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攻关养蚕 助农增收千万

 皓皓说吧 2020-09-25

如东县融媒体中心  李旭琴

如东是江苏省蚕桑重点县,蚕桑生产水平一直处在全省前列。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养蚕后继无人、生产安全等因素,蚕桑生产举步维艰。但仍有一位蚕桑技术人员坚持在该领域创新耕耘,他就是如东县蚕桑指导站站长、推广研究员韩益飞。十年来,他带领团队探索推广人工饲料养蚕实用技术,期望通过努力,让养蚕“副业”转“正”,为农民养蚕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给农民看。十年前,为解决如东小蚕共育过程中,中毒事故频发、共育质量下降的问题,韩益飞带领团队开始探索推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当时,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在农村成功推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的先例。对于普通农民来说,自然没有听说过人工饲料养蚕技术。韩益飞带领团队从头做起,从防病消毒、蚕品种选择,到饲料的调配与蒸煮、养蚕收蚁、眠起处理、温湿度环境控制等,一点一滴地摸索,再手把手地教给蚕农,和蚕农一起干。试验示范期间,韩益飞和农技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往往早晨四五点钟出发,赶在蚕农养蚕收蚁前到达农户家中,等到农户收蚁结束,已经过了午饭时间。2010年晚秋蚕期间,有一天夜里十二点,韩益飞赶到洋口镇周新庄村周远光共育室指导工作,见此情景,周远光感动地对韩益飞说:“人工饲料养蚕一定能够成功!”,韩益飞问他为什么,老周说:“就凭你们这股干劲,半夜三更还惦念着蚕的生长状况,老天都会帮你们的。”

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一直没有在农村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主要技术瓶颈是发育整齐度较差、技术难掌握、容易发生微生物感染等。韩益飞带领团队在选用适用蚕品种的基础上,对饲料用量、眠起处理和温湿度参数进行规范,使1-2龄的发育整齐度达到97.65%1-3龄发育整齐度达到96.59%,可与普通桑叶育媲美。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底,韩益飞主持制订了《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规程》南通市地方标准,2016年成为全国第一个省级地方标准,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验收,有望成为我国第一个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行业标准。

韩益飞认为,人工饲料共育小蚕只是一块敲门砖,要把蚕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实现全龄人工饲料养蚕。于是,他带领团队攻关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当时在全国还没有人在农村生产中实践过,日本曾在农村开展过少量试验,它对环境、技术要求非常高。在科研人员看来,农村现有条件下实现全龄人工饲料养蚕几乎是不可能的。韩益飞再一次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解决了蚕体发育不齐、饲料易霉变、防控蚕病难等一个难题。在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攻关过程中,韩益飞发现,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蚕室加温补湿难以适应饲料养蚕的需要,于是他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合作,首次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饲料养蚕过程中。2013年,成功实现家蚕1-4龄人工饲料饲育标准化,在全国首次将人工饲料养蚕技术规范延伸到大眠期。随后,韩益飞又带领团队经过两年13批次持续攻关试验,出台了《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实现在现有农村生产条件下,全龄人工饲料养蚕从不可能到成熟稳定的飞跃,为今后养蚕农民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带领农民干。在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如东县蚕桑指导站多次举办培训班,指导学员现场操作,让蚕农亲身体验到人工饲料养蚕的优势,调动广大蚕农学习新技术、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为确保技术顺利推广,当时如东县共有28个共育室实施人工饲料共育,以韩益飞为首的蚕桑指导站所有农技人员风雨无阻,确保每个共育室每天登门服务不少于一次,为蚕农“指点迷津”。不论何时何地,蚕农有需求、有疑问,只要一个电话或是一条信息,韩益飞就会带领技术人员第一时间上门服务。

付出终有回报,近年来,如东实施人工饲料共育小蚕12305张,创造并保持了多项全国记录;2011年实施人工饲料共育小蚕3463张,当年春季单期共育量为1975张;2011年,河口镇中天村单室全年共育小蚕784张;2012年春季,栟茶镇陈湾村单室单季共育305张。

随着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示范应用的推进,韩益飞更忙了。全龄人工饲料养蚕大多安排在农户不养桑叶蚕的时间进行,需要提前规划,寻找种源,并做特殊处理。单是人工饲料就有30多种原料,必须提前准备,提前试验,防止因饲料质量影响养蚕效果;同时还得备好消毒药品、饲料包装袋、拌和机、蒸饭车、蜕皮激素等器具。饲育过程中,韩益飞带领团队到现场检查指导,记载发育情况。饲养结束后,整个团队要调查茧丝质量数据,分析饲养效果,制订下一步工作计划。

2016年早春的一天,韩益飞接到栟茶镇竹园村蚕农马建忠的电话,反映蚕座上饲料发生霉变,他冒着大雨,一个小时内就赶到了现场,指导消毒、洒防僵粉、加网隔离,最终使其顺利上蔟结茧。经过事后分析、确认,原来是购买的饲料里有一种原料质量存在问题,导致饲料的酸碱度不达标。自此之后,韩益飞吸取教训,亲自购买原料,配制饲料,确保质量。

帮助农民赚。通过韩益飞的努力,人工饲料养蚕与普通桑叶育相比,1-2龄省工73.33%1-3龄省工75.03%1-4龄省工77.55%、全龄省工72.08%。安全、省工的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受到共育户欢迎,由于降低了小蚕中毒、病菌感染的机会,广大养蚕农户实现增产增收。几年来,如东县累计实施人工饲料共育小蚕12305张、1-3龄和1-4龄人工饲料养蚕3041张,全龄人工饲料养蚕300张,助农增收1000多万元。

全龄人工饲料养蚕的蚕茧出来了,因为不在常规生产季节,没有企业愿意收购。韩益飞找到如东翠莲缫丝厂和如皋新丝路蚕业有限公司,请求他们收购蚕茧,帮助农户取得了较好的收益。韩益飞在茧丝质量调查中发现,用人工饲料茧生产的蚕丝具有纤度细、洁净度高等特点。2013年以来,如东县蚕桑指导站先后委托企业加工出20/22D13/15D9/11D规格的蚕丝,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证实:采用人工饲料养蚕所生产的茧丝在强力等方面与普通桑叶育相比无明显差异,颠覆了传统认知,解除了人们对人工饲料养蚕技术所产茧丝品质的疑虑。20189月,苏州市锦达丝绸有限公司采用如东人工饲料茧加工的13/15D细旦桑蚕丝,成功织出两款苏罗新产品:“三经绞”提花“凤穿牡丹”和“云气纹”(中国传统吉祥图纹)罗巾。与传统20/22生丝生产的罗巾产品相比,新型桑蚕丝罗巾产品具有软糯柔和、手感细腻等特征,受到市场欢迎。这种细旦桑蚕丝能够成功运用在复杂织造工艺的苏罗产品生产上,标志着人工饲料养蚕所生产的细旦桑蚕丝,可以作为生产特种、经典、优质真丝绸产品的生丝原材料。高品质带来高效益,蚕茧深加工在促进人工饲料养蚕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

面对人工饲料养蚕的未来,韩益飞又有了新的设想,“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实现养蚕农民职业化、养蚕生产工厂化、组织形式产业化、产品高端品牌化的目标,普通农户可以通过全年不间断的规模养殖取得效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