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开盘就定下了调整基调,然后指数一直沿着一个斜率震荡下跌,没有出现突然的放量加速,大部分股票也是一种跟随指数被动下跌的状态。
以往指数到了这种位置,我们最担心的是券商板块突然反水加入空头,进而造成指数加速下跌,但今天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券商板块全天强于大盘,中间还有数次踩刹车的动作,无奈独木难支。
同样让我刮目相看的还有融资盘。自8月17日起,融资余额连续28个交易日维持在14000亿以上,最高值是9月3日的14363亿元,截至昨日是14200亿元,不管指数如何,融资余额波动很小。融资客这一轮是真的刚,要知道8月18日到今天收盘,沪指跌幅6.23%,创业板跌幅5.95%,科创50跌幅6.78%。
我对这种局面的理解,下跌并不是因为恐慌性多杀多,而是因为实在是流动性不足,稍微有一点抛盘,比如北上卖出120亿元,市场就接不住了。
7月中旬以来,沪指实际上维持在3174点到3458点的区间震荡,之前三次回踩3200附近都展开反弹,这一次又来到了区间下沿,如果有效跌破,意味着新的下跌趋势出现,就会打破投资者对指数继续箱体震荡的预期,进而有可能引发一次情绪性的风险释放。
今天北向资金流出过百亿,盘中券商保险有心单骑救主,可终究寡不敌众跌幅扩大。考虑外围美股跌幅不小,加上监管层对创业板炒作“零容忍”,风向标券商板块今天能走成这样实属不易。
节前交易日已经不多,以今天收盘为界,节前收涨的话,节后好行情值得期待,我们就持相对大的仓位过节,若收跌则意味着调整时间将延长。
结论再清楚不过,节前最后四个交易日,涨,就可以对10月行情保留期待,跌,则要做好防御策略。关键看大金融的表现了。

现在市场主要担心两件事情,一是假期的不确定性,二是流动性问题。
假期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海外疫情二次爆发,这点其实不用担心,之前讲过了;二是美股下跌,但只要不发生连续暴跌,对A股影响有限;三是特没谱搞事情,只要不是大尺度的黑天鹅,市场也是不怕的,司空见惯了。
所以,我觉得真正困扰A股的,还是流动性问题,监管层有点“官僚主义”准备不足的苗头。用洪校长的话讲,流动性是股市的生命,但管理层一直以为A股流动性有九条命。
本来,下半年A股的流动性是相对充裕的,但创业板改革给流动性带来了巨大的结构性扰动,创业板成交量超过主板,对监管层的触动非常大。校长原以为会加速主板的制度性改革,但没想到采用的是让创业板流动性下降的举措,成为了一场监管层和活跃资金的博弈。
活跃资金之所以叫活跃资金,不仅是因为他们本身交易活跃,更因为他们能带动整个市场活跃,为市场带来流动性。昨天,监管层处罚了两家翘跌停板的游资,可以说是给活跃资金画了一条红线。
但这种监管只会降低活跃资金的交易热情,根本解决不了创业板和老板的结构性流动性失衡,因为问题的核心在制度,在变革。20%的吸引力天然大于10%,你不让炒低价股、炒垃圾股、炒问题股,我们今天就炒注册制新股。逻辑很简单,这些股票是刚上市的,又是你们审批的,肯定不是问题股,有问题也是你们有问题,呵呵。
金龙鱼明天申购,融资140亿,下个月还有蚂蚁金服,400多亿,年内可能还有吉利汽车、京东数科,都是大家伙,真心希望监管层已经做好了预案。