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树色

 皓皓说吧 2020-09-25

  文/乔默然

  无树不成校园。校园里的景色,能留给我深刻印象的就要数树了。

  我对校园里的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校园里的路和建筑物总是离不开那些树相伴。特别是创建历史比较久远的校园,那里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树龄的树,参天挺立,荫庇校园。它们有的静静地在校园的门口、周边站立,有的默默地与古色古香的教学楼、图书馆相守,有的在甬道两旁或是幽径的地方成排成林地生长着。校园里所有的道路,所有的建筑物,我所心驰神往的地方,都在树的掩映下显得更加幽静,深远,神秘。春夏之季,校园的天空,满眼都是吸人眼球、勾人魂魄的绿色意境。清晨抑或傍晚,我会聆听那来自树间的婉转、脆亮的鸟鸣;自学课上,我偶尔会用笔轻轻描绘那临窗的那棵树的形象;走在宽阔的主干道上,我像孩子般地伸出双手去接触那翩跹起舞、从容落地的树叶。最妙的是,有一天,我爬上校园内的一座小山或是那一段古城墙,坐在那棵树旁看书或是沉思,在稀疏的树影间看见那写生的美术专业的学生,担心自己也会成为人家描绘的对象;还有有一天,空气清爽,草木葳蕤,整座城市刚刚从睡梦中醒来,林间准时传来鸟儿的啼叫,我习惯地去校园东北角的那片小小的树林里温习功课,耳边萦绕着外语系女生朗读英文的声音,眼前闪现着音乐专业练声的女生的倩影……在树林的小径上,在每天的清晨里,我希望逢着另“一位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校园里的树也是极其普通和平凡的,但因为它们是植根于校园又生长在校园,所以这里的树又赋予新的形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比如校园里的榉树。在教学楼的前后,种植着一排排的榉树,有两三层楼那么高,树姿端庄,枝繁叶茂,尤其是到了秋季,树顶叶子呈现褐红色,树间有喜鹊追逐鸣叫,有声有色的榉树,为何校园之人独爱榉树?原来榉树的“榉”和“举”谐音,而我国古代科考有举人、举子之名。相传,以前天门山有一秀才人家,秀才屡试屡挫,妻子担心他沉沦,与丈夫约赌,在家门口石头上种榉树,榉树竟和石头长在了一起,秀才最终也中举归来。又因为“硬石种榉”与“应试中举”谐音,所以木石奇缘又含着祥瑞的征兆。由此看来,树文化在普通农村中学校园里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不得不佩服校园之人当初种树是何等地用心!

  我曾经去过苏北地区一处具有几百年历史的栗子林,也曾经在绿树成荫的某公园里行走半日,除了有“自然氧吧”的舒适感之外,那里的树也并没有留给多少美好的印象;而高层建筑之下、林立的商品房之间,生长着一些树木,或许是为了绿化一下小区的自然环境,只不过以博取业主的眼球而已。我对这样的树也并不有很多的留意。然而,唯独校园里的树一直生长在我的心里,它们的风姿一直展现在我的脑海里,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是在哪一年。还记得我再一次返回校园读书,是86年考入省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进修。虽然校园面积不大,但是那些生长的树恰到好处。这一次的学习生活,让我对老师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就是校园里的树,而且老师们都有一棵属于他们自己的树!我以为徐老师就是校园门口广场上的那棵雪松。七八十岁高龄的徐仲涛老教授给我们上“古代文化史”课。轮到他上课,同学们为徐老师准备好椅子,摆放在讲台的中央,可是他在数小时的授课时间里,一直站着讲解,从来都没有坐过椅子。我以为江老师就是教学楼门前的那棵绣球树。江锡铨教授是北大研究生毕业的,给我们上现代文学课。他热情精心地指导我写作学术论文,使得我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情真意浓,柔婉优美——徐志摩<沙扬娜拉>第十八赏析》得以公开发表。我以为吴老师就是校园里一段古城墙上的一棵古松。吴文治教授给我们讲“唐宋八大家”专题课。传说那一年他从北方“落魄”到南方,省里多所重点大学都婉拒他,是省教育学院接纳了他留校任教。据说后来有重点院校想聘请他,却被吴老师谢绝了……雪松参天繁茂,苍翠常青;绣球花热情怒放,洁白耀眼;古松矢志不移,坚如磐石。我敬佩有树一样品格的老师!在校园特定的环境里,那些高大的或是矮小的树,都呼吸天地的气息,汲取日月的精华,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啊!它们默默奉献,为校园、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离开了省教院,重返农村学校任教,我让一切美好的记忆都留给了校园里的那些树!而我也像教过我的老师那样成为乡村校园里的一棵树。

  最庆幸的事情是能够在校园里亲手植树。从前轩辕黄帝亲手植柏,先师孔子亲手植桧,他们都为后人敬仰。而我得有机缘和学生们一起在校园里栽种水杉树。虽然时光流逝十八年,但是当年师生共同植树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在一片掩埋了建筑废料的空地上,学校布置我们高一新生去栽树,我本来担心学生们对栽树不感兴趣,可是那天大家高涨的热情完全消除了我的顾虑。他们挥舞铁锨,挖塘,有好多男生脱掉外衣,硬是在破碎坚硬的建筑废料上抠出一个个坑、一排排坑,一棵棵的水杉苗被垂直地安放在坑里,浇水,填土,夯实,左右纵横都在一条直线上。最令人感动的是身有残疾的桑学生也来植树,他拒绝了我的好意,摇着轮椅,停在路边,手里拿了一棵树苗,喊着同学去拿。这一幕被我发现,我让同学把桑学生手里的树苗栽在靠近路边的那个坑里。看着自己拿的树苗被同学栽下去了,桑学生高兴地欢叫,拍手。奇迹出现了,我们栽种的几百棵水杉树,竟然全都成活,来年校园里生长出一片绿色的海洋。

  那是校园里最大的一片树林。斗转星移,朝晖夕阴,林里杉树涵咏天地的灵气,孕育日月的精华,历时十八载,到如今已经参天,成林。杉树林独占四时景色,春夏时穿行林中,绿荫氤氲,人闲闻鸟;秋冬时远望树林,树枝刚毅,鸟巢在目。这一片树林,绝无欣欣向荣时的炫耀,却有萧瑟木落时的潇洒。学生犹如林中的小鸟,在校三年成长,羽翼丰满,远走高飞了。而我是耸立的一块石头,与一旁水杉林子相依相偎。睹树思人,往事如烟,那些亲手栽下棵棵水杉树的学生,如今一切可好?你在他乡奋斗,我在校园守望。思念掉落在树林里,在一年四季中酝酿,生长,直冲云霄。

  有一年我去江南某校参加教研活动。漫步校园,惊喜地发现在校园的一角,有一大片土地,井然有序地栽种着一些小树。我走近一看,才看清每棵小树上还挂着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某某届毕业生某某某种树”的字样。我一下子明白了:在寸土寸金的现代城市里有这所学校,预留着一大片的空地,让每届毕业的学生亲手在校园里种上一棵树,这是学生对母校的感恩,是献给母校最好的礼物!校园里的沃土,必将滋养这些树苗生根,生长;校园的一片蓝天,必将呵护着这些树苗长大,长高……

  我对校园里的每棵树都怀有特殊的感情。人们可以忽视身边的一些事物,唯独不可以忽略校园里的树。我敬畏校园里的树,“教树育人”的理念驱使着我不断地实践。我会以校园的树为主题,让每届高一新生去观察,发现,思考,探索,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有一位女生在作文里这样写道:

  信步在小树林,去聆听树语,去抚摩树叶,我总能感到滋润,顿生对校园的感激之情——因为我心中多了一份生命的绿。我希望自己成为一棵树,一棵扎根生长在校园里的树。

  我为学生抒发这样的情感而感到激动和欣慰。而如今我在校园里早已站成了一棵老树!

  校园里有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也有一棵棵永不老去的大树。

  校园树色是树的生命,也是校园的灵魂。“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我对校园里的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