心的目的是什么?

正泰电器的副董事长给我总结了一下,他说以客户为中心的本质,是以利他之心,行利己之事。

什么是利己呢?

在华为有两个字叫“机会”,可以说机会是我们整个战略管理的一个中轴。

华为的狼群文化是华为组织能力的一个核心文化,狼群文化的第二点叫责任结果为导向,第三点叫团队合作,但是狼群文化的第一点是什么?是机会。如果机会错过了,什么都错过了。

如果我们构建能发现战略机会点、抓住战略机会点的能力,应该围绕着什么构建?

如果这里有产品开发,产品规划、技术规划应该是围绕着什么规划?

组织能力要构建,按照什么来构建?

都是这个词——机会。

机会是整个管理的要素,但是我惊讶的发现,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基本上是老板一个人干。对于战略的转型、对于战略的选择、对于战略点的发现,通通都是老板一个人干的,这有重大的问题,所以中国的老板非常非常的辛苦,也很苦恼。

换一个逻辑,我们看看华为11月发的一篇文章,任总要求未来三年,华为核心干部的考核指标,第一个就叫战略洞察力

华为高管未来三年考核的指标,不是业绩,是战略洞察力。战略洞察力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发现机会,所以要提升整个组织的战略洞察力。

任总早就不管业务了,那这些战略点是谁发现了?是公司的高层主管、中层主管们,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要提升主管的战略洞察力。

所以以客户为中心的逻辑是,以客户为中心去发现我们未来的战略机会点在哪里。


二、以目标为导向

中国现在有很多的老板都能够发现机会。

我有一个做了三年的客户,他们CEO就骂他们下属说,我三年之前就发现这个机会,然后你们做的这么一塌糊涂。我就跟CEO单独偷偷聊,我说这个肯定不是下面的问题,是你CEO自己的问题,你三年之前就发现了,但你没有为这个机会去设定目标,去构建组织能力,去设立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的输入是什么?是考人吗?不对。是考核业务?那考核业务的输入是什么?业务流的输入是什么?老板最希望的是什么?

老板希望的是战略目标,所以老板既要当期的业绩,又要远期的格局,这个才是老板要考核的。

另外一个问题,组织能力。

我们构建组织能力要花钱,要花很多的钱,老板很担心这个钱打水漂了。就是组织能力的构建应该围绕着什么构建?钱要花在刀刃上。

是什么?就是战略分解下来所需要的组织能力,就是我们人力资源部急需发力的。

这个钱要花在刀刃上,如果你能把这个讲明白,老板是很愿意花钱的。

这个里面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以目标为导向。目标就是把机会点通过一定的方法分解成一个个里程碑。

围绕这个目标干嘛?做战略解码。

战略解码有两个逻辑:

第一个逻辑,就是把各个组织的考核指标和战略目标对齐;

第二个,把这些目标需要的组织能力分解清楚,把人力、财务预算跟我们的目标对齐。

如果说以客户为中心,华为在全球范围内还不算顶尖的,顶尖的也还是迪士尼,美国企业也还是最顶尖的;但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执行力,华为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非常优秀的。

2002年互联网泡沫之后,大的机会点华为都抓住了。有一个行业很小,一年就几十亿的人民币而已,华为短短3年就把这个市场占到了60%,原本不是在我们的业务范围内。

这是超强的执行力,但是这个执行力,是因为我们战略做了充分的共识,做到合理的分析。

所以,战略能解决人力资源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价值创造。

如果一个员工,一天有三个小时在做价值创造,这个员工已经很优秀了,绝对很优秀了,绝大部分不会超过三个小时的;但是在华为,这个数字会远远超过三个小时,所以华为的执行力很强。

华为2011年的时候,销量是2000亿人民币,员工总共是15万人;到了2016年,我们销量是5200亿人民币,员工总数是18万,只增加了20%,但是销售额从2000亿增长到了5000亿。

我们做的是硬件产品,是很需要用人的,但是我们执行力大幅提升,这个核心原因就是我们以目标为导向的落地执行更强了。

我们2011年引进了战略解码,能够把战略很好的分解到各个组织,把战略需要的组织能力构建起来,让损耗越来越小,让执行效益越来越高。

三、战略管理流程

从很虚的战略意图、战略思考变成很实的人力预算、财务预算的考核指标,从虚到实完整的过程,就是战略管理,而且是一个闭环的管理流程。

华为有2B、2C,有大客户也有小客户的业务,为什么这么复杂的业务,能管理的这么高效?

我们有算过,人均研发人员的销售额,我们已经超过1000万人民币了,这个数字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顶尖的。这么复杂的业务怎么做到的?

核心的就是这个战略管理,它不是华为创造的,已经应用了很多年,结合我们中国的特色后在华为运营效率更高。因特尔整个的管理体系和华为的一摸一样,但是效率没有华为的高。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是管钱吗?是管人吗?是管流程吗?

管理的本质是打造最简单高效的主业务流,我们也叫“打造最简单高效的价值创造流程”

我们要有价值创造,没有的话,后面就是虚话。

什么是价值创造流程?就是我们讲的主业务流,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始,专门的一个流程,我们整个的管理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这个流程越来越简单高效。

老板创业的时候,只负责主业务流,其他的都没有做,就是想把客户服务好,客户把钱付给我,我让客户更满意,让成本更低,就是这个逻辑。

但是随着组织发展越来越大,就容易忘记了这个本质。管理不是管人,不是把东西管复杂,不是把流程管复杂,流程也是为业务服务的,要构建最简单高效的。

这里也要强调一点,不同的公司,他们的价值创造流程是不一样的,

对于华为,销售和回款流程最重要;

对于双胞胎来讲,这个生产制造的流程很重要,因为这个成本是核心组成的;

如果我们是金融公司,运营流程很关键;

如果你是园区服务公司,运营的流程就很关键,

像因特尔是控制整个产业的公司,那它创造、构建市场机会的能力就是核心的流程。

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战略地位不一样。

四、不断变化

我们好不容易构建了这个流程,我希望这个机制不要变,行不行?那不行,绝大部分公司整个的输入都会发生变化。

谁不会变?有这样的公司,比较少,迪士尼。大家不要误解说我们学IBM,我们战略优化的核心学了两家公司,一家叫GE,另一家叫迪士尼。

迪士尼是一个做战略规划非常优秀的公司,迪士尼几乎构建了一个完美的流程。先通过开发商业大片赚了一笔钱,通过园区再赚一笔钱,然后就进入到流通里,再通过音像影视赚一笔钱,但是他的目标客户群都是一致的——美国幸福美满的家庭。

更关键的是,迪士尼整个主业务流的输入是美国的主流文化,美国的主流文化的迁移和变化很小,所以输入变化很小。但是不适用于我们。

现在中国的绝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着客户需求发生变化。家具行业都是2C的采购,现在更多的会面临2B的,随着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有钱,更多人会需要高品质的整体解决方案,我不希望东买一个,西买一个,颜色搭配有问题,品质格调也不一致。

所以未来是会发生变化的,绝大部分的行业都在变。

主业务流还受一个因素的影响,叫战略目标。我们是以我们的目标客户为中心的,而这个目标客户的选择,就是我们选择战略目标来确定的。

我们从卖产品转移到卖解决方案,从做2B的生意转成做2C的生意,从做中国市场转型做海外市场,这种变化一定会引起主业务流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目的,都是希望用这些业务流的确定性去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继而把这些不确定变成确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